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峰庵
释义

§ 简介

澄海市区凤翔街道外埔朝峰庵,朝向笔架山故名,因位于溪畔而俗称“溪头庵”。创自清康熙八年(1669),1992年7月起重建,1993年6月落成开光,后续建玉佛楼于2001年二月初二落成开光。山门高耸,规模宏大。

§ 历史

据清嘉庆甲戌(1814)李书吉、王恺重修《澄海静观志·卷之九寺观》载曰:“朝峰庵。在外埔乡使者宫右偏,康熙八年乙酉(1669)建,嘉庆七年壬戌(1802)副将李汉升、知县何青重修。”该庵有如下传说:清乾隆中期,福建人定能长老,梦见天上一条飞龙飞入粤东潮州开元寺,便从闽来到该寺住下。四十八年(1783),又梦见龙飞往澄海外埔溪头的沙埔,便导之,见溪边有一简陋佛厅,以为是“龙栖息饮水处”而住下,化缘把它扩建为庵(因是开元寺属下,故称“庵”)。因当时人穷,一直化了10年之缘,至五十八年(1793)才有足资建成小庵。

该庵因为简陋不适应乡众拜佛之需,故在嘉庆壬戌七年(1802)起,由副将李汉升、知县何青出面,澄海信宁都林氏为主捐款,岁进士陈德元主事扩建,至庚午(1810)即8年后竣工。道光乙未(1835)沐皇恩而获钦赐“朝峰”。

惜乎1952年起。因政策造成不闻钟声,未几佛像尽毁,殿宇渐坏,1966年起10年“文革”时被占为学校。“文革”乱歇,四众不忍古庵湮没,于1990年11月1日申报复建获县宗教局批准,遂成立筹建组。1992年7月14日(六月十五日)重建奠基,1993年6月落成开光。2001年二月初二,建于天王殿前东侧的玉佛楼落成开光。

庵坐西北向东南,总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分为山门、庭院(置石刻凤、像、经幢各一对和假山、花草)、凉亭(1997年建,高约8米)、东侧玉佛楼(第3层供1米长玉卧佛像,第二层为尼舍,第一层为斋堂 ,共700平方米)正中天王殿(门前一菩提一槐树)、大雄宝殿(奉一佛二菩萨、十八罗汉泥塑像)、钟楼、鼓楼、观音阁、地藏阁、祖师殿、往生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