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浮 |
释义 | § 气浮 § 正文 原理 悬浮物表面有亲水和憎水之分。憎水性颗粒表面容易附着气泡,因而可用气浮法。亲水性颗粒用适当的化学药品处理后可以转为憎水性。水处理中的气浮法,常用混凝剂使胶体颗粒结成为絮体,絮体具有网络结构,容易截留气泡,从而提高气浮效率。再者,水中如有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可形成泡沫,也有附着悬浮颗粒一起上升的作用。 气泡产生方法 产生微气泡的方法,常用的有曝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两种。 曝气气浮法 在气浮池的底部设置微孔扩散板或扩散管,压缩空气从板面或管面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于水中。也有在池底处安装叶轮,轮轴垂直于水面,而压缩空气通到叶轮下方,借叶轮高速转动时的搅拌作用,将大气泡切割成为小气泡。 溶气气浮法 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水面气压降低时就可以从水中逸出。有两种方法:①使气浮池上的空间呈为真空状态,处在常压下的水流进池后即释出微气泡,称真空溶气法;②空气加压溶入水中达到饱和,溶气水流减压进入气浮池时即释出微气泡,称加压溶气法。后者较为常用。加压溶气水可以是所处理水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是气浮池出水的回流水,回流水量占所处理水量的百分比称回流比,是影响气浮效率的重要因素,须由试验确定。加压溶气法的设备有加压泵、溶气罐和空气压缩机等。溶气罐为承压钢筒,内部常设置导流板或放置填料。溶气罐出水通过减压阀或释放器进入气浮池。 气浮池 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平底。出水管位置略高于池底。水面设刮泥机和集泥槽。因为附有气泡的颗粒上浮速度很快,所以气浮池容积较小,水流逗留时间仅十余分钟。(见彩图) 气浮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