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木偶的历史
释义

木偶的历史

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木偶戏成于何时?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汉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三国(公元220--265年)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至迟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

北齐之后,中国木偶戏始终与戏剧等姊妹艺术为伴,表演形式和内容渐丰。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戏"中多"水饰","机关木人"多搬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对木偶戏的制作与表演有直接影响。只可惜少有文字记载。

唐(618--896)文化繁荣异常,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以饮酒唱歌吹笙,表演与制作已达完美的统一。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此时皆有。

宋代(960--1279)木偶戏较唐丰盛,资料较多。大体呈以下特点:一、 题材多样,铺陈故事,以戏剧、说唱为核心内容;二、门类众多,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发达,亦有药发傀儡和肉傀儡;三、水平不俗,"如真无二"、"功艺如神";四、名家出现,提线、杖头都有技艺精湛的表演家,张金线、任小三等名噪一时。"水傀儡"继承"水转百戏"衣钵,"药发傀儡"似与后世焰火有关,"肉傀儡"是儿童扮演摸拟傀儡,广东乡间还有布袋、铁枝木偶流传。宋代"弄傀儡",班社众多,普及性强,瓦肆宫廷,无处不见,文人墨客,兴趣盎然。宋代是中国木偶艺术鼎盛时期。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杂剧艺术光芒四射,木偶艺术亦水平不俗。从仅存的《朱明优戏序》看,元代木偶已将"操纵技巧与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作生动表演,剧目已具备了杂剧的现实主义内涵。

由明至清,木偶戏发展的特点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1644年)木偶,万历后兴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为例,泉州的提线木偶,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形象的提线多至十几至二、三十条),且声腔活泼,音乐丰富。布袋木偶,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属泉州,音乐结构与泉州提线木偶相似;北派属彰州,以龙溪布袋木偶最为著名,用皮黄音乐,行当齐全。演出内容上,南长神话,北擅武戏(但后来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鸟兽的动作,表演功能得以扩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头木偶,粤、闽、黔广有流行。

清代(公元16161911年),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杭州有"木人戏",广东有"抓颈"杖头,四川杖头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山西杖头分晋中、晋南两种。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许多名伶如金秀山、刘永春等都"钻筒子"客串过,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义班"、"金麟班"等)。陕西合阳线戏,明代已有发展,乾嘉年间,流行于山、陕、豫三省毗连的30余县,仅合阳就有戏班30多个。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线木偶光绪时鼎盛,江苏提线木偶清末便风靡海外(东南亚地区)。流传粤东、闽西的铁枝木偶,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陕西蒲城的"火神会",以"药发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类木偶戏的重要标志。

辛亥革命后,上海的文化人率先创演"文明新戏"。本世纪三十年代,虞哲光等人力图以现代的声、光、景和新歌剧形式,改革传统戏,创编了《文天详》、《天鹅》、《长恨歌》等剧目,拓展了木偶艺术的题材与表现空间。四十年代,京、津、沪等大城市,先后成立新型木偶剧社,创作与影响扩大,奠定了新中国木偶戏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广大乡村,依旧延续着古老的木偶剧目和戏曲型传统。

五十年代,各地木偶班社纷纷改为木偶剧团,中央和地方常办观摩、会演,极大地提高了木?木偶戏、 皮影戏观摩演出会在京举行,12个省、市剧团参演,《蒋干盗书》、《大名府》等剧目传统而富新意,现实题材作品出现,表现形式出新;同时举行的展览会,是木偶珍品的大检阅,福建泉州的雕刻大师江加走的作品被视为国宝珍藏。此后,各地会演频仍,戏剧品种间的交流不断,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等戏曲大师与木偶艺术都有解不开的情缘。同时,木偶戏再出国门,木偶电影艺术逐渐形成。

1960年1月,第2届全国会演举行,出现了《大闹天宫》、《小放牛》、《钢铁小英雄》、《海上渔歌》等新作,题材、形式变化,探索性增强。中国木偶戏已走出"草台班子"的旧套,发展为新型的剧场艺术。

1975年12月的第3届全国会演在京举行,剧目是现代题材,人物造型、音响、舞美方面,均有大胆尝试。七十年代后期,大量新作品涌出,1978年泉州木偶剧团大型神话剧《火焰山》的创作,标志了新时代的降临。

八十年代初,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成立,全国性"演出周"确立。1981年11月的第4届全国会演中,《野天鹅》、《通天河》、《哪咤闹海》、 《龟兔赛跑》、《爱吹牛的大公鸡》等一批颇具时代精神的剧目出现,"老少咸宜,儿童为主"的木偶艺术时代走向与服务方针,得到了确立。

九十年代,木偶艺术正以新的姿态,迎接市场与竞争的挑战。1992年,全国木偶皮影会演,参演剧团空前之多,出现了一批优秀剧目。文化部设立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以来,已有《神锁呐》(中国木偶剧团)、《火云鸟》(湖南省木偶艺术剧团)、《哪吒神遇钛星人》(上海木偶剧团)、《哪吒》(成都市木偶剧团)获"文华新剧目奖"。《蛤蟆与鹅》(上海木偶剧团)、《大肚弥勒佛》(天津儿童艺术剧团)获文华新节目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