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运宪
释义

§ 简介

水运宪

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水运宪,原籍湖北武昌,1948年5月出生于湖南常德,1966年参加工作,在工厂当过制氧工、翻砂工、机械操作工以及电工,坚持自学写作10余年。

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剧专业;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理事、副主席,湖南《文学界》杂志社主编,湖南省青年文学委员会主任,湖南省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湖南省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1]

§ 经历

当工人时,水运宪走上文学之路;之后,《为了幸福,干杯》、《祸起萧墙》、《乌龙山剿匪记》将他的文学生涯推向新的高度。然而,激流之下,他为积累素材,脱离文学近10年,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搏击风浪,水运宪在求变中获得社会的认可。他是传统作家,可与传统的作家又有些不同。

隐于文字之后,水运宪全心地做着省作协的工作,写着他的长篇,低调行事,但对社会的观察之心,对生活的感悟之心从未停歇。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水运宪是不折不扣的网民,这一点在众多省内作家中,显得有些前卫和时尚。十多年前,他便开始用电脑写作,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网络成为他看世界的窗口,每天从网上吸纳各种各样的信息,成了他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写作至深夜后,他经常还要到网上看看,有时甚至流连到凌晨。

因为对网络的熟悉,水运宪对湖南作家网的创办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将成为这一网络运作的理念。“虽然省作家网是官方网站,但不能官方太重,官气太重,要做到平民化,要多元化,要有亲和力,互动性,强调服务功能。因为网络像电视一样,它不能强迫别人来看,需要人自愿点击。现在网站非常多,浩如烟海,所以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办成高品位的,拒绝垃圾。”

上网时,水运宪也会看看网络文学,虽然其中不乏小资、无病呻吟的内容,但令他欣喜的是,他在网上也看到了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当然文笔里也有稚嫩、怪异的地方,甚至有些是传统作家不去那么认识、描写的地方,但文字里有文学的思考,有作者自己的思想,这个不容易。”

虽为传统作家,但这并未阻隔水运宪对网络文学的推崇。“网络如此流行,是一件好事情。而网络文学为传统文学插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水运宪觉得,网络文学反映敏捷,互动性强,读者的心态在这里能反映得很准确。虽传播形式不同,但与传统文学仍然是一脉相承。因为网络在时效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上的优势,网络文学也被赋予了许多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地方。水运宪举了一个例子,过去看一本书,看一本杂志,读者很难与作者发生联系,也很难跟编辑对上话。要联系的话也要通过信件、打电话,比较麻烦。但网络文学出现以后,读者可以在文章的后面跟帖子,发表评论,跟作者对话、交流,这样方便很多。

“网络文学的盛行,对传统文学来说,不是冲击。如果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有取代的话,也是取代一部分,而不能替代全部。就算是现在的网迷,他们都有一种感受,就是在网上看东西很累,特别是几十万字的长篇。只有那些短小、快餐性质的东西,大家愿意看。但是要真正去读一个长篇——有咀嚼的这种,读者还是愿意看纸媒可以坐着看,也可以躺着看,很随意。而且纸媒还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魅力。这个网络是取代不了的。”

“相对于传统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一种比较活的样式。网络文学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的刺激,这种刺激能使传统作家把网络纳入自己的视觉,去参与其中。”

期盼退休

因为身兼数职,水运宪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公家的职务上,他要分管协会的部分工作,如今新创刊的《文学界》刊物更是花去了他很多精力和时间。一般来说,水运宪上午到办公室处理协会的工作,下午才能回到家里写作。有时为了赶剧本,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情。

“原来作为省作协兼职副主席,不需要管具体的事情,所以我有98%的时间都能用来写作。现在协会的工作有了分工,占了一些时间,现在主要是《文学界》占用的时间多。我必须把业余时间都利用起来。”

虽然《文学界》占用了水运宪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一直抱着要做就做好的信念,投入到这本刊物中。“要想做纯文学的刊物,就不能脚踩两只船。我们的刊物定位纯文学,那么就不期望能在市场上获得很好的效果,不能想着靠它来赚钱。如果要以刊养刊,那么就必须放掉纯文学的架子。但这个架子我们是绝对不会放的,所以我反复跟领导做工作,要省里下决心做一份高质量的、纯文学的刊物。既然是补贴办刊,为什么不干脆把它养起来,把这个公益性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保证我们文学界后继有人的善举做得更好。”

水运宪的办刊理念,在今年5月第一期《文学界》出版后,得到了读者的认同,社会反响不错。“定位是准确的,我们就要坚守方向,当然还是有需要改进的东西。难就难在在文学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在短时期内,在知识分子中产生影响,形成固定的读者群。培育了读者群,这个刊物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向市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也不能太长。”

除了协会工作,水运宪忙着写他的现代题材的长篇小说《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想通过这一家人的人物命运体现当代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转变,展示一种百姓身边,看得着,摸得着的真情实感的东西。”因为想把小说拍成电视剧,水运宪的写作时间特别紧。但因为兼顾的工作太多,对写作的影响比较大。“写长篇小说,不像其他文章,需要有连续性,思维不好中断。有时候,晚上写了,第二天又要去上班,上班回来再写,半天进不了状态,延续不下去,又要看看前面的东西,酝酿,找感觉,再写,有时候这个过程都要一两个小时,而且不一定找得到感觉。而且有些东西要一气呵成才行。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因为作协的工作不能放,自己心爱的写作也要坚持下来,水运宪总感觉分身乏术,而退休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退休也成为水运宪最盼望的事情。[2]

§ 职业生涯

水运宪出生在常德。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没能上高中。1966年,他被招进常德电机厂做工人。

工作按部就班,生活简单、平静。闲暇时,水运宪喜欢看像杰克·伦敦、海明威的作品,“《热爱生命》里的人与狼,在那种对峙之中,要么吃掉对方,要么被吃掉,残酷的背景下,不管是狼还是人,都对生命充满了追求和渴望。给我震撼的不是残暴,而是生命的可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因为生命的抗争而震撼我。在很大程度上讲,我们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是延续生命的需要,人总得活下来,总得有收入,总得让生命富有意义。”也许正是因为,要让生活过得有意义,水运宪开始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填充生活。

这样的背景下,水运宪找到了文学。虽然当时写出的作品只是自我欣赏,但这样的生活让水运宪感觉无比充实。

1978年,水运宪写出了剧本——《为了幸福,干杯》。多年的写作磨练,让水运宪文学水平和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他把作品拿给很多老师看。老师们的鼓励,让水运宪信心大增,他把剧本寄给全国有名的剧院,特别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水运宪心里的艺术圣殿。皇天不负有心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有了回信,曹禺院长亲自批示。接到心中顶礼膜拜的大艺术家的信,水运宪兴奋不已。在曹禺的邀请下,水运宪离开湖南,前往北京,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话剧《为了幸福,干杯》。

在北京时,水运宪受益匪浅。很多时候他都能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艺术家切磋,修改剧本。1980年,话剧《为了幸福,干杯》在北京上演 ,轰动全国。这个时候,水运宪又发表中篇处女作《祸起萧墙》。北京人艺随即看中剧本,要把这个作品排成话剧。当时,正好中央戏剧学院有一个戏剧专修班,曹禹便让水运宪在那里插班学习,这样水运宪一边排戏,一边学习系统的戏剧知识。

学习让水运宪的文学功底更加扎实,他在文学路上也越走越顺,戏剧、小说、影视剧作品处处开花,并都获得了大奖。

回头看看来时路,水运宪觉得是他对生活的热爱成就了今天的他。“在一些时候,生活也许有挫折、失败,但我觉得真正的生活永远是不变的热情。我感觉生活不在它的本质如何,而是在于你的感受,你只要是对生活本身充满信心,是热爱的,生活一定会回报你。”

虽然如今已成名成家,但水运宪感觉自己还像当年的工人一样,“工人生活对我的影响极大,我的性格的养成,做人要诚实,要负起责任的标准都是当工人的时候养成的。”同时,做工人时,水运宪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和友善,也让他至今想起来仍然很感动。

“现在随着城市里老死不相往来家庭格局的形成,这样的感情越发珍贵。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人与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配合是合作,以及生活氛围。这些东西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而且终身都在受影响。所以说,我感谢生活。我取得的成绩,现在一直在做的,乃至以后可能会取得新的成绩,都是生活给予我的。生活造就了我,生活抬举了我,生活为我的作品充当了角色,我也利用了生活,所以我必须要用作品回报生活。”

1989年,正处写作旺期的水运宪做出了一个令旁人惊讶的决定,暂时离开专业作家队伍,前往深圳、珠海,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观察社会和生活的变化。

在珠海,水运宪作为开发区区长助理,每天处理非常具体的事情——招商引资、债务处理、保护国有资产、处理人际关系等等问题,让水运宪体验到一种完全与写作不同的生活,与作家的安逸相比,这样的日子让他感受到了另一种真实。

“将近有十年的时间,我都游离在文学之外。这十年,在一些人眼里是很可贵的,因为可以写很多东西,但我觉得当初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用十年的时间去感受生活,我的笔才能保持饱满。这十年是社会转型迅速的时期,过去了就过去了,也不可能再重来。如果当初我没有花那么长时间去观察这个时间段,那么现在对很多问题我也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楚。”十年深入生活,水运宪积累的写作素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好几库。而接下来,水运宪就是要把他在十年里看到,感受到的东西用作品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正因为这些特殊的经历,也让水运宪对作家的价值和地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商品化的社会里,作家必须要有经济技能,才不至于听命于人。作家要懂得经营自己,但现在有很多作家都不懂经营。我们现在的作家也不知道合作,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没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在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天不藏奸》就是水运宪经营自己的例子。作品写出来以后,水运宪自己投资把它拍成了电视剧,再卖给了电视台,这样的收益比起作家卖剧本要高出了许多。

水运宪曾在朋友的画册上,画了一只在激流中的猪,作为自画像,调侃自己之余,也有着反省批判自己的意味。“有时候我像一头随波逐流的猪。人不可能总是改变一些东西,必须随波逐流。一辈子中,我写了许多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甚至有些东西也是违心的。有无奈,有遗憾,也有愤怒。无论你多成功,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有七情六欲,有邪恶、自私的一面,所以自我感觉不要太好。” [3]

§ 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21部,散文、报告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剧本等400余万字。

§ 荣誉

话剧剧本《为了幸福,干杯》获文化部、中国剧协全国第二届优秀剧作奖,《祸起萧墙》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雷暴》获全国当代文学奖,电视连续剧剧本《乌龙山剿匪记》获全国电视金鹰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