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伦 |
释义 | § 职业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救亡活动。1941年考入广东省艺术学院戏剧系编导专业,毕业后留校,兼任该校实验剧团导演、演员。1942年,曾师从吴晓邦学习舞蹈,后来还向英国舞蹈家戴莱夫人学习芭蕾舞。 1944年,梁伦创作了双人舞《渔光曲》和《卢沟桥问答》,从此开始了舞蹈创作生涯。1946年,与胡均、陈韫仪和倪路等人组织中华舞蹈研究会,举办舞蹈训练班。与此同时,他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搜集民间舞蹈,创作了舞剧《五里亭》、《饥饿的人民》和族舞蹈《阿细跳月》等。在闻一多的倡导下,梁伦和王松生等组织族、撒尼族等少数民族艺人到昆明演出,向广大观众介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1946年,他赴香港参加中原剧社,同年到中国歌舞剧艺社任编导、演员和教员。不久与该社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演出,创作演出了舞蹈《希特勒还在人间》、《驼子回门》、《印尼儿女》《缅甸情歌》,舞剧《天快亮了》、《花轿临门》和歌舞剧《马车夫之恋》等,在侨胞中传播中国的新舞蹈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梁伦历任华南歌舞团团长,广东舞蹈学校校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分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音乐舞蹈艺术剧院顾问、广东华侨联合会主办的侨光艺术团艺术顾问等职。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际,梁伦先后创作了10多部舞剧和舞蹈,其中舞剧《牛郎织女》、《闹花灯》、《星火燎原》和《珍珠》等分别获得广东省或全国性创作奖。他曾先后到苏联、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等国访问、考察。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上,梁伦撰写过不少舞蹈理论性文章,为中国的舞蹈理论建设做了有益的工作。 § 个人荣誉 梁伦是中国著名的舞蹈教育家、编导家、舞蹈理论家。1996年荣获“为中国舞蹈艺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历任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名誉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化咨询委员等。 § 主要成就 和陈蕴仪等人创立中华舞蹈研究会,配合爱国民主运动创作演出革命新舞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改编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撒尼跳鼓》。后随中国歌舞剧艺社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演,在泰国等地举办舞蹈训练班,播下新舞蹈的种子。创作了《乘风破浪解放海南》、《渔光曲》等多部歌舞剧,并在舞蹈理论上作出很大贡献,在中央和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300余篇。[1] § 作品欣赏 《阿细跳月》剧照 《娶新娘》剧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