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登海 |
释义 | § 基本资料 李登海 姓名:李登海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莱州 出生年月:1949年09月 党派:中共 毕业院校:山东省莱阳农学院 所学专业:农学专业 学历:在职大专 现任职务: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中共山东省委委员,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简介 李登海 李登海生于1949年11月18日,山东省莱州市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0年开始从事玉米研究,率先利用紧凑型玉米开创了我国玉米高产道路,后又育成了一大批高产、超高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25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对中国玉米生产做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李登海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多个春节都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进行科研育种,开创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他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被誉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保持至今。先后培育出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有52个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 国家实施“九五”计划以来,他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1项,其中“高产玉米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全国各玉米生产区设立了育种中心和试验站,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 目前,他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10亿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突出贡献 李登海 1972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成为老家莱州市后邓村农科队队长,由此走上了玉米高产创新之路。 几年下来,李登海靠精耕细作,使玉米亩产达到了当时主打品种3倍多的512公斤。但大洋彼岸的一则材料消息深深震撼了他,“美国先锋种业的华莱士,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 1974年,李登海被推荐到莱阳农学院深造。老师刘恩训被他如饥似渴的痴狂劲头感动了,送给他20粒美国杂交种“XL80”。李登海从“XL80”中分离出2000多个株系,从中选择了株型最理想、配合力最高的“掖107”。为加快育种速度,他弃家离乡,在1978年来到海南岛,在三亚荔枝沟进行加代育种。 1979年,李登海用“掖107”作母本,在海南育出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2号”。当年,这一创新品种创下了我国当时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 随后几年,他屡屡刷新这一纪录,率先开创了紧凑型玉米这一中国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的方向。 1989年10月5日,他又以“掖单13号”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 此后1984年,他创建全国第一家产业化农业民营科研机构,李登海在1993年又成立了莱州市农科院;1997年,1998年又创建“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2000年改制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于深圳上市。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李登海把目光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和种子产业化。李登海 上世纪90年代,李登海怎么也没有想到,从自己踏上育种之路就一直暗自较量的对手——美国先锋种业公司找上门来,要和他谈合作。高兴的同时他下定决心,“必须我们控股,这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在李登海的坚持下,经过了七年多谈判拉锯战,美国人破天荒以49% 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2002年12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玉米培育选定一个自交系需要四五代,再加上组配二三代,就要六七年时间。李登海通过海南和温室加代,两三年就育出一个品种。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8小时工作制,他每年都上演着现代版的“夸父逐日”。 1996年,美国先锋公司选定登海种业开展合作,但提出要控股60%。6年谈判,李登海坚如磐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最终,先锋种业俯首称臣。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中方出资208万美元,占51%。 2005年,李登海再次创造出每亩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最新纪录,他培育的“登海超试一号”新品种将世界纪录提高了306.57公斤,产量达到全国平均单产的4.1倍,使我国在夏玉米育种、栽培方面占居世界领先地位,将高产玉米育种定格到“超级玉米”的新时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算数,而是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登海愈挫弥坚,选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52个通过审定,获得10项发明专利和43项植物新品种权。 多年来,李登海一直无偿将试验示范种子发送全国几百个科研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他的种子已在全国推广十多亿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李登海重视并积极参与科技、教育等社会福利事业,他曾连续三届对全国种子贸易和科技洽谈会提供总计30万元的协办费,为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他的企业投资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周围3个村庄孩子上学提供了一流的教学环境。李登海说:“我的前半生,已经用培育出的‘掖单’、‘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种为社会创造了一千亿的效益,后半生,我还要用‘超级玉米’再为国家创造一千亿元的社会效益。”李登海 他培育的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十多亿亩,增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他领导的登海种业跻身中国种业前三强,与袁隆平并称为种业界“南袁北李”。年届花甲的李登海依然穿梭在玉米田里,并立志“后半生,再为国家创造一千亿元的社会效益”。 如今,登海种业每年有5至10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用于科研的投入达1500多万元。在当今世界上具备这样创新能力的,只有美国的先锋和中国的登海! 如今,李登海的玉米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0亿多亩,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屹立在玉米王国的巅峰上,属牛的他仍然“牛气冲天”:“再为社会贡献一个1000亿!” 目前,他已选育出11个超级玉米新品种,其中三个品种已经通过了山东省审定。超级玉米平均亩产至少高出现有主栽品种150公斤,如果每年种植推广1000万亩,产量就能增加15亿公斤,相当于为国家新增150万亩耕地,“再为社会贡献一个1000亿不是梦!”李登海高产玉米育种突破的关键,在于他选育提出了紧凑型玉米的育种方向。紧凑型玉米品种的特点是穗部以上叶片与主茎夹角小,直立生长,株型紧凑,因此与平展型品种比较具有更适于密植,叶片互相遮阴少,光合效率高的优势。通过高产攻关研究发现,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种植密度提高了50%、经济系数提高了25%、叶面积系数提高了50%、单株粒重增加35克、单产能力提高57%等五方面重大突破。这是我国粮食作物单产能力最大的突破。 30多年间,他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3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最多时推广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3。李登海连续36年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研究,连续多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和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1979年他利用自育的掖单2号首创亩产776.9公斤的国内夏玉米高产纪录,1989年又用自育的掖单13号创亩产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05年10月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一号”又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是当年全国玉米平均产量(352.49公斤/亩)的4倍,提高单产400多公斤。 到2007年底,李登海已选育出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其中48个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的审定,获得41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1项专利。他选育的107自交系及掖单2号杂交种、478自交系及掖单13号和超级玉米自交系及系列杂交种,已成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三个阶段,即紧凑型玉米、紧凑大穗型玉米、超级玉米的三大创新发展的里程座标。 多年来,李登海选育的“掖单”、“登海”两大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10多亿亩,累计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对国家的农业增产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登海在杂交玉米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人们称他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被种业界誉为“南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李(登海)”。 § 人物感言 李登海 “每一次进步都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成果!”从莱州市的一个初中毕业生一步步走到烟台、走到全省、走到全国直至载入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李登海感慨地说:“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听党的话没错,抓科研没错,搞创新还没错!” “我们公司的核心科研人员已连续20多个冬天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一年就完成了两到三年的科研工作量。”说到这儿,李登海一脸自豪。 “种好地,多打粮,让乡亲们吃饱”成了年轻的李登海最朴素的心愿。 6年谈判,李登海坚如磐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 李登海深情地说:“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全国上下都在欢呼‘科学的春天’来了。我们热血沸腾,浑身上下攒足了劲儿要大干一番事业。” 李登海深有感触地说:“从‘掖单2号’中我体会到,在农业科技问题上,‘有一点儿’和‘一点儿没有’大不一样。只要有了一点突破,对整个中国农业发展格局就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单产数字和年种植面积,就可以看这些科研成果的现实意义。” 李登海很平淡地说:“当院士这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如何培育更先进更高产的玉米种子,这是别人未走过的路。种子愈高产,我们现有的土地养活的人越多。我们的农业技术完全能养活我们中国人,再多的人也能养活,有的外国人声言中国粮食危机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李登海把毛主席的这段话不但写在日记本上,也印在了脑子里,成为激励他不懈奋斗的座右铭。 § 家庭情况 李登海的妻子是小他5岁的张永慧,儿子李旭华生于1975年,是登海种业公司的一名员工。 张永慧说:“当初找他,以为他年龄大,知道疼人,没想到除了玉米,对我他连句温柔的话都不会说。对儿子,也是关心得少之又少。由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孩子性格变得很内向,见了生人都害怕。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玉米,对于儿子他亏欠太多了。” “20岁之后,才理解了父亲。” 儿子李旭华说,“我是高中毕业,父母顾不上我,我时常被放在南京姑姑家。1997年,回莱州老家第一天,父亲就把下地的铁锨和手套给我准备好了,领我走进了玉米地。” “对父亲,说不怨是假的,以前我和奶奶在家,每逢过年过节,别人家都欢声笑语,我家却冷冷清清。我想爸妈时,哭着抱着奶奶,奶奶就领着我朝着海南的方向,跟我说爸爸是在那里干着一件大事。” 李登海也承认,“最愧疚的是对老人和儿子,儿子已经干上了玉米育种,孙子我还要他走玉米种业之路。” “老母亲过世了,老人家在时,没时间好好孝敬她,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母亲是小脚,领着当时还小的旭华去车站送我去海南的场景,永远刻在我脑海里。”李登海对老母亲王锡珍的孝顺是远近出名的,但尽孝只能在心里。 很多人都说,李登海有两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玉米,第二是孙子李泽涛,乳名洋洋,现在两岁半。李登海告诉记者,“洋洋最早接触玉米是1岁2个月,当时我从外归来,抱起他亲个没够,拿起一袋玉米种子,让孙子学着点播玉米。领着洋洋去海南,他看着大人拉犁,就跟在后面一步一步地扶着犁走。”看到这些,李登海打心里高兴:“真是我李登海的孙子!” § 评价 李登海(前排左三) 专家同行说:像李登海这样连续26个春节(冬季)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的,别说全国,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当李登海应邀赴美国考察时,接待方为他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内的竞争对手说:中国加入WTO后,只有李登海领办的登海种业才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当家人李登海,是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专家,这一点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官员,或者是民间老百姓,都承认,而且是大专家! 论职称,李登海是研究员,论成果,在中国育种界(不仅是玉米育种界),个人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李登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还兼任几所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 李登海不同于一般专家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李登海的科研成果是大批直接用到生产实践上的良种,而不是等身的巨著宏论。但在中国育种界的另一种现象却是,许多著书等身的大专家一生连一个农民欢迎的好品种也育不出来。 其实,“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用在李登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专家同行说:像李登海这样连续二十六个春节(冬季)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的,别说全国,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李登海肯定是一位企业家。这从他自己投资创建莱州市玉米研究所那天就已经确定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承认李登海是企业家,或者是标准不同,或者是观念不同。但是市场承认。 长期研究中国种子行业的人士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种子行业只有李登海真正走出了种子产业化的成功之路。 国内的竞争对手说:中国加入wto后,只有李登海领办的登海种业才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有人评价:李登海不是高官,但享受很高的政治待遇;李登海是育种专家,不研究政治,但他懂政治、讲政治。13亿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饱饭,是执政党最大的政治。胡锦涛同李登海握手 不仅是农科专家,也是成功的企业家,毋庸置疑,李登海是一位财经人物。用“李登海”三字搜索,出来的结果很多是关于登海种业的上市、关于他超过10亿元的身价。而他毫不谦虚地说,他要做比尔·盖茨。 这位张瑞敏的同乡确实有经济头脑。1985年,别的专家还在埋首于农科研究,李登海已经开始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经营,创办起我国第一个集科研、生产、推广、经营于一体的农业民办科研单位———莱州市玉米研究所。1993年5月,该研究所被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小麦、蔬菜、果树四个研究所和一个负责推广经营的远征种子公司。 1998年,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成立,莱州市农科院以所属远征种子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8.86%,李登海以实物资产出资3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14%。后经增资,农科院的股份增加到了89.33%。随后,登海种业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2000年,在国内资本运作高手北京中证万融董事长赵炳贤的鼓动与协助下,李登海慢慢意识到要将事业做大,就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今年登海种业成功上市,16.70元的发行价创出了中小板发行价格第一高,超过了当初苏宁电器16.33元的发行价格,李登海个人拥有的流通市值达到11.84亿元人民币。 “不靠天,不靠地,靠李登海这片天,吃香的、喝辣的。”是种植登海玉米品种见到巨大成效的农民们的大实话。 事实证明: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中国,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告示世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他在杂交玉米方面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作为一名矢志报国的科学家,李登海以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最终赢得了国外竞争对手的尊重,堪称民族的脊梁、世人的楷模。他的事迹就像一座丰富的精神宝矿,我们对其的发掘应该是立体的、全面的,每一个侧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同样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全杰饱含深情地做出如上评价。 § 荣誉 李登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李登海主持育种研究的课题及其推广应用实践,先后多次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 《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2号”选育》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玉米育种选育及其推广》于1989年获国家星火奖一等奖; 《山东省22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于1992年获国家星火奖二等奖; 《紧凑、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选育》于199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优良玉米自交系478的选育与应用》于2005年11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春玉米亩产1800斤栽培技术》于1981年3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产、优质玉米自交系“掖107”及其单交种“掖单2号”》于1983年12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掖单22号”选育》于200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山东省22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与管理》于1991年获山东省星火奖一等奖; 《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开发应用》于1997年12月获山东省星火奖一等奖; 《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2号”选育》于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于2008年1月获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于2005年获第八届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 2007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8年4月获农业部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