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建华 |
释义 | 梅建华 梅建华(1931- ),纺织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开清棉技术研究,是开清棉新技术开拓者之一。先后参与A系列和FA系列开清棉设备、工艺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发明了上抓式自动抓棉机,使清棉工人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专题研究人员一起成功研制了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机组,提高了不同组分化纤的混合精度。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合作研制成功国产清梳联设备,缩短了棉纺清梳工序流程。与机械厂合作,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套国产水刺工艺生产线,为中国水刺非织造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简历 1931年8月1日 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 1948年-1952年 武汉江汉纺织专科学校学习 1952年-1953年8月 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 1953年8月-1956年2月 上海国棉十一厂技术员 1956年2月-1969年8月 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 1969年8月-1970年3月 湖北安陆县五七农场劳动 1970年3月-1978年7月 湖北安陆棉纺厂清棉车间技术员 1978年7月-1983年 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所纺纱组组长 1983年-1997年 纺织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88年-1991年 兼任纺织科学研究院劳动保护研究所所长 1997年一2004年6月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 生平简介 梅建华,1931年8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幼年时随父母迁入武汉。194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武汉江汉纺织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中南纺织专科学校),1952年并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系,攻读棉纺专业。1953年8月毕业,分配到上海国棉十一厂任清棉保养技术员。工作勤奋踏实,经生产实践熟悉了清棉生产工艺和保全保养维修技术,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955年起,担任清棉、梳棉、并粗三个工序的设备保养负责人。 1956年3月,纺织工业部委托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张方佐组团,从上海抽调一批骨干技术人员赴京筹建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梅建华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进院后分配在棉纺室清棉组,在组长张永椿的领导下,参加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为“清棉机打手性能的研究”。梅建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提出了集三叶打手和梳针打手的优点于一体、打梳结合的新型综合打手,在京棉三厂清棉机上试验取得成功,1959年鉴定后至今还在清棉机上广泛采用。从此,梅建华与开清棉工程技术的研究结下不解之缘。棉花 1958年初,被错划成右派,但他仍一如既往地专心投入科研工作,1959年9月摘掉了右派帽子。1960-1964年,他与北京纺织研究所祝尧封等同志一道,开创性地研究成功上抓式自动抓棉机和混棉机;1965-1968年,参加了棉纺A系列清棉设备的选型、定型工作。该项目在上海国棉十厂进行,他负责样机的试验工作。该设备随后安装在纺织研究院试验工厂进行全流程一条龙生产试验,梅建华参加了清花工艺试验,最后负责写出工艺实验研究报告。 1969年,纺织科学研究院被撤销。同年8月,梅建华下放到湖北省安陆县“五七”农场劳动。1970年初,他被调往安陆棉纺厂清棉车间工作,先为工人,安装设备,后任技术员。由于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培养锻炼了他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在以后的科研生涯中能亲自动手解决许多疑难问题。在安陆棉纺厂八年,他一方面为用好、开好、管好A系列设备做了大量工作,为新型清花设备在国内推广使用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在车间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了一套下脚联合机,减轻了回花车间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深受工人欢迎。1975年,他又提出了取消A092双棉箱及用气流配棉机组取代电气配棉装置的建议。该项目与郑州纺织机械厂合作取得了成功,该气流配棉机组随后在国内各地推广应用。他以勤奋朴实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工人的爱戴,在安陆棉纺厂工作的八年期间,有五年被评为车间和厂级先进工作者,并在1977年被厂方推选参加纺织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业科研技革经验交流会。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纺织科学研究院恢复重建,同年7月,梅建华调回北京;1979年1月获得平反,恢复名誉;1980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1983年,他主持“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的研究”课题取得成功;1983-1997年,任院副总工程师,在此期间,协助院长开展院内科技体制改革试点;1985年,负责院纺织试验工厂的规划及筹建工作,全面组织毛纺、合纤、印染、涂层等设备的基建和安装;1988年该院筹建劳动保护研究所,梅建华被任命为所长。 1985-1987年,梅建华除在院内负责上述工作外,仍未放弃课题研究,并作为一线研究的负责人,参加了国产FA系列棉纺全流程设备的工业化试验。1988-1991年,在无锡马山纺机试验中心对新试制的清梳联合机进行试验。1991-1996年,已办了退休手续的他,再次投入清梳联合机“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历时五年,使这套研制历时30多年没有完全过关的关键设备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纺织研究院决定成立纤维材料复合基工程中心,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北京廊坊建立水刺无纺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即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年已65岁的梅建华,再次被委任为总工程师。他从基本建设到扩大再生产,倾注了大量心血,一干又是八年,直到2004年6月,他74岁时才离开工作岗位。他为水刺技术的开发和水刺设备的国产化做了大量工作,为水刺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1984年,梅建华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同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988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还曾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二十、第二十一届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技术改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空调、除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粉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 科学成就 发明上抓式自动抓棉机自动抓棉机 传统的混棉喂棉工序,是在五台混棉机组前排放20多个棉包,需两名挡车工用手把原棉撕成小块喂入机台。每班每人要喂入2500公斤棉花,体力劳动十分繁重,且尘土短绒飞扬,劳动条件很差。1958年,在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潮中,不少工厂研究自动抓棉机,有上抓式、下抓式、侧抓式等多种形式。当时国外已有自动抓棉机使用,但均为下抓式,且机构比较复杂。梅建华调研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后,提出了采用上抓式的设想,得到清棉组组长张永椿的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梅建华亲自设计了实验样机,并在院试验工场试验,初步取得成功。为结合生产实际,领导决定与北京纺织研究所、京棉二厂合作。北京研究所派出祝尧封、京棉二厂派出多名老师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量改进后取得成功。投入生产使用后,原棉混合质量出现问题,为此又进一步研究设计了一台横铺直取的自动混棉机与抓棉机配套使用。经过四年艰苦奋斗,一套国产的A005型自动抓棉机和A006型自动混棉机终于诞生了。它使清棉工人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混棉质量。这套设备还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等特点,深受工厂欢迎,1964年通过鉴定后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上抓式自动抓棉机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 研制成功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化学纤维应用迅速发展。1978年,梅建华从安陆棉纺厂调回研究院时,中长化纤面料在市场十分畅销。但由于几种纤维一起混合,会因混合不均造成染色不匀。工厂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在清棉工序采取落后的人工小量混棉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质量也难以保证。梅建华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研究”的可行性报告,立项后由梅建华串联、邀请郑州纺织机械厂、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京棉三厂合作。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试制出新样机,在京棉三厂安装调试和工艺试验,取得成功。该机组由FA001型自动抓棉机、FA041型自动称量(附混棉帘子)和FA002型多仓混棉机组成,实现了用机械取代人工喂棉,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经生产实践考核,纺制的粗纱混纺比平均偏差可控制在1%以内,细纱混合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解决了布面染色色差的质量问题。该机组经纺织部鉴定后作为定型产品在国内推广应用,并于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牵头组织FA系列棉纺设备工业化试验 为了提高棉纺设备技术水平,纺织部拟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纺机厂研制的FA系列棉纺设备进行全流程配套试验,以验证新设备在技术上的可靠性、加工产品质量的优越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为FA系列设备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纺织部于1985年下达“棉纺全流程成套新技术工业性试验项目”,由纺织科学研究院、纺机总公司所属有关纺织机械厂、上海第十二棉纺厂共同承担。以上海十二棉作为试验基地,进行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一条龙工业化试验。项目由研究院牵头,梅建华为总负责人,编制总的工艺试验方案,协调解决设备调试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同时他还直接负责清棉工序设备的调试,并负责写出工艺试验研究报告。经过大家艰苦奋斗,较好地完成了任务。该项目于1987年通过鉴定,为中国第三代国产棉纺FA系列机型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1989年,该项目获纺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次参与清梳联设备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单轴流开棉机(清梳联工艺) 采用清梳联技术,可使清棉、梳棉联成一体,对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半成品质量、节约厂房用地、减轻工人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中国起步也较早,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内曾推出第一套开清梳联合机,安装在研究院试验工场,梅建华参加了该设备的调试及试验工作;70年代在安陆棉纺厂,曾购置一套A系列清梳联设备。他参与该机的调试和生产应用,终因技术不成熟而未能坚持推广使用。80年代,国外清梳联技术已经成熟,约占60%的纱锭采用了清梳联工艺;而中国当时4000万纱锭中仅有5%使用清梳联,用的还是进口设备。为改变这一落后状态,1985年,纺织部在“棉纺全流程成套新技术工业化项目”中,试制了一套由青岛纺织机械厂研制的清梳联喂棉箱和高产梳棉机,与郑州纺织机械厂的清棉机相联组成清梳联合机。经生产运行考验,由于设备故障多,生条重不匀波动大,试验未能成功。当时的主要差距是机加工精度差,机电一体化水平不高,尤其在梳棉机上没有配备自调匀整装置。1988年,纺织部又一次组织清梳联攻关,试验基地在江苏无锡马山纺机试验中心,由郑州纺机厂和青岛纺机厂提供清梳联设备,组成两条生产试验线,并首次配用了国内自行研制的自调匀整装置,梅建华作为研究院项目负责人组织工艺试验。经过一年运行,两套设备比1985年有了较大进步;但机器运行的可靠性和自调匀整的稳定性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漫长的研究历程中,大家逐步认识到采用先进的清梳联工艺不是简单的几台单机与棉箱的联结,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机加工装备水平、检测手段、电气自动控制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等。为攻克这一难关,纺织部决定申报“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组织项目可行性论证。已办退休手续的梅建华参与了可行性方案的制订,并再次担任专题负责人。 攻关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提高设备整体装备水平为目标,重新研制试验清梳联配套的单机,包括自动抓棉机(FA006型)、高产梳棉机(FA221型)、中间喂棉机(FA031型)和清梳联喂棉箱(FA177型)等9台设备。单机试验在郑州国棉五厂进行,于1992年完成试验工作,并分别写出各单机的试验研究报告。第二阶段是组建两条清梳联生产线,进行全面的工艺试验。一条由郑州纺织机械厂提供,安装在山东曹县棉纺厂;另一条由青岛纺织机械厂提供清梳联棉箱及部分进口清棉设备,安装在河北遵化棉纺厂。两条生产线的梳棉机上均配有自调匀整装置。梅建华与科研人员一起,长期奔波于两个试验现场,制定工艺试验方案和优选最佳工艺,使设备运行达到良好状态。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中国自行研制的清梳联合机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攻关合同要求,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设备的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机械故障少。梳棉机的单产稳定在38.5-50公斤,一套清棉机配备6-8台梳棉机,采用自调匀整器后,25米重量外不匀率CV值为1.83%,成纱主要质量达到1989年乌斯特公报25%的国际先进水平。由于设备国产化率高,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2到1/3,很快为用户所接受。项目鉴定后迅速推向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由研究院自行研制的长短片段复合环自调匀整装置也经历了由不稳定到稳定的逐步成熟,目前已与郑纺机的清梳联合机大面积配套使用,院内从此形成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可创数百万元产值。清梳联合机的研制成功,对推动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此项目获纺织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清部分的自动抓棉机同时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筹建水刺无纺布高新技术企业再作贡献 退休近六年的梅建华,于1997年经院领导返聘,赴河北省廊坊经济开发区协助筹建水刺无纺布产业基地——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他除参加进口设备的招标外,同时负责规划基地总体建设方案。他亲自绘制了生产厂房、办公楼、仓库及公用工程的设计图,对生产车间内机器的布局进行了安排,但考虑到进口设备价格较昂贵,他提出清花部分采用国内开清混合设备。经领导同意,决定请郑纺机试制并以优惠价格购入,为公司节约了资金。最后由梅建华负责设计出车间机器排列图,并写出工艺设计书,然后交设计部门正式设计。工厂建成后,由梅建华负责组织国产及进口设备的安装。1998年,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第一条水刺生产线顺利投产。随着产品市场销路的不断拓宽,梅建华看到该生产线机幅较窄,产量低、成本高,市场竞争后劲不足,于是提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搞设备国产化,再上一条生产线的建议。经大家讨论并经院批准后,梅建华负责写出新增水刺生产线的可行性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后,与郑州纺织机械厂协商合作事宜,由双方组成研制试验小组,共同负责新技术的研制工作。新设备由郑州纺织机械厂设计制造。在此期间,梅建华再次负责二期工程规划。由于公司资金并不充裕,且土地也有限,加上二期产品的定位是搞轻薄产品,机器排列长达70米,在此条件下只能利用原来的库房。但原库房宽度仅15米,要将全部主辅机设备及公用工程全部装入有一定困难。他经反复思考,将二期新设备巧妙安排在这一窄长的库房内。有关水、电、汽及煤气、油锅炉等公用工程均由梅建华搞出初步设计,然后由公司的工人及技术人员自己组织施工,按期完成了任务。新设备制造完成到厂后,他亲自组织安装、调试。由于首次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试车中亦出现不少问题,但他坚持在第一线,不顾70多岁的高龄,在机器上爬上爬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大家艰苦的劳动,新设备很快投入生产。国产水刺整套设备的研制成功,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为中国开发国产水刺及梳理技术作出了贡献。郑纺机制造的水刺线亦售出10多条,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东纶公司为开发水刺工艺在软件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公司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市场情况仍十分看好,公司决定再上第三条生产线,梅建华又投入到该工程的筹建和基本建设工作中,基建工程完成后,他才离开工作岗位。目前,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已具备年产6000吨的能力。梅建华为东轮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以及郑纺机设备国产化的成功,也为开发和提高中国非织造水刺技术作出了无私奉献。 梅建华作风朴实,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科研中发扬学术民主,不计较个人名利;工作中实干精神很强,知难而上,勇往直前;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既能亲自搞设计,又能亲自动手解决疑难问题。一生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作风,因此他搞的科研项目成功率很高。在同行的科技人员中,他是大家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在相关的纺织机械厂和纺织厂,他是深受尊重和爱戴的专家和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 主要论著 纺织科学研究 1、梅建华,祝尧封。自动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工艺试验研究报告。北京纺织工程学会论文。1964 2、梅建华、郑寿孚等。LA003型清棉保全平车工作法。湖北省纺织局设备科出版,1974 3、梅建华。LA003型开清棉联合机组合机常见病的修理与改进。棉纺技术,1976(9) 4、梅建华。清棉气流配棉试验研究。北京纺织学会论文。1981 5、梅建华、张士清等。FA022-10型多仓混棉机的研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论文。1984 6、梅建华、钱汝月。中长化纤清棉混合设备的研究。棉纺技术,1984(10) 7、梅建华。纺织行业滤尘技术的发展和粉尘防爆的探讨。中国科技全国工业粉尘防爆与治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0-6 8、梅建华、赵强。新型国产清梳联合机及其工艺性能。棉纺技术,1996(3) §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技术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296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