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从维熙 |
释义 | § 个人概述 从维熙,1933年出生于河北玉田县城北代官屯。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年轻时曾任教师,后任北京日报记者、编辑。18岁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小说散文集《七月雨》。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1957年反右期间,因其直言被打成右派分子,历经生活磨难,长达二十年。1979年重返北京文坛。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一、二、四届中篇小说奖;电影《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全国第一届优秀电影奖。之后,作者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北国草》、《断桥》、《酒魂西行》、《逃犯》、《裸雪》、《龟碑》,以及中篇小说集《驿路折花》、《雪落黄河静无声》、《祭红》、《牵骆驼的人》、《鼻子备忘录》;同时作者以火山喷发之势,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文学短论等作品。1995年《从维熙八卷文集》问世,2000年作者回眸右派劳改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逃犯》由《风泪眼》,《阴阳界》和《石草儿》三部分组成。又名《亡命天涯》,小说描写知识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迹天涯的生活。劳改农场、喧嚣城市、煤窑洞里、荒村野庙……索泓一一次次被缉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从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险象环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后结了刘翠翠、蔡桂凤、石草儿三位性格、遭遇迥异的女性。种种交欢,遣倦中孕育着无限悲情,世态炎凉,促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哲学。他时而心灵圣洁,时而人鬼难分,他像一只勇敢顽强的不死鸟,在社会的最底层搏击人生。以丰硕的创作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小说以其深沉雄健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广阔的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 § 著作书目 《走向混沌》从维熙回忆录七月雨(小说、散文集)1955,新文艺 曙光升起的早晨(短篇小说集)1956,新文艺 南河春晓(长篇小说)1957,新文艺 第十个弹孔(中、短篇小说集)1979,群众 泥泞(中篇小说)1980,广东人民 从维熙中篇小说集1980,中青 从维熙小说选,1980,北京 遗落在上海滩的脚印(中、短篇小说集)1982,花城 洁白的睡莲花(短篇小说集)1982,春风 远去的白帆(中篇小说)1983,四川人民 燃烧的记忆(中、短篇小说集)1983,群众 北国草(长篇小说)1984,十月 雪落黄河静无声(中篇小说集)1984,文联 驿路折花(中篇小说集)1985,人文 文学的梦(文论)1985,江西人民 从维熙集(中篇小说集)1986,海峡 断桥(长篇小说)1986,作家 从维熙代表作 王之望编,1987,黄河 从维熙小说特写选)1986,群众 德意志思考(散文集)1989,中国华桥出版公司 § 研究资料书目 从维熙研究专集(刘金镛、房福贤编)1985,重庆出版社、贵洲人民 § 写作生涯 从维熙从维熙曾用笔名碧征、从缨。初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后任《北京日报》编辑、记者。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艺术上师法孙犁。1957年之前曾出版《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两本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是“荷花淀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遭遇政治坎坷和磨难二十多年,对监狱生活有较多的了解和体会。新时期作品很多,其中主要有长篇小说《北国草》、《裸雪》,中篇小说集《从维熙中篇小说集》、《遗落在海滩的脚印》、《远去的白帆》、《雪落黄河静无声》、《驿路折花》,短篇小说集《从维熙小说选》、《洁白的睡莲花》。另外还有文艺论集《文学的梦》。 从维熙一九三三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城北小山村。一九五○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并于同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当过教师以及报社记者、文艺编辑。一九五六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了两个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小说。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中被划成右派。 一九七九年他重返文坛之后,率先发表了《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十几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因而被文坛誉为“大墙文学”之父。作品曾多次获奖。一九八四年后,他将主要精力转移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一九八五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北国草》曾在全国和北京市先后四次获得优秀文学奖。一九八六年出版的长篇力 作《断桥》获优秀文学畅销奖。一九八九年出版了反右回忆录《走向混沌》,引起强烈反响。以后,他又完成了《裸雪》、《酒魂西行》、《逃犯》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此外,还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等类作品,是一位刻苦耕耘的作家。有些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以及塞尔维亚文。八十年代后期, 他被载入英国剑桥编撰的《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 从维熙作品大都是描写1957年以来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活,其中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代表作。小说选取独特的角度,从“文革”时期的一个监狱里发生的故事入手,正气凛然地揭露了十年浩劫时期是非颠倒,鬼蜮横行的黑暗现实。作者不是一般地揭露黑暗,事件的发展紧紧地与悼念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联系在一起,因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有黑暗与邪恶, 更有光明与正义。整个作品具有邪不压正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部中篇影响很大,此后评论界把揭露“四人帮”横行时期监狱生活的小说称为“大墙文学”,从维熙自然成了这一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由于生活环境的巨变和创作题材的转移,从维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已经与“荷花淀派”分道扬镳。不过,近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裸雪》,又让人们看到,早年“荷花淀派”文学的影响,在从维熙的心灵深处和笔下的字里行间,仍然生气勃勃地存在着。 § 创作历程 《傍晚敲门的女人》18岁开始发表作品。 1955年出版小说散文集《七月雨》。 1956年至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曙光升起的早晨》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 1957年反右期间,因其直言被打成右派分子,历经生活磨难,长达二十年。 1979年重返北京文坛。 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一、二、四届中篇小说奖;电影《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全国第一届优秀电影奖。 之后,作者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北国草》、《断桥》、《酒魂西行》、《逃犯》、《裸雪》、《龟碑》,以及中篇小说集《驿路折花》、《雪落黄河静无声》、《祭红》、《牵骆驼的人》、《鼻子备忘录》;同时作者以火山喷发之势,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文学短论等作品。 1995年《从维熙八卷文集》问世,2000年作者回眸右派劳改生活的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三部曲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截止2004年底,作者 中国作家。 河北玉田人。 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 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 1978年重返文坛。 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1950年发表处女作《战场上》。 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 1978年恢复创作活动后发表和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白云飘落天幕》《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曲折,展示“左”的错误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情节起伏动人,多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曾获全国第一、二、四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雪落黄河静无声》和《风泪眼》分别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一、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和荣誉奖。 《逃犯》由《风泪眼》,《阴阳界》和《石草儿》三部分组成。 又名《亡命天涯》,小说描写知识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迹天涯的生活。 劳改农场、喧嚣城市、煤窑洞里、荒村野庙……索泓一一次次被缉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 从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险象环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后结了刘翠翠、蔡桂凤、石草儿三位性格、遭遇迥异的女性。 以丰硕的创作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 § 经典作品 《亡命天涯》《亡命天涯》 《亡命天涯》 是我国作家从维熙潜心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写知识分子右派逃犯索泓一浪迹天涯的生活。劳改农场、喧嚣城市、煤窑洞里、荒村野庙……索泓一一次次被缉拿又一次次逃亡、流浪。 从六十年代初到"文革"之中在险象环生的境遇里,他又先后结了刘翠翠、蔡桂凤、石草儿三位性格、遭遇迥异的女性。种种交欢,遣倦中孕育着无限悲情,世态炎凉,促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哲学。他时而心灵圣洁,时而人鬼难分,他像一只勇敢顽强的不死鸟,在社会的最底层搏击人生。 小说以其深沉雄健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广阔的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裸雪》《裸雪》 从维熙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裸雪》,以独特的视角,童话般世界的创造,散文诗的叙述方式,别具一格。 小说以四十年代冀东大地为背景,回顾了“我”从四、五岁到十二岁的童年生活,记录了掩埋在雪国、富有摇篮诗情的一个个银色的梦幻,同时贯串全书的,还有以童贞的眼光,体察到的现实人生种种世相和景观。作者采用抒情化的叙事话语,替代单一的情节结构,重构了表面平淡无奇,内蕴深厚意味的感觉世界。小芹和丫头(和尚)自小青梅竹马,他们曾两小无猜地涂指甲草、玩过家家、钻秫秸垛、拜城隍庙、埋香枣花、捉蝈蝈、与大山对话,这种满载童贞、童趣的嬉戏,是人生最本真、也最美妙的一页,“它像冬天的晶莹雪花,像夏天清澈的露珠;像秋天的一片枫叶,像春天一尖嫩的柳芽”,清新透明,又新异耀眼。他们不知道男女有别相互看尿尿,使小芹遭受打肿屁股之罚,从不打我的母亲也打了我一拨火棍;不知道侵略者凶恶捡拾洋铁盒,小芹差点被扔到碾磨上碾死;瞎表姐和石瘸子恋爱,他们误以为是藏猫儿玩。在懵懵懂懂中,他们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充满了惊奇,又充满了疑惧。 然而,正如书中所感叹的:“人间的经纬像一把剪刀,不断削减着童年的无忧无虑,增加着小小心灵上愁楚的负荷。”在古老的中国农村,历史传承的重负,始终是毒害人性、侵蚀精神的鸦片。童年的旅途,有莹洁的童贞,也有沉郁的情愫;有纯真无邪的美梦,也有令人胆颤的恶梦。天真烂漫的梦想,沉积着辛酸的泪痕。日本鬼子的侵略,使许多小伙伴家破人亡,使自己家里困顿压抑,更重要的,封建主义的“孝经”,又像瘟疫一样到处流行。聪明可爱的小芹,只因她是个女的,母女俩倍受虐待、凌辱,直至被赶出家门,四处飘泊;她幼小的心灵上,蒙上厚厚的阴影,烙下深深的创痛。这一切,都暗含在诗意的描写之中。在小说结尾处,我们看到小芹站在瞎表姐的坟头,为和尚送行,看到她头上开放着的两朵“红花”,不禁隐约感觉传统教义繁衍下,女人命运的轮回,萌生无限的怅惘之情。《伴听》《伴听》 当女研究生见到他时,他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他永远活在对过去的记忆里,活在枪林弹丽的年代,时间无法改变他对信仰的执着,但面对而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也无能为力。他无法理解他的子女,也得不到子女的理解。老人终于在孤独中死去。《野浮萍》讲的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不幸被俘,从此战俘的屈辱就一直笼罩在他的头顶,带给他无数的厄运。最终还是进了劳改农场。他不懈地同命运抗争,但毫无结果。几十年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名噪一时的算命先生,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此时此刻,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和他共命运的战友…… 《伴听》通过一个女研究生的视角,描写了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退休将军。当女研究生见到他时,他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他永远活在对过去的记忆里,活在枪林弹丽的年代,时间无法改变他对信仰的执着,但面对而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也无能为力。他无法理解他的子女,也得不到子女的理解。老人终于在孤独中死去。《野浮萍》讲的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不幸被俘,从此战俘的屈辱就一直笼罩在他的头顶,带给他无数的厄运。最终还是进了劳改农场。他不懈地同命运抗争,但毫无结果。几十年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名噪一时的算命先生,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此时此刻,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和他共命运的战友…… § 从维熙的书房 从维熙的书房 一个作家,应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到什么就能写出什么吗?已经出版了60多本书和大量散文、随笔的从维熙,作品题材就涉猎了人生所能经历的方方面面。 拜访了这位驰名文坛的高产作家。普通的居民楼,书房里一圈深棕色书柜,连玻璃也是茶色的,显得屋里很庄重。东面墙书柜中都是些文史类、文集、工具书等书籍;西面墙书柜中自己的作品占了多数;北面的书柜则是木门。从先生笑着说:“里面不光是书,还放了好多酒,玻璃门就不好看了。其实,酒与读书、写作还是关系密切的。”记者想起从先生关于酒的宏论:酒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酒是有情物。 南面阳台,窗户半掩着苇帘,上面挂着一只大风筝。窗台上几盆不很名贵的小花,长得很茂盛。桌上的电脑打开着,屏幕上是从先生几年前去美国时与在那里生活学习的儿子和两个孙子的合影照,旁边还摆着儿子从众的著名雕塑“少女读书”作品小样。看得出一位长者对儿孙的牵挂与爱念。 从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刚刚从陕西回来便发表了一篇《秦坑儒谷的深思》,几年前去台湾没有看到日出,便写了《阿里山看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