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显陵[明] |
释义 | § 简介 明显陵 明追谥恭睿献皇帝朱佑杬的陵墓。在湖北省钟祥县城北 7.5公里的纯德山。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开始修建,至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成。 朱佑杬系明宪宗次子,成化年间册封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县),正德十四年(1519年)卒,谥号献,称兴献王,同年葬此,称献陵。正德十六年,朱佑杬之子朱厚熜继承皇位,改元嘉靖。嘉靖三年(1524)朱厚熜追尊其父为恭睿献皇帝,改献陵为显陵。 据文献记载,显陵的建筑规模和祭扫制度与其他皇陵相同。明末清初遭战火破坏,建筑物逐渐残坏。 1983年成立钟祥县显陵文物管理所,1984年开始对陵园进行整理维修。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建筑 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3438米,纵深1656米,陵门两座,新、旧 2门均以砖石砌筑,为面阔三间的无梁殿,单檐琉璃歇山顶。檐下饰有以琉璃嵌砌的假柱和作一整二破旋子彩画的阑额。门前左右各立下马碑 1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道,直抵内城。中部立棂星门,六柱三门,方形石柱,柱脚以抱鼓石支撑,柱顶各置独角神兽一只,明间及次间额枋之上,均饰云头及火焰宝珠。棂星门前神道两侧,列立狮子、獬豸、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等石兽8对和文臣、武将各2躯,全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 内城正门为祾恩门,面阔三间;其后为祾恩殿,面阔五间,均仅存殿基。祾恩门两侧,尚存琉璃琼花、双龙壁。 茔城分前后两圈城墙,中以瑶台相接,平面形状如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以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直径112~125米,墙高5米,城内圆形土冢之下,是正德十四年为兴献王朱佑杬营建的墓室;后城直径 103米,墙高5.5米,城内圆丘之下的玄宫,是嘉靖十八年(1539)新建的,建成后将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的朱佑杬重新装殓后迁厝于内,与其妻章圣皇太后合葬。茔城前砌方形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明楼平面呈正方形,边长 9.2米,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陵”碑,两侧列立正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的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和望柱一对,柱顶各立獬豸一只。其左右分立御制碑文和《兴献尊谥文》碑。 陵园内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纹贴面。祾恩殿前的云龙丹陛、散水蟠首及回廊栏杆等构件的雕刻技法尤为精湛,是明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