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乐云
释义

§ 生平

杨乐云

杨乐云1919年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上海私立沪江大学英语系。1948年后历任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翻译。

1956年,杨乐云开始发表作品。最早,她是《世界文学》杂志的译者。因为译文为编辑赏识,几度书信往来,20世纪60年代进入《世界文学》工作,从事东欧文学介绍。译著《鲍·聂姆佐娃中短篇小说选》、《卡·恰佩克戏剧选》(杨·聂鲁达著)、散文选《小城故事》(杨·聂鲁达著)、《早春私语》(捷克斯洛伐克二十世纪诗歌选捷克部分——,另外发表《他开始为世人所瞩目》等论文数十篇。

直到退休时,杨乐云的职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副编审。退休后曾随女儿客居美国,最后她想念国内的朋友和中文书籍,还是回北京居住了。

2009年12月14日,下午13时50分,捷克语翻译名家杨乐云因病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享年90岁。[1][2]

§ 主要贡献

1993年,杨乐云在《世界文学》首先发表了由她本人翻译的赫拉巴尔的中篇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短篇小说《中魔的人们》、《露倩卡和巴芙琳娜》及《谈创作》。这期杂志出版后引起了轰动,人们仿佛在一夜间见识了这个籍籍无名的作家身上闪烁的光芒。正是杨乐云的译介,引起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龙冬的注意,这就是“赫拉巴尔全集”(19卷本)后来在中国陆续出版的源头。

现在,读者对赫拉巴尔几乎如数家珍。很多人知道他,看他的书,看过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底层的珍珠》、《严密监视的列车》和《失翼灵雀》。更重要的是,读者结束了一提起捷克文学只知道米兰·昆德拉的历史。另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诗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回忆录《世界美如斯》的中译版能够问世,杨乐云是参与翻译的重要一员。[3]

§ 个人观点

《巴比代尔》(捷克)

赫拉巴尔 著,杨乐云 译

杨乐云认为赫拉巴尔才是捷克文学的真正代表人物

退休前的杨乐云,总认为“编辑就是为他人作嫁衣”,所以其“介绍外国文学”工作起步早,“职业翻译”生涯来得很晚。杨乐云启动其代表译本《世界美如斯》的翻译时,已年过七旬。88岁的她,还翻译出版了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自传《河畔小城》中文版。

据杨乐云的弟子高兴介绍:“杨乐云生前常说,有许多人认为昆德拉代表捷克文学,其实这是中国读者的误会,赫拉巴尔才是捷克文学真正的代表人物。”

一直为“东欧语文学翻译人才断代”忧心

杨乐云对翻译人才的关注,是实打实的。杨乐云生前常说:“文学之路,比别的路美好得多。文学,通常和清贫联系在一起”

2000年以来,杨乐云一直为“东欧语文学翻译人才断代”现象忧心,有时甚至影响到了她的退休生活。杨乐云常在家里琢磨,后继无人怎么办。她在不断物色捷克语翻译的年轻人才。在北外、国际台都有她交往的年轻人。只要听说谁对文学有兴趣,又懂点捷克语,就把人请到家里,给推荐书看,给做翻译练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