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槐叶
释义

槐叶槐叶,豆科植物槐的叶。原植物槐又名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材、护房树。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而以河北、河南、江苏、广东、广西等地为主产区。槐花妖艳、美丽、光彩夺目。食用有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

§ 基本资料

槐花出处:出自于《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HuáiYè

英文名:LeafofJapanesePagodatree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Sphorajaponica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orajaponica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化学成份:含少量芸香甙(rutin)。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主小儿惊痫;壮热;肠风;尿血;痔疮;湿疹;疥癣;痈疮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汁涂、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 原形态

槐花槐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子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 化学成分

槐成分:赤豆皂甙(azukisaponin)Ⅰ、Ⅱ、Ⅴ,大豆皂甙(soyasaponin)I、Ⅲ,槐叶皂甙(kaikasaponin)Ⅰ、Ⅱ、Ⅲ。

还含黄酮类: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rutinoside),山奈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又含白桦脂醇(betulin),槐叶二醇(sophoradiol)。

叶油中含月桂酸(lauricacid),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acid)十四碳二烯酸(teradecadieno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acid),十作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等脂肪酸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另含鞣质。

§ 功能主治

治惊痫,壮热,肠风,溲血,痔疮,疥癣,湿疹,疔肿。

①《食疗本草》:主邪气,产难,绝伤。又主瘾疹,牙齿诸风疼。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

③《滇南本草》:阴干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疮疼痛,脓血不止,灯草煎汤服。

§ 附方

槐①治霍乱吐泻,心烦闷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槐叶一两,桑叶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盘,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圣惠方》)

②治痔、下血、肠风,明目:嫩槐叶一斤。碾作末,煎呷之。(《食医心镜》)

③治慢性湿疹:新鲜槐叶置沸水中冲洗净,捣烂如泥状,先用开水洗净患部,将槐叶泥敷患处,外以纱布包扎,每日更换一次。(《中医杂志》(5):39,1959)

④治鼻窒,气息不通:槐叶五升,葱白(切)一升,豉一合。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千金方》)

§ 各家论述

槐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2.《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3.《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4.《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5.《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6.《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7.《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8.《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 药理作用

槐叶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其它作用:槐叶提取物对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的抑制活性为34.4%,抑制率为60.6%,有强的抑制活性。抑制15一羟前列腺素脱氢酶可延长前列腺素E2(PGE2)的利尿作用。本品所含的Quercetin[2(3,4-dihydroxyphenyl)-3,5,7,-trihydroxy-4H-1-benzopyran-4-one〕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出血作用。

§ 繁殖和栽培

槐花生物学特性: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在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均可栽培,以湿润、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但石灰性及轻度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

埋根繁殖

①备种:槐落叶后即可引进种根,定植前以沙土埋藏保存,掌握好沙土湿度,既不可让根段脱水干枯,又不可湿度太重而霉变腐烂。

②整地:育苗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无病虫传染源的沙壤土最好。每667平方米施2500千克畜禽粪肥,或施50千克磷肥和二铵作基肥;用呋喃丹等杀虫剂杀灭地下害虫。地要深翻、整细、耙平,畦宽1米左右。

③育苗:育苗时间南方3月上中旬,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1~2年生直径5~10毫米无病虫害痕迹的光滑根段,剪成5~7厘米长备用。顺畦开沟,沟距50厘米,深度5厘米,然后将根段以30厘米的株距平放于沟内,覆盖细沙土,浇透定根水,盖好地膜,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④苗木管理:出苗后及时揭膜浇水,若遇连续阴雨则应注意排水。幼苗期要及时拔草,抹掉侧芽,浅松表土,切勿伤及嫩弱短根。适时防治病虫害,适量施肥,久旱则以清粪水抗旱兼施追肥,促苗生长健壮。

⑤移栽及管理:槐苗木于当年秋末落叶后或翌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定植。按规划打穴、施基肥,栽植后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成活率一般95%以上。秋后树高可达2~3米,胸径3~5厘米。第二年开花,花朵艳丽,香气袭人,加之树形开张,姿态优美,十分逗人喜爱。

枝条扦插

槐①扦插时间与埋根育苗相同,也可稍早。

②选取直径8~20毫米木质化硬枝,剪成15厘米长的插条,上切口剪平,距芽包1~2厘米,下切口剪成45度的斜口,距芽包5毫米,分上下端以50根为一捆,用50毫克/千克生根粉液浸泡下端3~4小时后捞出备用。

③整地要求同前,按2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将枝条以45度的倾角插入土内,顺畦覆盖地膜。

④苗木管理:出苗后及时打孔、掏苗、封土,保持床土的温湿度,临高温前揭去地膜,抹掉侧芽,加强肥水管理。扦插苗当年可长到2米以上。

槐后期管理简便,生产成本很低,适宜定地养蜂、园林观赏、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大面积营造,见效很快

田间管理:育苗期间,每年中耕除草和追肥2-3次。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腐烂病,发病时通常于幼苗绿色枝干上先出现溃疡病斑,然后逐渐扩大,严重时甚至全株死亡。防治应加强水肥管理,保护伤口,提高苗木的生长势,并于早春在树干上刷白涂剂(生石灰5份,硫黄粉1.5份,食盐2份,水36份);如苗木上已发生病斑,可用10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槐尺蠖,一年发生3代,防治不及时能吃光树叶。防治应于3月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发现初龄幼虫时,应立即喷松毛虫杆菌5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

§ 含量测定

槐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ml、1.0ml、2.0ml、3.0ml、4.0ml、5.0ml与6.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使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粗粉约1g,于60℃干燥6小时,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2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乙醚液。再加甲醇9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移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6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 临床运用

槐治疗银屑病:

取槐叶炒黄研成细粉,每次1钱,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亦可将槐叶制成蜜丸内服,剂量同上。临床观察53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9例,无效6例。此药对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药时加用维生素B1、B6可以缓解。也有部分病人开始有腹泻,几天后自行消失,因此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2-3天后加至全量。

治疗颈淋巴结核:

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g)。服药期间禁止服糖。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治疗暑疗:

用干槐叶1-2两,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药汁可反复加热,1日洗2-3次。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部。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注意过敏反应:

曾报告1例小儿因口含槐叶后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烧,颜面、颈及四肢皮肤潮红,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压不退,瘙痒、刺痛,面颊及颈前区有直径约0.5cm圆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状糜烂,并有少许渗液;斑贴试验阳性。初用苯海拉明治疗效果不佳,后改给氢化考的松而渐

§ 相关词条

地衣 苔藓 回回豆 灰藋 华泽兰 红杉 红芪 百部草 草红花 红豆蔻 红地榆 红参 花生油 桂皮 大葱 白糖 花楸 旱芹 虎掌草 大茴香 胡桃 胡黄连 烈朴 荭草 洪连 莲叶 荷梗 海月 海松子 青环海蛇 海桑 海人草 海蚯蚓   海茜

§ 参考链接

1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9662.html

2  http://www.tcmlib.com/zy/html33/showdetail-333232332ce6a790e58fb62c7a79.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