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止观
释义

§ 止观

止观学

道之求,清远静方明直。

止,念觉,忆守,仁,修,归静方。

观,思觉,忘离,智,解,归明直。

静方,美德,定能,慈,欲清,清人相,行清。

明直,信慧,知清,悲,清我相,识清。

动业,行蕴,事障,烦恼障,习气,空间感。

暗惑,识蕴,理障,所知障,成见,时间感。

念佛,念戒,念法,念愿,依念得静。临乱而不扰,是静方。

明暗静动清浊乐苦善恶俭奢分明,是明直。

静方者之眼有静方光,音有静方高音。明直者之眼有明直光,音有明直高音。

有所轻离,明。无所轻离,静。仁是活在现前。智是跨越时空。

色尘不净,暗见故执为净,故宜常念不净观。

静独是第一道法。辟世地人浊相辟视听言行浊相,第二道法。

执暗动为净,感于暗动。

仁修能去病强身增力延寿。

修集善愿,名贤。愿,清静知,识蕴。念法,静愿。清,清念。

当知一切苦都是自己惑业招感,当发心广做忏悔。

行善乐报,过则苦报。

清远静明的言行和文字都会感染人。

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敬重勿轻视。敬重众生,见人之惑业罪过如见己过,代为忏悔。敬重人而又能辨善离不善,贤。

显仁隐智,以仁定国,民心静,事业成。

恶字当以过代替。善字用正代替。六波罗蜜,六正度。惠施,戒义,方忍,舍相,静念,明思。

同想成爱,异想成憎。

思久则静方退,感久则明直退。故仁智宜等修。

心静明则世界静明。暗者止于人我相,明者止于无人我。

明动者与暗静者不可共处,保持距离以免误会不测。明暗不等勿共处。

受人扰乱,或温静不足,或直明不足。

愚者止于暗,明不足。暗者染于明者。

感思合一,忠,舍。感,思,忠,总名圆觉。

五分法,戒,感,思,忠,静愿(解脱知见)。

清义,戒。

宽,忍,不执人恶。

志,向道心。

明暗动静有别。

顺予,清义,方宽,方礼,方辟,清念;助仁法。

朋友有过,告以明辨善导。不听则止,勿自辱。

修止观出现魔事时,可念习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若行者欲求天眼者。初取明光相。所谓灯火明珠日月星宿等。取是明相已。若昼日则闭目。夜则无在念上明相如眼所见。常修习明念。系心在明不令他念。若去摄还心得一处。是时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色在此眼中。

§ 正文

佛教名词。佛教修习的重要方法。“止”,梵文音为奢摩地,意为“止寂”、“禅定”等,谓止息妄念,专心一境;“观”梵文音为毗婆舍那,意为在“止”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智慧。“止观”,即“禅定”和“智慧”的合称。《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有所谓“六妙法”,即数、随、止、观、还、净,已有 “止”、“观” 之说。隋代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中说:“止者,外国名奢摩地,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术,简择名观。观达称慧。”就是说,慧为“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中国佛教天台宗提倡“止观双修”(或谓“定慧双修”),以此概括一切修习方法。智《摩诃止观》说:“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意谓“止”、“观”虽有先后之分,但并非两回事,两者是不能分离的,这是最圆满的修习方法。天台宗把由定生慧视为修习的根本方法,故智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涂。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禅宗从“体用”关系角度阐发止观即定慧学说,谓“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并以此作为本宗教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