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晋江
释义

§ 水质

晋江

晋江水系水质状况总体为优,饮用水源地水质好转,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7.4%

晋江水系水质状况总体为优,感潮河段水质良好。晋江水系平均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7.4%。市区内河水质均符合景观用水功能要求。部分县(市、区)地表水水质呈现污染,水库以总氮污染为主。

公报显示,2004年省控断面晋江水系水质检测评价结果显示,13个省控断面其中11个控断面水质优,全年六期的水质达标率为100%。下游的造船厂和埔段面达标率为83.3%,超标指标均是总磷。晋江整体水质Ⅱ类,同比去年上升了44.8个百分点。

§ 地形地貌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总面积721.7平方千米。

2003年末,总户数275764户,总人口10243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153人;外来人口40多万人。汉族占9 晋江7%,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35个,以回族居多。通闽南方言。

福建南部主要河流。上游有东、西两溪,西溪为干流。发源于戴云山脉,干流长182公里。两溪汇于南安双溪口,至晋江县入海,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4立方米/秒,流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都较大。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达0.384千克/立方米,是全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宋元时期,泉州港是中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晋江和泉州港的泥沙淤积并不太严重;自明清以来,流域内人口激剧增加,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晋江泥沙增加,河床淤高,泉州港不断淤浅。与此同时,晋江平原也有了相应的扩展。1984年漳、泉、厦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为了发挥晋江和九龙江的功能,在开发利用晋江、九龙江水资源的同时,计划对两江进行综合的整治。流域内煤、铁、高岭土等矿产资源较丰富。晋江中上游比降大,富水能,发展中小型水电站条件优越。下游泉州平原农业生产发达。人文荟萃,泉州市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

§ 历史

晋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称(1980年前),原来泉州仅指鲤城区一地。原来的泉州市政府叫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泉州是从晋朝开始中原人士因战乱搬迁至此。怀念晋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晋江。而居住地则因该江得名——晋江。

因此历史上泉州与晋江基本说的是一回事.。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泉州夏禹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从秦朝到隋朝的八百余年间,先后属闽中郡、闽越郡、闽越国、建安郡、闽州等所辖。秦汉时,中原汉族人民逐渐南移,此处初辟蒿莱。公元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 晋江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唐朝初年,归武荣州所辖,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始改名为泉州。

唐代泉州设置初期,辖晋江、南安、龙溪、莆田、仙游五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与漳州分治,龙溪归其所辖。唐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的灾难,中原人民进一步避乱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泉州进一步繁荣。史载唐大历年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一些著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云寺、普照寺等,均建于此时。经济上,泉州已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天佑午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国际港城,与交州(今越南河内)、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并称为全国四大港口。五代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泉州称清源郡。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辖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后称安溪)、长泰九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莆田、仙游两县为兴化郡,长泰归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县。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朝廷偏都临安(杭州),当时泉州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大商港。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二十年间,先后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书省衙,泉州改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为泉中府,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复立泉州分省,元代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明代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司",统领各地府、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称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辖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县。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泉州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

泉州于1949年9月1日解放,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 晋江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归泉州。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 发展概况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全市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2.9万人。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为最多。晋江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6.16%。从综合实力看,1991年首次评选“全国百强县”时, 晋江名列第55位;1994年,跃居第15位;2000年,又跃升第10位,进入“全国十强县(市)”行列;2002年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名;2005年更是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名。

晋江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名列全国县级市前列、福建省县(市)首位。晋江先后被授予“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称誉。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被定为全国4个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

§ 污染状况

晋江是中国知名的“鞋都”,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产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晋江年生产旅游鞋约4亿双,占全国产量的40%,占世界旅游鞋产量的五分之一。

其中,陈埭镇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9亿元,主要是鞋类。因此,当地人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戏称为“陈埭频道”,因为该频道的运动鞋品牌广告基本全部来自陈埭。

据陈埭镇企业办的资料,该镇在政府登记的鞋厂达3000家。但这个数字不包括接单生产的家庭作坊在内,如果全部统计起来,估计有四千多家,安踏、恒强、三星、达克等品牌均属于陈埭。

熟悉制鞋工序的人说,晋江陈埭段的污染大部分是由制革引起,制革产生的废水,含有化学硫化物、铬和氨氮。 晋江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和硫化物能导致水发黑发臭,铬为可疑致癌物,而氨氮则主要危害水里的鱼类。

更严重的是,鞋厂普遍使用的胶水,大多含苯,而苯的衍生物是致癌物,排入水体后,对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陈埭很多村庄都没有化粪池,所有的生活排污,以及企业排污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

陈埭镇周边的工业区,村庄的房前屋后,内沟河岸,晋江海堤旁,触目之处都是成片成堆的制鞋下脚废料。晋江流域的陈埭段11.3千米海岸线也几乎成了“垃圾线”。

陈埭居民海瑞提供了一套照片,是从3年前开始拍摄的。在海瑞的镜头中,几乎所有流入晋江的溪水沟渠的水面都是绿一片、红一片、白一片。“这些都是鞋厂的边角料等垃圾,排到水里后,就根本看不到水面了。”海瑞说。

当地似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陈埭镇政府的政务公开栏上,22家鞋厂于1、2月份申请补办环境影响报告手续。

但当地自来水厂和自来水公司的专家却悲观地认为:晋江陈埭段水质好转的希望几乎没有。要解决陈埭的用水问题,最现实的就是把取水口往上游转移。当然,这个前提是晋江上游的水质得以保证。

而专家们悲观的原因之一,就是晋江的污染实际上从上游就已经开始了,据上游安溪县环保局调查,安溪县城十万居民造成的生活污染物,上万座三化厕污染物,全部排放在不到2公里长的溪流里;沿岸20多家水泥、钢铁、化肥、造纸企业,常发现违规排污或超标排污。

除了污染,更大的生态灾难在考验着晋江。据《泉州晚报》的报道,2004年,晋江第一次出现断流,“震惊各界”。

报道说,断流使上游的湖头镇及毗邻乡镇的数十万人经常因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不少居民常常要半夜起床守着水龙头等供水。

§ 参考资料

http://www.zh5000.com/GJDL/jhht/2006/jhht-0040.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0: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