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源乡 |
释义 | § 简介 桃源乡乡政府驻地桃源,距县城15公里。境内交通便利,马口大桥建成使全乡交通网络畅通无阻,实现了村村通。通讯发达,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联通)通信网络,可直拨全国各地和国际长途。 2004年该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69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392万元,工业总产值930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65.24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980元。 桃源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日益发展,有乡办初中1所,完小12所,有中小学教师152人,在校中学生520人,小学生1210人,有乡级卫生院和防保站各1所,村级医疗站12个,医保人员46人。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全境,各村委会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 § 下辖村 两洞口村甘沟子村杨寺庙村源茂林场 鼓峰村羊角洞村中坝村羊角洞村 § 历史沿革 建国前桃源乡分届—、三、四区;建国初期隶属四区;1956年成立桃源乡人民委员会;1968年扩社并队,隶属风岗公社;1972年从风岗公社划出,设立桃源公社;1984年撤社投乡;分属桃源和张坊2乡;2001年10月桃源乡和张坊乡合并为1乡。 § 地理环境 气候:桃源乡位于季风型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虽春秋两季稍短于夏冬,但严寒酷暑时间不长。每年12月-次年2月初,天气最冷。最低温度平均为3.7度,最冷时曾下降到零下10度左右。6月-8月下旬天气最热,最高温度平均为27.3度,最热时曾达到40度以上。年平均温度约在15度左右。桃源乡多年平均降雨量755.5mm,年最大降雨量1107.1mm,年最小降雨量462mm。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无霜期从3月24日至11月10日,约232天。桃源乡主要灾害天气:春季的低温,夏季的干旱涝渍,冬季的寒潮大风等。 降雨:桃源乡雨量充沛,初夏有梅雨,盛夏有雷、阵雨,春秋季有连绵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044.7毫米左右。全年雨量分配大致是:春季3-5月约占24%,夏季6-8月约占41%,秋季9-11月约占23%,冬季12-2月占12%。7月份降水量最大,平均在290毫米左右。12月份降水量最小,平均在23毫米左右。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下旬。据记载1973年3-5月三次春雨期降雨总天数达35天。1982年8月中旬-10月下旬三次秋雨期降雨总天数达20天。梅雨持续期最长的是1977年,达45天。桃源乡地势低,因而不怕缺水,只怕多雨,一般少雨年份,常出现暖冬,往往是农业的丰收年。 河流:桃源乡是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水面广阔,灌溉便利,水质优良。现有河流118条,计水面面积6776亩,池塘227只,计水面面积851亩,合计水面面积7627亩,占耕地面积的17.1%。 物产:桃源乡系鱼米之乡,自然条件良好,闻名遐迩。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桃源乡物产品种日益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作物有粮食、油菜、棉花等数十种,还有蔬菜、花卉等。畜禽也品种繁多。其它类有向日葵、蓖麻、芦栗、白木耳等。 § 经济背景 桃源乡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1208米,最低点224米。年均气温17.3℃,无霜期266—296天,年均降水量1930毫米。全乡有耕地18208亩。农业以水稻为主.总产量12051吨。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西瓜及甘蔗。养殖业以生猪、麻鸡、鱼为主,兼养鸭和羊。全乡有山地面积178631亩,其中有林面积100419亩,主要分布在桃源、袁坊、花树、奥村、张坊、沙洲、游坊等地。木材蓄积量7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550万根,年产杉木1500立方米,松杂木800立方米,毛竹120万根,是崇仁县竹木主要产地之一。土特产有笋干、木耳、竹笋、香茹、林子和板栗等,中药材有杜仲、焦枝红、金银花、威灵仙、勾藤及细辛等。 该乡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的奥村、沙洲、游坊3个村委会辖区内蕴藏大量铀矿,是著名的铀矿基地;全乡30%的自然村分布有大量的花岗石资源,经地质部门勘查测定,花岗石总储量在1.3亿立方米,品种有红、白、黑、花白多种,机械强度大,质地坚硬,容易上光。光泽经久不退,抗风化,抗酸碱性强;境内30里西宁河道以及沿河两岸储藏眷大量金矿,有很大的开采价值。 桃源乡办企业发展迅速,通过全乡上下全民招商,先后兴办了机械、纺织、木竹加工和花岗石加工等18家企业,总产值达到5500万元可创利税550万元,这些企业产品主要有减震器、麻纱、竹胶板、竹粘板、卫生筷、拉丝、香蕊、蚊香、五香纸以及成品花岗石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此外,游坊村是县内主要的草纸生产专业村之一,从事草纸生产的专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队上。 § 乡镇风景 桃源乡 该乡风景古迹较多,龙城寺坐落于花树村寺前村小组山旁,寺内有一正殿,塑有各种佛像,颇为壮观,寺周围缘竹茂盛,风景秀丽。位于花树村寺前与西被村山格里之间的密石,高达13米,长约80米,色青红,石脚大部分空悬,状若倾倒。相传古时一才子路过此地,见石谷倒,急用手掌支撑,石即稳定,后面清晰可见手掌、手指的印迹,令人叹为观止。位于花树审源岭的瀑布,自山顶挂下,高达10余米,宽约—米,瀑布落入流谷,浪花四溅,声震山谷,实为佳景。位于沙洲村横上电站至游坊村破港、王泥坑、巴山、响石4个自然村,直到相山顶峰老殿,沿途山青水秀,奇峰怪石,尉为壮观;顶峰的“新殿”、“老殿”两座寺庙遗址,依稀可见。在“老殿”右侧有1个面积5亩多的湖塘,一年四季绿草碧水,堪称景中一绝。 § 发展战略 桃源乡按照完善乡镇功能,提升乡镇品位,建设园林化小乡镇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区内实现了水、电、通讯、绿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相配套,功能完善。2006年3月份,桃源乡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四星级小乡镇”,一个以商贸业为中心,加工业环绕,住宅、科技、文化、商业相衔接的新型小乡镇已崛起在西南中华大地。 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1996年以来,桃源乡先后3次高薪聘请国家设计院专家对乡镇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修订和完善。2006年又围绕东区开发,聘请国家建设部湖北设计分院专家赴贾宋实地规划设计,并对区进行功能分区。围绕产业特色所形成的商贸区、工业区、住宅区、文教卫生区、行政事业区,布局合理,相得益彰。 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2000年投资60万元,对民族街进行了仿古改造;2003年投资300万元,对华星、华鑫两大市场铺设彩色面砖,改造市场门面房260间;2004年投资180万元,对车站路两侧206间门面房进行了改造,同时对区广告牌进行了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04年以来,先后投资720万元兴建了桃源乡文化广场,桃源乡政府办公大楼,实施了“三路三景工程”,在清真街、车站路、府右路安装豪华路灯1200盏,栽植各类风景树3000余株。围绕政府行政中心及底商住宅建设正掀起新一轮的开发热潮。 三是坚持高效益经营。桃源乡在乡镇建设中创新经营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土地一级市场专卖和房地产开发为重点,把生地养成熟地,熟地炒成金地。广泛吸引各种经济成份和民间资金参与乡镇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走出了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经营乡镇之路。 四是坚持高效能管理。成立了市政所和城建监察中队,对区主要街道按照“绿、洁、畅、亮、美”的标准,该规范的规范,该整治的整治,该拆除的拆除,该绿化的绿化。和区内居民签订居民公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基本实现了区内全日保洁;深入开展“诚信文明商户”,争当“文明居民”的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文明”的浓厚氛围,提高了乡镇居民的文明意识。[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