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泉寺
释义

§ 简介

林泉寺景观林泉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山西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山西,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林泉”。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林泉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林泉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林泉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山西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清康熙巡游时,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后,即兴为林泉寺题匾,灵字繁体为上面一雨字,中间横排三个口字,最下面一个巫字,他欢喜之余,把上面的雨字写得太大,差点就下不了台。他突然想起在北高峰上时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于是灵机一动,顺势在雨字下加一云字,赐灵隐寺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林泉寺自创建以来,曾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 结构

林泉寺景观灵泉寺问世不久,晋藩第十一代王——晋穆王朱敏淳觉得永明寺、宣文塔规模简陋,与省城太原的地位不甚相称,就下书五台山显通寺,邀请该寺主持,当时在全国颇有些名气的建筑家福登和尚,来太原主持扩建“大塔寺殿宇”的工程。福登和尚是明代中叶著名高僧。万历皇帝的生母,那个笃信佛教的慈圣宣文李太后就拜他为师,皈依其门下。福登接到晋穆王邀请后,便来到太原。当他看到永明寺的宣文塔微向西北倾斜时,就向晋王建议,在扩建殿宇的同时,另建一新塔于旧塔之左。晋王采纳了福登的建议并在慈圣皇太后出资佐助下,用了 4年的时间,即万历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现存永祚寺殿堂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和两廊配殿,以及位于旧塔西北方的新塔,形成了“两峰插天”,“楼阁巍然”的大观。

计划中的寺院规模是非常宏伟的,除了目前现存的后院三座大殿外,还有天王殿、后院门庭、前院诸殿和山门的殿堂。然而,终因年迈体弱,积劳成疾,无法完成其计划,于这年(万历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抱病返回五台山,不久即圆寂于台怀镇显通寺。这个终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两塔均定名为“宣文塔”。

寺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 古塔

古塔林泉寺内的古塔俗称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高层木构建筑。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创建。塔平面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檐,塔项部为铁制塔刹,高9.91米。塔的比例适当,结构复杂,外形稳重庄严。

全塔共用斗拱五十四种,可谓集斗拱形制之大成。二层以上均用斗拱挑出平座,围以栏杆,塔身的柱网采取内外两环柱的布局方式。上下柱不直接贯通,而用"又柱造",这是唐、辽时期的传统作法。塔内每层都塑有佛像,其中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10米。塔外悬挂匾额很多,内容丰富,气势宏大。其中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木匾为最佳,不仅书法精良,同时记述了木塔几次修葺年代,是考证木塔历史的珍贵史料。1974年在对木塔和塑像维修时还发现了一批辽代木刻印刷本、经卷手抄本等珍贵文物,为稀世之宝。

纵观应县木塔的设计与建造虽然是为了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但辽代优秀匠师们却能突破宗教的束缚,进而发展了传统的建筑技巧,创造出既有民族风格的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宏伟建筑。虽经八百余年风雨侵蚀,地震灾害及兵火战乱的破坏,至今仍旧巍然屹立。因此,应县木塔是研究中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的最珍贵实物。

§ 藏经阁

林泉寺藏经阁位于林泉寺一旁的小山上。唐贞观元年始建,明天顺年间重修,嘉靖时于寺中建藏经阁。林泉寺更以育花著称。清初枣花出名,到清中叶以丁香出名,后来又育牡丹,以墨牡丹闻名。现仅存一座明代建二层带楼廊的藏经阁。此阁为山西重点保护文物。

§ 林泉山

林泉山林泉山云蒸霞蔚,峰秀林茂,气象万千,森林覆盖面积达98%以上,含有很高的负氧离子,风吹云动,树影婆娑,远山苍茫,层峦叠嶂,置身山间,如履仙境;美景当前,又禁不住心旌荡漾。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面前,人类显得如此的渺小。沿着绝壁栈道继续前行,幽径如肠,蜿蜓曲折,明代诗人黄文史有诗云:“人入翠微迷去路,鸟啼烟树失前村”。这儿的确是寻幽访胜的好去处,足底瑞气氤氲,两腋轻风习习,耳旁松涛喧响,令人有飘然出世,羽化登仙之感,心中忽然充满了一种“我欲飞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许大山真的会赋予人类一种宽容且博大的

§ 观景台

林泉寺内的烈士墓当晨曦熹微、朝暾初露,伫立于此平台之上,听百鸟欢鸣,林涛喧响,胸襟若洗,心扉澄明。清风吹拂,送来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放眼望去,“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一派爽心悦目的美妙风光。遥望灵泉寺,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奇花异草,与灵泉寺浑然一体。在灵泉寺的东面,广场上假山迭起,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每年春回大地时,千株桃花梨花杏花竞相开放,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若是盛夏酷暑,游人汗水淋漓,口渴异常,会发现翡翠丛中嫣红点点,鲜果盈枝,令人如睹奇珍,垂涎欲滴。

§ 节日庆典

林泉寺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 气候

林泉寺附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