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期待 关注 坚持 |
释义 | street106 对《维客:第三种生活方式》的评论很是精彩,一语见地:“老实讲分类这个东西很好,tags解决了很多问题。就像现在的网页设计讲究数据与结构、表现分离。像XML技术,这主要是个处理问题思想的问题。现在搞郁闷了,平时在笔记本(纸的,不是本本)上写学习笔记都想加个tags,便于以后检索。。。分类这东西很自由,我可以自己定义个分类,你也可以。这是灵活性,但信息整合时要有个标准的分类体系,像有专门研究图书分类的学问。W3C上好像有专门对各行业的tags,但分类和tags不一样。” 对于这个观点我很赞成,就像计算机配件的标准一样,现在的笔记本都可以DIY。我在WIKI创建的过程中也有同感,业界的暂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内在而言,我们的条目创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陷入了一种无序;外在而言,降低了浏览和获取知识的实效性。这是任何新事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再到新的无序,在一轮一轮的变化中慢慢成熟起来,我们都在关注WIKI的成长,持之以恒的关注。 期望通过这种交流和讨论,我能写出一篇以WIKI为主题的真正有意义的高质量的文章,让文章“活”起来 <street106>关于IT行业的标准问题,其实是很无奈的。不禁想起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的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OSI为了统一体系,制定了七层结构。而实际得到广泛应用的却是TCP/IP协议体系。用现在看的马克思的话: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就好比标准这个东西,这个公司往北拉,那个组织往东拽,实际却移到了东北。 不过总起来看:标准是发展了。其实我说的这些没有什么技术成分。从感性上看标准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1、wiki技术的标准,数据的独立性,可移植性。这里的数据主要就是wiki最基本的数据单元了,条目。真正的垄断很难,说实在的真正的合作好像也很难~~我只是觉得现在数据相对wiki平台的独立是个趋势。如果wiki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百科全书上未免太大材小用。我是用一种应用的理念看wiki技术的。现在wiki协作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编辑上。2、再就是分类的标准,不知道业内有没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东西也挺复杂的,涉及到自然语言,检索语言什么的,检索技术我不太了解。希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提供意见。现在可以自定义tags但是标准也是不能没有的。3、还有一个有点牵强的东西。我也放着吧,就是用户层次上的,现在提倡人性化,结果东西越做越傻瓜,会不会出现过于人性化东西就太混乱的样子,程序的设计在人性化的基础上是不是要引导人的理性化,进而促进人的发展。否则计算机越来越智能,人越来越低能(这里的低能意思是能力的不平衡)这也算是个要权衡标准和“度”的问题吧。</street10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