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西大学法学院
释义

§ 简要概述

1

山西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06年,初名法科法律学门,属山西大学堂早期的文、法、工三科之一。1931年,根据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组织法》,山西大学堂正式定名为山西大学,所设文、法、工三科改为三个学院,法律学门正式定名法律系。为山西大学规模最大、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院(系),建国初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被并入北京一些重点院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为适应拨乱反正依法治国的需要,1980年,山西大学法律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恢复建立,是当时全国综合大学中创建同类院(系)最早的单位之一。1996年8月,根据高教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法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山西大学法学院。迄今,法学院已招收了20余届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学本科生、法律大专生,累计培养高等法律人才5000余人,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培养多层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基地。[1]

§ 学院设置

【机构设置】法学院现设有法律系、经济法系、山西大学法学研究所、山西大学欧洲法研究所和物证技术实验室。

【专业设置】

(1)本科专业:法学(1999年前设有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学三个本科专业,现合并为一个法学专业),为高考第一批录取的B类专业,目前在校生达800余人。拥有山西省法律、经济法和律师专业自学考试主考权(专科、本科)。

(2)双学士学位专业:法学。1997年开始从在校非法律专业学生中招收攻读双学士学位学生,现在校生97人。

(3)硕士研究生专业:设有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点,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全国28所高校法学院系开办)。现有200余名在校研究生。在经济法学专业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同时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工作。

§ 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同时,由法律实务部门和全国法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有40余人。法学院40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9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担任中国法学会理事和其他全国法学专业研究会理事10人,被聘为地方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顾问、咨询委员以及公、检、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有大型企业法律顾问15人。

§ 科研成果

法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争取科研经费近100万元。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外国法译评》、《法学家》、《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等国家级学术刊物、法学核心刊物以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有52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教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6项,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 基础设施

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多功能的模拟法庭、物证技术实验室以及电脑、多媒体投影仪、一体化速印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并实现了INTERNET联网。专业图书资料达2.5万余册、期刊110余种。

§ 教学实践

在山西省公、检、法、司等法律实务部门建立了50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实践网络。法学院70%的教师均持有律师资格证书。近年来,法学院教师累计办理各种经济、刑事、民事案件达1500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8000余万元,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山西省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大大充实了法学教学和科研内容。

§ 学生工作

法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为目的,近几年来,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二等奖、大学生“建昊”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普法宣传活动进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两次获得学校科技竞赛文科优胜杯;学生“栋梁杯”足球赛连续8年冠军。学生工作走在了山西大学学生工作的前列。

§ 党建工作

法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山西省高校工委和山西大学党委的批示精神,党政“一班人”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把目标定在建设全国地方综合大学同类院(系)一流水平,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1993年以来,法学院先后被学校评为尊老敬老先进集体、“三项建设”先进单位、治保消防双优单位,学生工作的各方面在全校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 人才培养

法学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为全国高考第一批B类录取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法学院在校生1161人,其中研究生411人(含法律硕士),本科生750人,已毕业19届本科生、大专生、硕士研究生共计8000余人,成为山西省最大的培养多层次、高质量的法律人才基地。今天,经过百年校庆洗礼的山西大学法学院,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将一如既往地与国内外大学法律院系同仁和法律界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全国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大学法学院,造就一流的法律人才而不懈努力!

§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始创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她的诞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欧风东渐,兴办学堂的产物。在创立之初,山西大学既有封建社会旧制书院改制而成的讲授国学的“中学专斋”,又有利用“庚子赔款”兴办的具有西方特色的“西学专斋”,形成了举国 独有的中西结合的综合大学特色。法科是山西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科类之一,从最初的法律专门科,到后来的法律学门,再到后期的法学院,伴随着山西大学的世纪之路,几经变迁,历经沧桑。其发展历程,是山西大学百年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

时期大事记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3月,英国耶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应山西巡抚岑春煊 之邀,由上海到北京办理山西教案问题。他经与清政府官员协商拟定《上李傅相办理教案章程七条》,面交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 其中提出:用“庚子赔款”开导晋省人知识,设立学堂。李鸿章表示同意。

7月,耶稣教推选出敦崇礼等8位代表到太原与山西巡抚岑春煊商谈兴办学堂的实施办法。

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诏书要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在隶州设中学堂。

山西根据清政府“上谕”,上奏朝廷,在山西原设令德堂书 院的基础上筹办山西大学堂。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年初,山西省府委派山西候补道姚文栋为山西大学堂首任督 办,高燮曾为总教习,谷如墉为副总教习。以太原市文瀛湖南乡试院(今儿童公园南)为临时校址,接收令德堂书院和晋阳书院 的师生,筹备山西大学堂开学。姚文栋,上海人,1881年曾出使日本任随员,继又调赴俄、德等国随同办事。1891年任二品衔直隶候补道,查探印编商情及滇缅界务,并绘图记载。著有《东北边防论》、《东槎杂 著》、《云南勘界筹边记》等。高燮曾,清末翰林,湖北人,曾任山西提学使、学政。谷如墉,号芙塘,山西神池人。光绪九年毕业于令德堂,十六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1900 年回山西任晋阳书院山长,并被巡抚锡良、岑春煊先后留佐幕府。

4月,李提摩太携敦崇礼、新常富等人来太原准备与岑春煊签订办理“中西大学堂”正式合同,因山西大学堂已在筹办,便建议将其拟办的“中西大学堂”与已办的“山西大学堂”合 并办理,合并后分设专教中、西学两部,分别由华人和西人负责。

5月8日(农历四月一日),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学上课。

6月7日(农历五月二日),以山西司道及绅士,如布政使吴廷斌、按察使胡湘林、冀宁道沈敦和、提学使高燮曾和绅士谷如墉等为一方,李提摩太和敦崇礼为另一方,正式签订合 办山西大学堂的合同23条, 并送巡抚盖印立案,奏报朝廷。根据合同规定,拟办中西大学堂归并山西大学堂,设为西学专斋,原山西大学堂部分改 为中学专斋,作为中国国家学堂,按奏定的山西大学章程办理。山西大学堂设督办,为最高领导,由中国人充任。中学专斋完全由中国人主诗,西学专斋由英国人任总教习。西学专斋 为期10年,期满后中国收回自办。

6月26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西学专斋经过学台刘嘉琛通过向各县分配名额,招生200 人,举行开学典礼。巡抚岑春煊和省城重要官绅出席典礼,随即开学上课。

本年,为解决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所需教材和适应当时全国兴办学堂的要求,西斋总理 李提摩太由西斋经费内每年拨出白银一万两,在上海江西路惠福里口120号创设了山西大学堂 译书院,该院为中国第一所大学译书院。该院虽于1908年因经费困难等原因被迫停办,但在 其存在的短短几年间为引进和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学术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本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学制”)和次年重新颁布施行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山西大学堂学制为三年,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按章程 规定执行。中学专斋初办时,设有高等科和三年制预科。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承袭令德堂旧制,课 程分经、史、政、艺四科。1904年经新任提学史宝熙整顿改革,分为文、理两类。增设了英、 日、法、俄等外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课程。1904年至1905年两年间选派了优秀学生40名留学日本。

西学专斋初办时只设预科,教习多为外籍人,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与英国学校相同,开 设课程一般为近代学科,有英语、数学、文学、法律、物理、化学、采矿、格致、西洋史等,前后选派了优秀毕业生50多名赴英国留学。

1903年春,山西大学堂于太原侯家巷征得民地200余亩,由西斋总教习敦崇礼负责动工兴建校舍。1904年秋,山西大学堂新建校舍完工,中、西两斋同时迁入。山西大学堂新建校舍规模宏大,布局整齐。西斋教习常富曾赞誉道:“诚不愧为大学之名 焉,其沟造不为不善,布置不为不工。总之,大学一堂,建筑完备,已无遗憾;人才荟萃,大有可观。”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西斋总教习敦崇礼因病休养,西斋教务由英人毕善功代理。

7月,毕善功与敦崇礼、新常富等共同筹划,在西斋开办了法律、矿学和格致三个专门科。毕善功(Beren lauis Rliy Oxlay,1874-1945),英国人,法学教授。1902年被清政府 授予二级顶戴、大律师、法律进士、格致举人。1910年-1941年先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的宪政建树》(《字材西报》1910年),1945年逝世于澳大利亚。

1906年9月,解荣辂任山西大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其留学日本,所学为法政。为西斋创办和发展法律专门科也有重要作用。解荣辂(1875-1929),山西万荣人,字子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留学日本京都政法大学。留学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以后曾任山西 省教育司司长,民国教育司司长等职。

西斋法律专门科的开办,是之后山西大学法科、法律系、法学院的正式创始。

法律专门科开办后,课程内容偏重于欧美法律,不同于当时山西法政专门学堂只限于日本法律系统的课程,和北洋大学法科性质略同。所开课程有:法律学、罗马法、国际公法、名 法、伦理、英文、财政学、宪法、契约法、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法、交涉法、国际法制比较、法文、大清律例要议,中国历代刑律考、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海军律等。学生 毕业后,进京应试,及格后授予“进士”。 1908年,开明绅士刘少白入法律科学习。(毛泽东著作中讲到此人为晋绥边区做出了贡献的。)在以后的几年中,法律科学生同山西大学堂中斋、西斋其他学生一样,学习新思想、新 文化,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1911年(宣统三年)1月,西斋法律科学生毕业,有仇元王寿、郭元章、王迎祉、王泰辅、赵魁元、柴维梓、王荩臣、许××、曾纪春、米佩 、张宴林、郭希仪、白溥霖、白嗣易、关鸿佐、邹永翰。

2月,西学专斋正式办理移交手续。由中方收回自办。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29日,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爆发,光复了太原。西斋收回自办后,本拟将中斋改为法科,因革命爆发而暂时停顿。

1912年(民国元年)4月,袁世凯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同意阎锡山仍任山西都督。

9月19日上午10日,孙中山来并在山西大学堂大礼堂讲演:“谋幸福须扫除旧思想。”

10月26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令》。其中主要内容之一有,大学分科,分文、理、法、商、医、农、工共七科。

根据新教育体制及规章,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监督称校长,先由李镜蓉担任, 6月又由高时臻任校长,取消中斋、西斋的设置,设立预科(学制三年)和本科(学制四年)。 预科分一、二两部,第一部为文法科,第二部为理工科。本科分文科、法科、工科。包括预科各科设学长,法科设法律学门,原西斋总教习英国人毕善功为法科学长。

1913年(民国二年) 1月,法科新增教员杨长溶到校,主要任教法制经济课。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一班学生22名。刘绵训为法律学门主教,邵修文为法律学门分教。首聘法科学长毕善功未到职,由刘绵训代理法科学长。刘绵训,字翼若,山西临猗人,1881年生,曾就读太原令德堂,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中斋。1904年中甲辰和进士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法政。1906年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了山 西的争矿运动,后任山西法政专门学堂监督,《晋阳日报》总理,京师大学堂图书馆馆长,山西司法司司长,都督府秘书厅长等职,还供职于北京政府财政部。1919年病逝,终年38岁。

1914年(民国三年) 2月,刘绵训辞去法科学长职务,聘阮志道为法科学长。阮志道,上海人。早年留学英国法科毕业。

7月,阮志道辞职,聘冀贡泉为法科学长。冀贡泉(1882-1967),字育堂,山西汾阳人,清末秀才。1908 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以后曾任山西省 教育厅厅长。194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法律系主任。建国初任中 国政法大学第三部主任。1955年后任山西省第二、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9月,新聘教员到校有陈受中,任教宪法、国法学。陈受中(1879-1937),山西清徐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1904 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回国后封七品京官,1911年在山西法政学堂任教,并加入同 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山西省咨议局副局长。1925年任山西省教育厅代厅长,著有《行政法总论》、《瑞士国法论》、《地方自讼要论》等。

1915年(民国四年)9月,新聘法科教员严慎修到校,任教民法债权课程。严慎修(1878-1945),山西万荣人,字敬斋,早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中斋,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转读政治经济科,毕业回国考得举人。

1916年(民国五年)2月,由应璜任山西大学校校长。

8月,新聘法科教员到校有:杜曜箕,任教心理学;张瑞,任教刑法;谭福,任教法制史、衡平法、英美法、财政学、国际私法、外国法制史、审判实习。高时臻又复任山西大学校校长。

9月,增招法科法律学门第二班学生15名。新聘校医李垣昌到校,并兼任教法科法医大要课程。

1917年(民国六年) 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一班学生19名毕业。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第三班学生20名

1918年(民国七年)7月,参议院议员中央选举会,将山西大学列入国立范围。

8月,王录勋任山西大学校校长。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四班学生32名。

1919年(民国八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山西大学学生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牵头成立了山西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址设在山西大学,多次举行游行示威,罢课上街演讲,抵制日货,在 山西学生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9月,法科开办政治学门,招收第一班学生44名。

10月10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在山西大学演讲,胡适翻译,邓初民笔记。杜威演讲后,胡适又作了《娘子关外的新潮流》的讲演,并提出,山西大学预科毕业生可不经考试 直升北京大学。文、法科学生可直接转学北京大学。

10月13日,杜威又在山西大学大礼堂为山西大学专门科以上学生作了《高等教育之职务》的讲演。新聘到校法科教员有:陈示 ,任教罗马法、英法;卢彳复,任教破产法、强制执行法; 徐维震,任教法理学、国际私法;陈久达,任教民法、继承法、亲属法;丁华,任教刑法各论;王赓,任教行政法总论、各论、经济政策、日文、政治学;张景 木式,任教法科政治学门;张清泽,任教法科拟判。

1920年(民国九年) 4月13日,山西大学部分学生成立“新共和学会”。

6月8日,法科法律学门第二班学生15名及其它科学生毕业。

11月,“新共和学会”召开第17次例会。会上法科学长冀贡泉等被选为名誉会员。

1921年(民国十年)

5月,学校开展纪念“五四运动”活动。

6月,为欢送“新共和学会”毕业生会员,该会举行茶话会。其中法科法律学门在该会3 名学生毕业。分别是:张晋祚、吴永福、崔钟英。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六班学生47名。新聘教师杜之翰到校,任教法科英普通法、政治史、罗马史等课程。

1922年(民国十一年)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四班学生22名毕业。

9月,法科政治学门招收第二班学生46名。

10月10日,法科毕业生张晋祚等集资创办私立新民中学开学,王录勋校长捐款50元大洋。

11月,新聘法科教员胡希瑗,任教社会政策;李钟翘,任教民事诉讼法。

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法科政治学门第一班学生44名毕业。

8月,新聘法科教师到校,有:车录华,任教法科经济学、社会学;谢宝朝,任教法科财政学、统计学、政治学;王怀明,任教法科衡平法,英普通法、国法学;邱仰 亻睿,任教法科政治史;柳世昌,任教法科法医学。王怀明,字念文,山西新绛人。1891年生,早年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后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西北大学法学院,192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以后曾任山西高等法院第二分院 院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兼教育厅长,1943年-1946年任山西大学校长。后又任山西省参议会议长等职。1949年赴台湾。1950年到香港,又转赴美国,在芝加哥西北 大学任教并研究法学,获博士学位。1982年回国定居。同年6月病逝于太原。邱仰亻睿(1896-1949),山西沁县人,字渝川。早年入山西省立德政专门学校(后并入山西大学)学习,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先学习法律,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政治,归国先后 受聘山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师、山西大学法科教授。后任山西省民政厅厅长。1949年1月,由上海乘轮船去台湾。该轮船在上海吴淞口与货船相撞遇难不幸身亡。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七班学生44名。政治学门招收第三班学生36名。

1924年(民国十三年)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五班学生30名毕业。

8月,山西大学预科停止招生。为保证法科招生生源,法科教授若干人创办了云中高中。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八班学生44名,政治学门招收第四班学生32名。法科新聘教员到校,有:李宜勤,任教刑事诉讼法。

1925年(民国十四年)5月,山西大学首先发起并参加了太原爆发的反房税运动。

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六班学生47名毕业。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九班学生47名。 政治学门招收第五班学生27名。山西大学预科恢复招生。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新聘法科教师张策到校,任教财政学,经济学。

6月,法科政治学门第二班学生46名毕业。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十班学生45名。新聘法科教员到校有:王文光,任教政治学史;曹枚,任教人生哲学。 王文光(1897-1963),山西汾阳人,燕京大学毕业后,于1921年赴美国留学,入纽约州奥柏林神学院,纽约大学研究院,先后获神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任教本 科。以后又先后在锦州东北交通大学等校任教授。建国后,任民盟山西省筹委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政协常委,以及山西大学教授等。

1927年(民国十六年)3月, 中国共产党山西大学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吴吉人、高巍、甄华为支部委员。

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七班44名学生毕业,政治学门第三班36名学生毕业。

9月15日,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十一班学生47名,政治学门第六班招收学生28名。新聘法科教员到校有:张左之,任教物权学;杨焕斗,任教政治、英普通法。

1928年(民国十七年)3月,新聘法科教员到校有:周韫辉,任教民法总则、拟判;吴永福,任教刑事诉讼法。

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八班学生44名毕业,政治学门第四班 学生32名毕业。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十二班学生18名,政治学门第七班学生33名。新聘教员杨耀庭到校,任教法科社会学、哲学。

10月,新聘法科教员到校有:张贻淑,任教世界政治史、外交史;张葆衡,任教民法总则;吴湘,任法科讲师。

1929年(民国十八年)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九班学生47名毕业,政治学门第五班27名学生毕业。

9月,法科法律学门招收第十三班学生46名,政治学招收第八班学生43名。新聘教员冯福臻到校,任本科教授。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的梅汝 先生到校任法科教授。

12月2日,《山西日报》载文:山大法科学长冀贡泉告诫学生:为促进学生注重国文起见,特定法科各班学生,每月考试国文一次,榜示优劣,给奖鼓励。

1930年(民国十九年) 4月9日,法科学生郭耕三、赵厚义等12名,为练习审判,特发起成立“假审判实习社”。

5月,审判实习社正式成立。设常务股、文书股、交际股、庶务股、会计股等机构,人员还有:刘瑞品、张 麟、赵枚、赵登义、南德宝,发行刊物《民事判决书》。

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十班学生45名毕业。

8月1日,招生广告,法律学门等招生。

9月,法律学门招收第十四班学生60名,政治学门招收第九班学生48名。

11月,法科法律学门“学艺季刊社”成立。设有编辑股、文书股、会计股、庶务股、发行股等。人员有李生荣、王安仁、南德宝、许延寿、谭文育、张 麟、王金章、刘瑞品、申白亮、张惠生、张庚南、刘汉、郝炳麟、任培枢。

1931年(民国二十年)6月,法科法律学门第十一班学生47名毕业,政治学门第六班学生28名毕业。其中法科学生贾题韬留校任教(生平简介附后)。

7月,根据1929年国民党政府再次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山西大学校进行改组,改称为山西大学,校长仍由王录勋担任。 根据新的章程,山西大学校文科改为文学院,张籁为院长。工科改为工学院,王宪为院 长;法科改为法学院,冀贡泉为院长。张嘉琳为法学院法律系主任;王赐余为法学院政治系主任。张嘉琳,又名尔绩,山西五台人,1891年生,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学士,后任并州学院法学系主任。王赐余,湖南衡阳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政科。回国后曾任热河省司法厅厅 长,后任法学院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抗日战争开始后离开山西。

8月7日,校长王录勋主持召开了改组后的第一次校务会议。法学院院长冀贡泉及其他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议。讨论通过了《修正山西大学组织大纲》、《山西大学校务会议章程》等。

9月,法学院法律系招收第十五班学生41名,政治系招收第十班学生42名。改组后,法学院教务员为张彬。教授有:冀贡泉,任教日文、国法学、罗马法、民法总则、法理学、中外条约。张嘉琳,任教债权概论、物权、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总论。王赐余,政治史、政治地理、外交史、政治学、国文。冯 纶,平时国际法、国际私法、亲属法、英普通法、战时国际法、英契约法。仇元 ,继承法、公用文、宪法。乔仲楠,社会学、国文、中国政治史。阴毓桂,财政学、劳工法、工业政策、社会政策、经济学。冯福臻,刑事诉讼法、诉讼实习拟判、土地法、中国法制史。李效民,满蒙国际关系、英商法、英文法律译读、英文政治译读、英文论文指导。讲师有:杨泰嵘,国际公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梁泰仁,行政法总论、行政法各论。张四科,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赵效复,日文。张国栋,交通政策、国际贸易。吴淞,国文;贾向辰,统计学。贾题韬,逻辑学、哲学。仇元 ,山西曲沃人,字绍楼。191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法律专门科。历任山西巡察道署司法科长等职。

乔钟楠,山西襄汾人,1917年山西大学法科毕业。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毕业。曾任山西省公署秘书,1924年1937年任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图书馆主任。

阴毓桂,字馥岩,山西沁源人。早年留学日本,在庆应大学经济部毕业,1927年开始任 山西大学法科教员。

李效民,山西离石人。早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学习商业管理,获硕 士学位。毕业后曾赴欧洲各国调查经济状况,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山西大学教授等。

杨泰嵘,山西五台人。又名俊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任山西政法专门学校教员、私 立山右大学校长、内政部秘书,1919年后任山西大学法学讲师、副教授、教授。1928年-1930 年,曾与同仁在太原创办山右大学,后该院停办,又转任教于山西大学。1939年在陕西三原任山西大学法律系主任。

张四科,山西原平人。别名德先,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教员、云 山高中校长、山西高等法院推事、处长,后任山西大学法学院讲师、教授。

张国栋,山西汾阳人,字尧松,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回国后曾任山西商业专门学 校教务长、私立兴贤大学校长,后任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贾向辰,山西永济人。早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科。1930年前后任并州大学、山西大学讲师,后任教授。1949年任太原三中教导主任,1954年任省文史馆馆员。

10月,山西大学成立抗日救国筹备运动委员会,并发表第一次、第二次宣言。学生义勇军第一期开始训练。

11月23日抗日救国运动委员会出版《抗日专刊》,校长及教授们为之题词。校长王录勋题词:雪耻救国。 法学院院长冀贡泉题词:明耻教战。法学院教授冯纶题词:同仇敌忾。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6月,法学院政治系《学艺季刊》创刊号出版,为16开本。 法律系第十二班 38名学生、政治系第七班33名学生毕业。

8月,法律系招收第十六班学生34名,政治系招收第十一班学生40名。

12月,法学院法律系《学艺季刊》创刊号出版,16开,55页,由太原范华制版印刷厂印制。卷首有第一届职员16人合影,刊载了贾题韬《内包外延之缔解》、郭耕三《法律今年之变 迁》、李生荣《由人类社会进化之历程上讨究法律本位之转变》等13篇文章。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6月,法律系第十三班学生46名毕业,政治系第八班 43名学生毕业。

9月,法律系招收第十七班学生52名,政治系招收第十二班学生21名。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3月,法学院新聘教师,杨步月,任教刑法分则。张振之,任教刑事政策。

6月,法律系第十四班学生60名,政治学第九班学生48名毕业。

7月,奉教育部令,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专科以上学校,办好高等教育的决议,山西省立法学院并入山西大学法学院,增设经济系。

8月,新聘法律系教师到校。陈受中,任教地方自治;李翰章,任教比较宪法。经济系教师到校有:郗燮,任教薄记学;高叔良,任教中国经济史;孙宪祖,任教统计学。

9月,法学院招收法律系第十八班学生17名,经济学第二班学生16名。

本年,法学院教授杜任之与周北峰,创办了“中外语文学会”。邀阎锡山为名誉会长,杜任之任秘书主任与编辑主任,潘泽卿、周北峰为副主任,做实际工作的有法学院进步学生阎 又文等,表面上研究阎锡山的“物产证券”、“按劳分配”,实际上为宣传马列主义,成为共产党的“国际通讯”机关,介绍东欧各国共产党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主要活动 有:订购书刊,俄、英、美、法、日等国共产党办的理论刊物,如 《共产国际通讯》、《在马克思主义旗下》,购买马恩列斯全集,大英百科全书和自然科学丛刊,并开办了英、德、日语补习班。创办了 《中外论刊》为会刊,是以翻译《共产国际通讯》、《在马克思主义旗下》与俄、英、美、德、法、日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的理论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参加编辑人员有张友渔、温健公、邢西萍、杜 任之、周北峰、高叔康等。当时蒋介石正在上海进行文化围剿,查 禁革命刊物,而《中外论坛》每期在上海发行达500余册,共出版了12期,直至1936年蒋介石电令阎锡山查禁,才被迫停刊。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7月,冀贡泉辞去法学院院长职务,由张嘉琳接任。

8月7日,招收新生开始。每系20-30名,资格为教育部备案之高中毕业生。

8月16日,对新生进行资格审查。

8月19日,法学院法律系、经济系招生考试,上午8-11时,国文;下午2-5时,英文。

9月,法律系招收第十九班学生25名,经济系招收第三班学生29名。

12月,杜任之主编了《文艺舞台》出版,通过刊载中外文艺小说传播革命思想。杜任之又主办成立了“西北剧社”,演出了小剧《醒来吧》,宣传抗日。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4月27日,法学院第十六班、政治系第十一班学生快要毕业,开始进行毕业实习,参观太原市各法院、工厂等。

5月,杜任之在阎锡山的同意下,成立了“山西青年暑期健身团”,并组成“政治指导委员会”,学习各国革命史,教唱革命歌曲等。

6月25日,太原市大专学校排球赛开幕,法学院组队参加,队员有刘锦标(队长)、贾元华、葛萃之、解聚云、杨富芬、张展云、高允中、顶珠、范杰、封鼎彝(少数民族名)、杜文 瀛、李建章。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应“中外语文学会”邀请来并访问,杜任之、周北峰、侯外庐、张友渔、温健公等与其进行了会谈,史沫特莱在山西大学作了讲演。 法学院法律系第十六班学生34名,政治系第十一班学生40名,原省立法学院法律系第二班学生38名,经济学系第二班学生38名毕业。

7月3日,太原大专学校网球赛开幕,法学院组队参加。

7月,杜任之、周北峰集股办了“中外书店”,并出版刊物《中外引擎》,介绍国际政治政策,宣传抗日救国。共出12期,“七七事变”后停刊。

8月,杜任之、刘玉衡、戎子和、宋劭文、牛佩琮、刘岱峰等人商议成立“牺盟会”。法学院招收法律系第二十班学生30名,政治系招收第十三班学生29名。

9月18日,纪念“九·一八”五周年,戎子和讲话,散发“牺盟会”成立宣言。

9月19日,法学院为研究逻辑学,成立了研究社,分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两组,聘有指导员,有活动简章。

11月14日,山西大学校委会通过《修正山西大学组织大纲》,明确办学宗旨,“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以教授高深学术,培植专门人才,应国家需要”,规定山西大学文学 院,设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史学系、教育学系(1937年增设);山西大学理学院,设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1937年增设);山西大学法学院,设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 山西大学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采矿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电器工程系;山西大学教育学院,设中国文学系。至此时,山西大学发展为拥有五个学院,下设14个学系的规模较大的综合大学。据1936年统计,法学院有教授10人,副教授1人,讲师17人,助教7人,职员14人,在各学院中师资力量最为雄厚。1931年以来,全校共毕业学生1136人,其中法律系286人,政治系227人,经济系34人,共547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6月,法学院法律系第十七班学生52名,政治系第十二班学生 21名毕业。暑期,蒋介石邀请各地大专院校教授和“社会名流”在庐山 召开茶话会,山西大学校长王录勋和法学院教授周北峰应邀前往参加。

8月,日本飞机轰炸太原,山西大学奉省政府令迁晋南。校部、理、工学院迁临汾,文学院迁运城,法学院迁平遥。

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为抗日组织)成立大会在山西大学大礼堂召开。周恩来、彭德怀出席,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被任为该委员 会主任委员,程子华为武装部长。

10月,山西大学毕业生李雪峰、戎子和(法学院毕业)、刘少白(法学院毕业)、刘玉衡(法学院毕业)、赵石宾、李宝森等成为革命根据地领导人。

11月8日,太原沦陷。省政府下令,各大专院校停课解散,所有一切文书档案和图书仪器,均移交当地政府保管。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春,日军南下,晋南各县相继失守。山西大学全部校产都分散遗失,荡然无存。数百师 生各奔一方,四处流落。法学院院长张嘉琳设法将法学院书籍资料藏存,复校后完整交还学校。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阵中日报》刊登了山西省政府决定恢复山西大学的消息。徐士瑚聘杨峻山(杨泰嵘)为法科教授,王燕生为社会学和法语教授,郑文华为电机和 物理教授,薄兰萃和窦之锦为助教及职员几人,月底在陕西城固和西安两地,通过考试录取新生90余人。

10月,法学院教务长冯纶被委为山西大学代理校长。

11月,又从山西国立五中和西北联大聘教师若干人。

12月,阎锡山兼任山西大学校长。并委冯纶为副校长,徐士瑚为教务长。23日,停办两年的山西大学于陕西三原正式开学复课。文、法、工三院先行恢复,法学院开设法律系和经济系。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杜任之担任“新生活运动会”书记,编辑出版了《突出》月刊。

8月,聘张汉山为法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杨峻山为法律系主任,章熊为政治学主任兼任教授。张汉山,又名之杰,山西忻州人,30年代初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回国后先后任山西省立法学院教员、山西省经济统制处处长,该院归并山西大学后任法学院教授。

1941年(民国三十年)9月,法学院随全校奉令北迁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

12月,全校师生奉令到山西吉县集训一个月,陆续开始出发。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马非百教授在克难坡大礼堂作报告:《三千三百年前的山西大学》,主要讲山西从霍文侯起晋国时就出现了高等教育。

5月22日,阎锡山在克难坡大礼堂给山西大学学生讲话,题目为《把握现实》。集训完,全体师生返回秋林镇虎啸沟上课。侯锦绂被任为法学院经济系主任。侯锦绂,别名汉章,山西榆次人,30年代留学美国,主要讲授中国经济史、财政学等课程,1949年调山西省图书馆工作。

12月,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杨峻山因病逝世。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1月,《山西大学校刊》创刊,徐士瑚撰发刊词。

2月,我校师生迁往吉县克难坡四新沟上课。

4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下令将山西大学改为国立,经费由教育部拨发。阎锡山不再兼校长,任命王怀明为山西大学校长。

5月1日,全体师生开会纪念学校成立41周年。

5月11日,法学院长张汉山给学生讲演,《今年企业公营的趋势》。

6月7日,本日起,法律、外文、历史等系毕业考试开始,省教育厅派人监试。本年度毕业学生全校有62人,法学院法律系有李文泰、梁庆德;政治系有梁晋都、师元恺、吴雅儒、刘尊贤、王济生等。

8月,招生广告:法学院法律系招生20名,经济系招生20名,20日-23日报名,25- 27日考试。

9月,本年法学院新聘教员有,康螽羽(教授)、李文泰(法律系助教)、梁晋都(经济系助教)。招收新生名单,法学院法律系:杨守德、陈兼一、冯景翼、赵斌、张文山、朱汝璋、何 文良、姜全章、林天五、卓英哲、原哲甫、张相州、尚俊仁、郝希斌。经济系:张坤轩、沈秉杰、李扬曾、傅春生、李秉毅、渠洪瑞、黄振声、刘济民、康勋。

10月24日上午,张汉山院长在经济学会上作《吾国战后经济建设的几个原则》的报告。月底,全校师生又分批迁回陕西秋林虎啸沟。

11月4日,在虎啸沟新址正式上课。

11月25日,校务会通过《法学院自费生待遇办法》,包括交费、领取口粮诸事项。

12月7日,公布《国立山西大学伯川奖学金办法》共七条。

12月22日,法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姚志轩讲《犯罪之研究》。姚志轩,山东蓬莱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43年被聘为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讲授多门课程,以刑法为长,1946年离开山西大学。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月1日,姚志轩教授在团拜会上为学生讲演,鼓励学生“立定志愿,自强强人而强国”。

2月19日,聘任乔鹏书为法学院宪法学教授,王友兰为政治学教授。乔鹏书(1906-1963),字云尘,山西介休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曾任山西大学教授。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月,受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 党委委员。1948年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

3月22日,法学研究会请张汉山讲演《经济与法律之关系》。

4月27日,法学研究会请康螽羽讲演《事实上之夫妇与法律上的配偶》。

6月,本年度法律系毕业生陈养中分配省政府;张建民分配省保安委员会。

8月,中共地下党员杜任之到校任法学院教授兼训导长。

9月23日,杜任之训导长对新生讲话。讲做人要点有五:劳动;团结;负责任;守纪律;人与人之合理关系。

11月24日,法学会请张汉山讲《法治与法学》。

12月5日,法学会请康螽羽讲《故意与过失》。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月2日,山西大学参加抗日青年远征军从军学生出发,其中有法律系一年级学生白赞印;第二批体检合格者有法律系二年级学生何文良、冯景翼二名,准备于2月8日集训后出发。

4月,新聘教师毛源到校。毛源,山西浑源人。字之远,30年代毕业于山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46年至1948年任法学院教授。还兼任山西省高等法院刑事庭庭长。

4月15日,上午11时,法学研究会邀请校友、山西省高等法院院长张左之讲演。题目:《中国现代法律应具备之条件》。由法学院院长张汉山主持,法律系学生参加。

5月1日,校庆43周年纪念大会。徐士瑚校长主持,全体师生及各界1000余人参加。法学院张汉山院长,冯纶教授等在会上发言。

5月29日,法学会请山西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郝维屏讲演,题目:《检察制度之商榷》。本年度招生人数240名,法学院法律系、经济系各30名。本年度毕业生12名,法律系有:李世杰、高登瀛、贺同梅、张三益、冯鹏骞;政经系有:何芝生、田宝钧、常瑞、张学恭、樊培德。

6月18日,学校大礼堂举行英语讲演比赛,题目:《当代大学生的任务》。10余人演讲参赛,法律系三年级学生张元良获第三名。

6月23日,法学院举行欢送毕业生茶话会,师长致训词,毕业生致答词,在校生致贺词,会后合影留念。

7月19日,招新生名单,法律系有:宁梦文、亢介民、陈克昌、王森、刘志仁、王承绪、赵生亮、张永顺、柴作桢、黄志伦。

10月,山西大学奉令迁回太原。全校师生分批离开陕西秋林。12月底到达陕西韩城,临时上课。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3月,全校师生陆续从韩城返回太原。

4月22日,徐士瑚在海子边设宴为13位本届国大代表送行。其中有法学院教授乔鹏书、张汉山。

6月,省参议会成立,王怀明当选议长,辞去山西大学校长职务,徐士瑚被正式任命为山西大学校长。新聘法学院教师有:法律系教授成恒长;政经系兼任教授王绍成;法律系兼任讲师李茂 棣;兼任讲师张养田、陈过、张秉、王竹咸。成恒长(1911-1970),江苏镇江人,生于山西阳城,字次隆。1933年毕业于山西省立法学院,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法学部。1947年加入民盟。建国后,历任太原市民 政局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60年任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县民盟中央候补委员,省一届政协常委,省一届、二届人大代表。

本届毕业生分配:法律系刘培德、朱照生、赵恒蔚、闫玮采、张元良、葛中道任山西高 等法院或太原地方法院书记官。

法学院教授兼训导长杜任之任法学院院长。法学院教授薛耀庭任训导长,潘恩溥任总务 长,康螽羽任法律系主任,季陶达任政经系主任。8月1日上任。

8月28日,康螽羽教授病逝。

法学院在太原、北平等地招收新生,法律系22人,政经系10人。

9月,徐光达被聘任为法律系主任,王守直聘为政经系教授。徐光达,安徽宿松人,别名化之。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46年至1949年任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建国后去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任教。

10月14日,法学院徐光达教授为学生作 《为什么要学法律和怎样学法律》的讲演。

10月20日,经济学会开会欢迎新任法学院长杜任之、经济学主任季陶达、教授王文光。

11月4日,法学院召开第一次院务会议,杜任之主持,出席有徐光达、季陶达。

11月15日,颁发三十四年“奖学金”,法律系四年级学生张元良、一年级学生黄志伦等获奖。

聘任王怀明为法律系兼任教授。

12月3日,法律系全体学生由系主任徐光达,教务长严开元率领,参观市地方法院看守所与省第一监狱。

12月14日,徐光达主任召集法学会全体委员与教授开研讨“修正宪法草案”筹备会议,决定20日召开“山西大学法学会首次研讨修正宪法草案座谈会”,要求法律系学生参加分组讨 论。

12月18日,法学院召开在《复兴日报》上开办《法治》周刊筹备会议。杜任之主持,李文泰记录,法律系专、兼任教授,法学会委员10余人出席。推荐徐光达为总编,成恒长、季 陶达为编辑。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12日,《法治》在《复兴日报》第三版副刊上创刊。杜任之撰写了发刊词。刊载徐光达《“法治”、“礼治”、“人治”的相关性》、李茂棣《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等文章。

4月,学生自治会改选,法律系三年级学生原哲甫被选任理事长。

5月3日下午,法学院召开第二次院务会议。杜任之主持,倪育章记录。决定为增进学术研究,特成立法学院研究所,暂分经济、法律两部。为加强学生应考能力,参照留学生考试、 高等文官考试、高等税务人员考试及县长考试四种考试,加授必修选修课:宪法、民法概要、行政法、土地法、财经学、社会政策。拟成立社科研究机构,定为社科研究班,由杜任之、徐 光达、季陶达、薛耀庭、李萼生、张养田、潘恩溥、侯锦钹、成恒长组成筹委会。

5月14日,学校第25次校务会议决定报教育部下年度在法学院增设政治系(原政经系改为经济系)。

本日《山西大学学报》创刊,为季刊学术性刊物。由文法工医四学院轮流主编。第一期 由法学院主办,为纪念四十五周年校庆而出。载有杜任之《由原始民主到终极民主》等5篇文 章。

9月8日上午,法学院召开院务会议。杜任之主持,倪育章记录,全体专任教员出席。讨论通过了《研究室规则》、《本年度毕业论文指导原则》,决定教员给二、三年级学生轮流作专 题演讲。

9月15日,院务会议,修正通过《法学院院务会议章程》、《高等教育推广部组织与工作办法》、《印刷讲义办法》、《推广部第二期招生广告》等。

王文光介绍杜任之加入民盟,成立山西最早的地下民盟组织。之后又发展成恒长、季陶 达、学生黄志伦(黄抛)、郭彬才、王涛等入盟。

聘杨宗德为法学院政治系助教;赵恒蔚为法律系助教,黄峻山为法学院干事。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月5日,法学院召开第五次会议,研究寒假补课及高等教育推广部第二期事宜。

2月,聘李宜勤为法学院兼任教授。

3月,杜任之在法学院周会上针对学生认为某些教员讲课或所讲听不懂的问题,作了《我们需要研究教学问题》的讲演。

4月18日,法学院在民众教育馆召开《大学社会学教学法》座谈会。

7月2日,全体学生大会选举产生了“迁校委员会”,主任为马华,副主任黄志伦(黄抛)。

7月10日,首批学生乘飞机到北平,按计划驻东四七条39号阎公馆。

7月15日,学校文法工各院与400余学生全部抵达北平。

7月20日,“山大留校教职员联合会”成立,推杜任之、郑文华、史景苏、刘锡光、张华、谢益棠为委员。开始寻找校舍。

7月27日,迁校委举行记者招待会,马华、黄志伦(黄抛)发言。表明山大迁校委已经南京教育部备案,并非“流亡学生”。呼吁各界帮找一个学生生活处所。

8月5日,在太原各院系招新生。法学院法律、政治、经济系各招30名。

马华带阎锡山信见傅作义,请解决校舍。

9月1日,学校通知,全体同学9月4日至6日分批赴张家口。

11月,法学院迁入北平东交民巷井陉煤矿公司大楼。本年后半年以来,法学院长杜任之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法 学院曾任教授周北峰作为傅作义私谈代表,也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1949年1月8日,徐士瑚主持召开了校务会议,法学院杜任之、徐光达出席会议。会议通过成立了山西大学应变委员会,杜任之、徐光达作为校务会议人员为委员,另有法律系学生代表孔 庆成。

2月22日,北平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山西大学。

5月3日,《山西日报》报道:太原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山西大学于近日返回太原。

5月8日,《山西日报》报道:国立山西大学全体教职员、学生450人于8月晚返回太原。

6月22日,《山西日报》报道:山西大学校长徐士瑚向军管会呈请辞职。军管会指定教授若干人组成校务委员会暂理校务,张克昌为校务委员会主任。

6月29日,校务委员会会议,1949年度法学院政经系招生30人,法律系暂停招生。

8月10日,校务联席会议,成恒长代法律系主任,郭濯岸代经济系主任。

8月19日,校务会议,决议法学院有继续办理必要。

9月1日,法学院成恒长、王文光等当选为太原市各界会议代表。

9月8日,《山西日报》报道:华北人民政府八日任命著名社会科学家邓初民为国立山西大学校长。

9月13日,全校员工得到邓初民任校长的消息后,教授会、讲师会、职工会、学生会联名致电表示欢迎。同日华北人民政府任命赵宗复为副校长,武汝扬为秘书长。

9月15日,《光明日报》:邓校长说,??希望有思想前进学识优良的专有门家、名教授参加到山西大学各院系来。??将法学院改为财经学院,暂设经济系、工商管理两系。

9月17日,《山西日报》登出山西大学招生广告,财经学院经济、工商管理,每系五十名。

1950年山西大学法学院改为财经学院,由杜任之任院长,设经济、工商管理、会计三个系。会 计系因师资缺乏未招生。法律系调整合并到北京大学。

山西大学工学院扩充为土木工程、机电工程、采矿工程、化工工程四个系。

山西大学文学院现改为师范学院,设文史地、外语、教育三个系。

山西大学理学院,设数学、化学、生物三个系。

山西大学医学院设医学专业、附属实业医院及助产、护士两个中技学校。

1952年-1980年以后到1952年至1953年院系调整中,山西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为山西医学院;山西大学工学院独立建院为太原工学院;山西大学财经学院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理学院合 并到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改制为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由此被更名易制,分解为多所院校。

1953年12月,山西大学建制撤销。

1959年9月17日,山西大学恢复成立。此后经文化革命到1979年末,山西大学法学教育中断。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加快、民主与法制建设任务的提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山西大学法律系。

'80年代至今1981年5月,学校正式宣布建系。设法学、科学社会主义2个本科专业和1个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点。原政治系主任陈绍兴任法律系主任(至1991年12月)。程俊长任法律系党总支书记(至 1985年12月)。樊子琚任法律系副主任(1981年10月至1984年9月)。

1980年至1992年11年,是山西大学法学教育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法学师资和图书资料等一无所有。在恢复初期,从政治系转入的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教师有:陈绍兴、张海山、艾斯超、闫肃、申战、赵 肖筠、王士如、杨捷胜、卞晋平、李荣栋、张水莲等。本科学生有从政治系的15名学生自愿 转入科学社会主义专业。1981年以后,开始招收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

法学师资主要是从公检法和其他教学单位具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中进行选调,同时接收法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这一时期接收和调入的法学教师有:王继军、窦之锦、韩蕤 青、林一雷、谢松山、李志道、夏珍、黄抛、杨成功、刘若河、王伟敏、李森、孙广华、郝文英、王威宣、唐鸿儒、雷维林、刘国盛、李允芬等。行政和教辅人员有:田斌、杜维君、李幼申、陆娟等。

在筹备建系的同时,已调入的法学教师开始分别给原政治系和其他院系的学生开设法律课程,并于1980年12月招收了首期法律干部专修培训班学员。1981年9月正式招收了恢复建 系以后的首届法学本科学生90人,分为甲乙两班。

本科教育,法学专业自1981年开始逐年招生;科学社会主义专业隔年招生。至1991年, 法学专业招收11届学生964名;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招收学生5届161名。1991年法学专业在校本科学生353名;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在校本科生50名。从招生反映的学生报考志愿情况表 明,法律系建立以来,始终是山西大学诸专业中最受学生看重的专业之一,每年录取新生的分数线,均较大幅度高于本科录取线,如1991年,山西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442分,平均总 分443分,法律系平均录取线则达到499分。(法学院建立以后,录取新生分数线逐年提高,达到山西省高考重点录取线)

在课程设置方面。法学专业本科课程开设35门,其中必修课26门,选修课9门;科学社 会主义专业本科课程开设29门,其中必修课23门,选修课6门。之后与时俱进,在加强传统 课教学的同时,鼓励教师大胆开设新课程,反映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在从事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新时期山西省政法部门专业人员急需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状况,法律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组织了专修班、夜大学和函授教学。1981年招收在职法 律干部培训班。1982年招收三年制法学专修班。1983年招收二年制法学专修班和夜大法律班。 1984年同山西省军区合作,开办了党政干部培训班。1985年,招收在校专修生49名;培训学 员334名;培训夜大学生43名;进修生43名。到1991年,计培养各级各类政法人才3340人。这批人才在全省政法理论与实践中作出了显著贡献,其中科级以上干部达到1000多人。

山西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硕士点,于法律系时期在国内略有知名度,1991年5月,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对全国23个科学社会主义硕士点进行全面评估时,综合各项指标,山西大学法律 系科学社会主义硕士授予点被评为B甲第7名,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前列。法律系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最初为陈绍兴、张海山、艾斯超,1987年增加了闫肃;1989 年以后,陆续增加了王致胜、郭润生、申战。至1991年末,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授予点有导师7人,毕业研究生连同在校研究生共37名。(1993年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硕士点转归政 治学系继续招生)在普招硕士研究生的同时,法律系还开办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班。

在这一时期,法律系的党政领导的沿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至1991年12月 由陈绍兴教授任系主任。同期担任党总支书记的同志依次为:1981年至1986年程俊长任系总 支书记。1986年12月至1988年10月郑德智任总支书记。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张吉恕任总支书记。第二阶段,1991年12月武敏中副教授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由贾一民同志接任。

其他党政领导还有:曹香达副书记(1984年8月至1988年10月);郭润生副书记(1985 年12月至1988年10月);杨捷胜副书记(1988年10月至2001年1月)。孙广华副主任(1984 年8月至1985年3月);侯润梅副主任(1985年3月至1985年12月);申战副主任(1985年 12月至1988年8月);王士如副主任(1988年8月至1992年10月);田斌副主任(1987年7 月至1995年7月);王继军副主任(1991年12月至1992年9月)。

这一时期,毕业留校、分配以及调入的教师和职工还有:完珉、彭云业、郑宪、田斌文、张耀仁、郭润生、曹云鼎、孙陆冉、赵康、魏建宾、吴闽莺、王宪、武军、刘慧娜、张庆珍、 范建年、张虎、刘耀国、陈少英、王桂元、白红平、李显冬、李建华、薛小建、范述功、吉瑞田、李玉杰、张建华、杨临萍、张天虹、张天才、马爱萍、薛荣、师华、汪渊智、侯怀霞、 丁兰、何建华、刘丽萍、武玉凤、张淑兰、曹素青、王伦梅、晋柯、刘晋明、张序、张世荣、刘英、李莉、刘吉凤、李自力等。

1991年10周年系庆时,法律系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 16人,助教17人,干部17人。

基础设施建设,至1991年,法律系2个专业共设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政治 学、法理、刑法、民法、税法、经济法、国际法、德育等10个教研室。实验室已拥有倒置投影仪、正置投影仪、单管指纹显现仪、足迹检测仪、现场勘探工具以及万能扩大仪、显微放 大仪等设备,总价值7万余元。图书资料室占地130平方米,有12000册图书,120多种报刊,并同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资料交流关系。

在科研方面,累计出版95部专著、译著和教材,发表论文300多篇。许多论著在国家一 级出版物和期刊发表,有的被国内学术刊物多次转载。在民主与法制理论建设问题、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犯罪问题和专史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当时(1991年)承担了国家级、省 级和校级重点科研项目9个,部分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一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

在中外学术交流方面,法律系于1984年和1985年先后承担了3名美国留学生的授课任 务。1985年特邀日本著名学者伊藤成彦来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特邀美国学者斯蒂森来系讲学3个月。1990年参加了世界法律大会北京会议。1985年、1992年先后选送6名教师出国 进修,学成后回国,成为教学骨干。

充分发挥法律系学科优势,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咨询和代诉活动。至 1991年共办案90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为山西大学创造经济效益60余万 元。从1985年至1990年,积极参与普法活动,举办大型普法教育活动85次,教育干部群众 10万人次,撰写调研报告307份。这些活动曾多次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法制日报》、《山 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法制报》等多种报刊宣传报道。为了更好地用法律知识服务于社会,“二五”普法开展以后至1991年,法律系先后获得锦旗奖状90多件。1987年,系主任陈绍兴教授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同年,王继军讲师协助有关部门侦破了“11.2”、“11.4”重大刑事案,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系副主任田斌同志于1991年被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农村工作队模范队员。夏珍副教授于1990年被任命为山西省人民政协政法委副主任。1991年,法律系隆重举行了建系10周年庆典活动。

1992年-2002年,乘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浩荡东风,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激励和“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导下,山西大学法律系(法学院)迎来了“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跨越式发展的10年。其中1991年12月-1996年9月为山西大学法律系阶段;1996年9月至今,为山西大学法学院阶段。

§ 领导班子

法律系阶段:系主任武敏中(至1993年6月);副主任王继军(1991年12月-1992年9 月);副主任王士如(至1992年10月);副主任田斌(至1995年9月);副主任董国强(1992 年11月-1994年9月)。1993年6月,王继军代理法律系主任,后任系主任。

同阶段领导班子副职:系副主任钱文亮(1994年9月-1996年9月);副主任张庆珍(1995 年3月-1996年9月);主任助理张虎。

法律系阶段党总支领导:党总支书记贾一民(1991年12月-1993年5月); 党总支书记赵理珠(1993年5月-1995年11月);党总支书记王巨保(1995年11月-1996年9月)。

法学院阶段:1996年7月,据学校党政字[96]10号文件,决定恢复成立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学院恢复成立以来的党政领导班子:

山西大学法学院院长:王继军(原系主任-)

山西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巨保(原系党总支书记- )

山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钱文亮(原系副主任-)

山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庆珍(原系副主任,1999年1月离任)

山西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赵肖筠(1999年1月任职-)

山西大学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捷胜(原系党总支副书记,2001年1月离任,任山西大学法学院处级调研员)

山西大学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君超(2001年1月任职-)[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