词条 | 海森伯,W.K. |
释义 | § 正文 海森伯在物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有:1925年提出矩阵力学的初期形式,随后与M.玻恩和P.约尔丹一起奠定了这种形式的量子力学基础;1927年提出测不准原理,并因此获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于1932年提出了原子核是由 質子和中子結合成原子核-結構圖 组成的结构模型。他在铁磁性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还在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方面作了尝试。 海森伯十分重视对古典哲学的钻研和物理学哲学问题的探讨。他曾说,一个人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物理学中作出进展。他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和他的物理学研究密切结合进行的。在创建和发展量子力学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受到E.马赫实证论的影响。在研究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发生了转变,由马赫的实证论转向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他的哲学论著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特别是他对主体与客体、因果与机遇、整体与部分、质料与形式等范畴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基本粒子的統一場論圖一 海森伯的哲学与通俗科学著作有:《量子论的物理原理》(1930)、《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1935)、《当代物理学的自然观》(1955)、《物理学和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19 基本粒子的統一場論圖三 58)、《自然规律与物质结构》(1967)、《部分与整体》(1969)等。 基本粒子的統一場論圖二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