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榆林中学
释义

§ 人文底蕴

榆林中学榆林中学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张季鸾、李鼎铭、杜斌丞、魏野畴、李子洲、王森然等众多名师硕彦都曾执教榆中。刘志丹、谢子长、高岗、刘澜涛、杜聿明、柳青、高景德等一大批在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都曾是榆中学子。

§ 师资队伍

榆林中学榆林中学人文积淀极其深厚,孕育了一支严谨勤奋、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学班88个,在校学生4800多人,有教职工299人,专任教师279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到98%,高级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28%,一级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28%,特级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省级“三五”人才1人,省级劳模1人,省级德育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市级“一五二”人才5人,市级拔尖人才3人,市级教学能手25人;校长吴忠宝同志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特级教师,常如正老师曾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常小平、魏微老师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赵丽萍老师曾被评为省级劳模,许多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全市中学教学的学科带头人。

§ 办学设施

榆林中学榆林中学新区,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校园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12000m2。校园建设规划超前,设计合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信息楼、音乐艺术楼等教学场所共计47753 m2,配备先进的电教、阅览、实验设备,能够满足课堂教学、语音、计算机、科技活动、劳动技能、音乐、美术、舞蹈、选修等教育、教学的各种需要。学生公寓和师生餐厅共计43475 m2。学生公寓802间,可以提供5052人住宿,内设电话、网络系统以及储物柜、书架、写字桌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师生餐厅采用先进的电子售饭系统,配备800套餐桌,可供5200名师生同时就餐。学校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水泥看台,在省内达到了一流水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旱冰场等体育场地50余块,可以承担市级各类运动项目的比赛。校园监控和周界防范系统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保证。

§ 育人成果

榆林中学

学校以“科学、民主、求实、创新”为校训,实行开放式教育、封闭式管理的办学模式,注重养成教育,强化教学管理,应届生一本、二本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2008年高考应届生一本上线313人,二本上线503人(不含体育艺术类考生)。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成绩突出,70人分获省二、三等奖;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有107人分获省二、三等奖,占榆林市竞赛获奖人数的四分之一;学校多次分别获全国高中数学、化学、生物联赛优胜团体奖或优秀组织奖;学校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近三年来,老师撰写的77篇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校党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和“文明校园”称号,2007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是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1]

榆林中学现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决心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科学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和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奋斗!

§ 历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榆林中学学生张学德(建国后曾任东北电力局局长)、王国宾(共产党员)联络榆中、职业中学、女子师范同学11人,在榆中教师唐永健(建国后任总参谋部办公厅主任)、阎方日斤(真名杨黎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财委主任)的支持下,组织抗日救国团,以讲演,演话报剧的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世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醒榆林民众,经商定筹办《前哨周刊》,由姬也力(榆中学生,建国后曾任中央党校党委常委)通过共产党员汤昭武(原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秘书)征得总司令邓宝珊将军同意,邓亲自撰写了发刊词,并捐五十块银元。当时,榆中学生高岗(建国后曾任国家副主席)由边区来榆,由请高给《前哨周刊》题词:“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十月,《前哨周刊》出版,“周刊”负责人姬也力、编辑马沛文(榆中学生,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张书绅,参加刊物活动的还有尤镇、尤忠、王国侠等三校学生士多人,分工负责撰稿、印刷、校对、发行等工作,先后发行二十五期。除在榆林临售外,其余邮发陕北各县,由于刊物发表一些学生抨击国民党守军抵抗不力,引起军统特务和富文(榆林专员)的仇恨,吧印好未发出的刊物全部拿走,查封了工作用具,《前哨周刊》从此被捣毁。此后,榆林三校的抗日青年救国团在张学德等人的领导下,扩大组织了战地服务团,参加的学生近百人。到绥远前线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返回后,有的去了延安,有的仍在榆中上学。

§ 学校布局

榆林中学

榆林中学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老校,是榆林市直属的全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是榆林市中学教育的“窗口校”和“示范校”。

校园包括老校区、南校区和西沙高中部新校区三部分。老校区依山傍街,占地50亩,建筑面积19006平方米。南校区为2000年由行署旧址改建,占地24亩,建筑面积9029平方米。西沙高中部新校区规划面积353亩。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其中高中班39个,高中补习班4个,初中班16个。现有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79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39人,有本科学历的139人,特级教师4人。在校学生4373人。固定资产3398万元。

榆林中学人杰地灵,人材倍出。曾经哺育和培养了刘志丹、谢子长、刘澜涛、柳青、阎揆耀、高景德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作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榆中为高等院校输送了7000多名优秀学生。

榆林中学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有不少教师已成为全市各学科的带头人。学生来源于全市12个县区,生源充分,质量较高。学校实验设备齐全,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四机一幕”、多媒体、语音教室、电子备课以及网络服务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引入到教育和教学当中。高考升学率,特别是名牌院校的入选率不断提高。从1984年以来,榆中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累计达4600多人。其中考入重点院校9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院校的有80多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