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月半
释义

§ 简介

先人替身

中国民俗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月半”,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1]

每年一进七月,地里的蚱蜢就喜往屋里飞。也不知是庄稼地里太热,还是那些蚱蜢们正刚刚长大得力,家里正吃着饭,一只青绿的尖头蚱蜢就飞落到了人们的肩头或是桌沿。小孩子举起拍子,刚要一拍打下去,却又被家里的大人们一声呵斥,拉住了手臂。回头只见大人们一边用蒲扇小心翼翼地驱赶着蚱蜢,一边喃喃自语:日子过得真快啊!一晃就又到了“亡人天”了,那些逝去的亲人们,又在回家来向我们讨纸钱了。[2]

“月半”是业已逝去的先人们,回家来和亲人团聚过的节,神秘而庄重,否则,“月半”怠慢了“老祖宗”“先人们”,亵渎了神灵,往往就会家运不顺,后人们想着要来祈求一下“老祖宗”“先人们”的庇护和保佑,也就悬着呢!其实,大伙之所以这样做,图的无非是对逝去亲人们的敬重![2]

§ 仪式

月半

过“月半”要置办酒菜,出于对逝者的敬重,理所当然就应让逝去的亲人们先来享用。待家里的婆娘流着热汗,在灶屋里左一碗、右一碗,“十碗八扣”地将一桌酒菜全部弄熟,又一碗碗地端上了堂屋的八仙桌,当家的这时就会在桌底下燃起一叠纸钱,然后,再在桌上给每位逝去的亲人摆上一只饭碗和酒杯——当然,杯碗里的酒饭只是象征性地盛了一点点,最后,虔诚地拿起筷子往碗沿上只是一搭,嘴里就开始念念有词地恭请着各位“先人”一一回家来过“月半”。待这一切做完,桌下的纸钱就已全部燃尽。小孩子望着桌上丰盛的酒菜,早就已经开始在不停地咂嘴。婆娘、回家的姑娘们见了,便立刻端起茶杯,一边落下搭在碗沿上的筷子,一边向摆放“先人”座位的地上倒着茶水,嘴里不停地恭请着“先人们”饭后喝茶去休息。

直到这时,全家老小才在当家的不停吆喝中开始落座。添饭,酌酒,奉菜,在七月的热浪中,大伙一个个全都吃喝得热汗直喷、油光满面。[2]

§ 起源

地官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因节日正值月之一半,民间多称其为月半节。源自道教,因其教认为农历一年中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是三个祭神的日子,分别称上元、中元、下元,并将其与天、地、水相连,奉天、地、水为天官、地官、水官之神,以这三个日子为三神的圣诞日,各地纷纷建三官庙、三官殿祭祀。

旧时,民间于此日颇重亡魂的祭祀礼仪,从七月初十供亡灵袱,一直到七月十五,才送亡灵归阴而结束。据一些风物类书记载:“七月十五中元节,俗尚以素斋祀祖。寺庙中做道场。放‘焰口’,并在水池放莲灯,称做‘盂兰盆会’。城隍庙则举行‘三巡会’。”因此节以祭祀亡灵为中心,故又称鬼节,现在虽然没有大的佛、道活动了,但因为人们头脑里“灵魂不死”即“鬼”的观念依然存在,加上祭奠逝去的亲人是一种“孝”的表现形式,民间仍存在月半节祭祀亡灵的迷信,有的地方还很盛行,主要内容是焚烧写有某某人收的封包“纸钱”,即“亡灵袱”,俗称烧“包”或“包袱”。因月半节是亡灵回家日子,纸钱无需在坟头烧,夜晚在屋前烧就行了。[1]

§ 恩施习俗

月半

恩施土家族地区有“年小月半大”一说,民间十分重视过月半节,并因此催生了一些其他节俗,如石窑女儿会。过去的女人出嫁之后,平时要回娘家,婆家是很难答应的,但媳妇回娘家过月半,一般不会阻拦,因为媳妇娘家哥哥会来接妹子回家祭奠本姓亡灵,婆家不好阻拦。故过去未出门的女孩子与哥嫂的关系处理较好,就是为了出嫁后哥哥每年接她回娘家过月半。其实回家祭奠本姓亡灵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过几天不受公婆约束的日子。于是民歌唱道:“后园竹子一兜生,世上有我哥嫂亲。年年月半接妹走,回到娘家看双亲”

恩施石窑农历七月十二为场期,要回娘家过月半节的媳妇在姑子或同性朋友的陪同下,赶场购买回娘家的礼物,这天赶场的女人特别多。男人们抓住这个机会来凑热闹,过去的相好会情人,未婚的小伙子物色意中人,男女之间自由接触的机会多了,便派生出许多风情来,当然这些背景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赶坡”、“游山”、“走寨”等男女交游节俗有关,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允许男女自由交往。于是石窑有了赶女儿场的称呼,并以此演变成土家情人节——女儿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恩施土家族人过月半,跳出了“鬼魂崇拜”的旧风俗窠臼,赋予其追求现生世界感情生活的新内容,这无疑是土家族人精神境界的一种进步。[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