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渔业 |
释义 | § 概述 渔业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 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渔业的内容发生过几次大变化,渔业的含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人类早先的渔业,仅限于天然捕捞。后来人们学会了人工饲养鱼类技术,渔业就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内容。随着水产加工的发展,又把水产加工包括在渔业中,称为广义的渔业或水产业。 在中国,渔业是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在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按其通行的划分经济部门的方法,把渔业同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采掘业一样划入第一产业部门。原创 § 分类 渔业 渔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水界可分为内陆水域渔业、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外海渔业、远洋渔业等;按产品的取得方式可分为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按水层可分为上层渔业、中下层渔业、底层渔业等;按渔具渔法可分为钓渔业、网渔业、捕鲸业、杂渔业等;按动力可分为帆船渔业、机轮渔业;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分,有个体所有制渔业、资本主义私有制渔业、社会主义公有制渔业。20世纪80年代,中国划分为国营渔业、集体渔业、劳动者个体渔业,以及各种经济成份联合经营的渔业等。原创 § 特点 渔业 一般认为,渔业具有农业和工业二重性质。在自然水域中采捕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业属采掘工业性生产;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浅海滩涂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业属农业性生产;水产品加工则属加工工业性生产。同时,渔业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和农业的特点: ①作为鱼类生活场所和渔业生产基地的水域,可以立体利用,进行多水层增殖和捕捞,从而大大提高水域生产力,增加单位产量。 ②鱼类是有生命的自律更新资源,又是冷血性动物,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实行精心饲养和合理捕捞,就能达到增产增收。 ③鱼类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受水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而在生产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创造鱼类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才能保持渔业生产稳定地持续增长。 ④水产品是鲜活易腐品,保鲜、冷藏、加工、运销等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提高质量,减少损失。 ⑤渔业生产,特别是现代海洋捕捞,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鱼情和海况变化复杂,作业渔场流动性大,涉及外事多。原创 § 地位和作用 水产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尤其是鱼类的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少,为人们所喜爱。20世纪80年代初,人类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中,水产品动物蛋白质约占25%左右。世界上已有32个国家的食用水产品占食品中动物蛋白质的34%以上,水平高的日本占50%左右。水产品还可以为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提供重要原料,如鱼糜制品、鱼肝制品、珍珠制品、甘露醇、藻胶等。据苏联1972年统计,全国112个物质生产部门中,有食品、化工、轻工、农业等55个部门使用渔业产品。水产品中有不少品种是国际贸易中的畅销商品,换汇率较高。发展渔业,还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中国广东的桑基鱼塘实行的蚕桑、甘蔗、塘鱼三结合,湖南实行的种菜、养猪、养鱼三结合,就是利用塘埂种桑养蚕、蚕粪肥水,或者种菜喂猪、猪粪肥水养鱼、塘泥肥田等相互促进的集约经营方式,把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桑、蔗、鱼或鱼、菜、猪全面丰收,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发展渔业,还可以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原创 § 中国渔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适于捕捞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耕地面积。浅海滩涂可供养殖面积约2000万亩,若按低潮线下水深10米内及整个潮间带计算,超过1亿亩。内陆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约2.5亿亩,可养殖水面7500万亩,还有大量的稻田具有养殖条件。鱼类资源也相当丰富,海水鱼类约有1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常见的水产品有带鱼、大黄鱼、鳗鱼、乌贼、鲐鱼、鲅鱼、对虾、毛虾、蛤、蚶、蛏等。淡水鱼类约7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约40~50种,常见的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等。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在国际上颇有盛名,如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珍珠等。 原创 § 加拿大渔业 加拿大外接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内拥五大湖,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渔业国之一。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长达244000公里,占全世界海岸线总长的25%。而世界最大的14个湖泊中,在加拿大就有4个,这使加拿大拥有75500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面积,点世界淡水总面积的16%。 加拿大渔业是世界最有价值的商业渔业之一,一年的渔业价值约为50亿加元,并为加拿大提供了120000多个就业机会。加拿大的捕鱼业主要聚集在3个广阔的地区——大西洋、太平洋和淡水区域,而日渐发展的养殖渔业也活跃在此。 捕捞业 (1)大西洋的捕鱼业占加拿大所有捕鱼业的82%,主要的鱼产品是鲱鱼(鲱鱼卵)、虾、雪花蟹、扇贝、鳕鱼和龙虾。 (2)太平洋的捕鱼业占加拿大所有捕鱼类的14%,主要的鱼产品有狗鳕、太平洋鲱鱼(鲱鱼卵)、岩鱼和三文鱼。主要创值品种有蛤蜊、大比目鱼、虾、岩鱼和三文鱼。 (3)淡水捕鱼业占加拿大2000年所有捕鱼业的4%,产值为7千7百万加元。主要鱼产品有狗鱼、黄鲈、白鲑、北美狗鱼和湖鲑。 养殖业 (1)鱼类: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的人工饲养三文鱼的供应商之一,产地几乎全部集中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钮勃朗司维克省。主要的三文鱼品种是大西洋三文鱼,也有大鳞大麻哈鱼和银大麻哈鱼。鲑鱼、硬头鳟和北冰洋嘉鱼也有少量出产。 (2)贝类:贝壳类养殖正成为日益增长的加拿大养殖渔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爱德华王子岛省的绳索养蚌以其卓越的培养技术而闻名世界。牡蛎(大西洋、太平洋和欧洲的牡蛎)、马尼拉蛤蜊和扇贝是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水产养殖业中,发展最快的品种。 进出口 加拿大75%以上的鱼类和海鲜产品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市场(加拿大70%的海鲜是出口到美国),其次是日本和欧洲市场。 管理 加拿大海洋渔业部是规范和管理加拿大渔业的联邦政府机构。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是负责市场和贸易发展的部门。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IFA)对鱼类食品、联邦注册的鱼类、海鲜加工厂、进口商、渔船以及用于经营、运输和储藏鱼类的设备制定政策、要求和检验标准。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出口证书体系为出口商提供官方文件,以证明加拿大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鱼类和海鲜产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基于HACCP原则上的质量管理体系(QMP)是加拿大的鱼类检验系统,它使加拿大拥有在全世界享有安全、高质量的鱼类和海鲜产品的美誉。[1] § 冰岛渔业 渔业是冰岛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海产品在出口产品和服务总值中几乎占50%,在其出口产品总值中占73%左右。冰岛周边海域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海洋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年捕捞量在200万吨左右,是世界著名的捕捞大国。冰岛的水产品种繁多,除虾蟹之外,还有鲑、鲱鱼、毛鳞鱼,以及海胆、海参等等。 冰岛渔业管理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实行渔业捕捞配额制度。[2] §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濒南太平洋,西邻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6万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该国有权要求管辖海域面积达160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是一个海洋大国。澳大利亚全国1875万人口,大多居住在距海岸50公里以内的海岸带。 在澳大利亚的立法中,休闲渔业和商业渔业是明确区分的。休闲渔业的定义是:“通过任何方式得到鱼,除购买之外”。休闲渔业的渔获物出售是不合法。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休闲渔业所允许的钓鱼方式包括:竿钓、鱼叉、手捉和用指定的网具捞鱼。用于钓鱼的鱼饵也被认为是休闲渔业的组成部分;在游船上的垂钓活动,也包括在休闲渔业之内。在澳大利亚,休闲渔业的立法是州政府权限,国家政府在这个行业的日常管理不起作用。[3] 澳大利亚的休闲渔业据2003年澳大利亚所做的全国休闲渔业和本土渔业的调查,参加垂钓活动的游钓者越来越多,花在钓鱼活动中的费用达1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了一系列专项经济研究。带纹旗鱼是新南威尔士重要的比赛鱼种,仅这一品种在休闲渔业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这种鱼在延绳钓业中价值的27倍。在所有的调查中,休闲渔业产生的价值比一般渔业生产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因此,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