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
释义 | § 概述 (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新加坡 华人商会组织。 § 相关 在1986年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成立以前,总商会实为华人社会的最高领导机构。1906年4月8日成立,原名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吴寿珍当选首届会长。1912年3月,张永福等人成立新商会,称新加坡华侨总商会,首任总理为沈子琴。7月,两个商会谈判合并失败。1914年,新加坡华侨总商会停止活动。1915年,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改名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停止活动。战后恢复。作为华人社会最高领导机构的总商会董事会,必须由华人社会各帮代表组成,以团结全体华人。除维护华商利益,促进经贸发展外,还要调解各帮派间的矛盾与纠纷;代表华人社会向政府交涉不利华人的法令或政策;1957年为23万华人移民争取到公民权。1964年建成11层新大厦。1984年有5900余名会员,包括个人、公司、商团三类。每二年出版一本会员名录,并出版《经济季刊》 。设立奖学金,各族学生均可申请。1961年8月陈嘉庚在北京逝世,总商会于同年9月10日发动各华人社团举行追悼大会,并设立陈嘉庚奖学基金。1968年4月陈嘉庚奖学基金信托委员会注册成立,1986年7月解散,把所有资产移交给1962年2月9日成立的陈嘉庚基金。该会领袖陈笃山、陈永裕、陈共存、张良材和王先德等均为陈嘉庚基金服务,基金在总商会大厦9楼设办事处。1989年林荫华蝉联第45届会长后说:总商会将继续努力协助会员开拓新市场,利用华人分布世界各地的优势,加强与各国华埠与华商的联系,将新加坡中小企业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国。当年主办"工商展会89",协助会员发展区域和国际贸易。1990年2月举办国际性的"世界华人商会研讨会",共同探讨华商的处境,策划未来的发展。1991年8月10──12日,发起主办首届世界华商大会,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个城市组团参加,800名华商代表与会。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应邀主持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大会决定在新加坡设立永久联络机构,每两年轮流在各地举行一次大会。对总商会董事会按帮派选举的制度,自1929年陈嘉庚提出废除的意见后,是否废除的争论长达69年,尤以1965──1968年的争论最为激烈。1968年10月特别会员大会经激烈辩论后,在493名出席会员中,411人赞成通过章程修改小组所提章程草案,仍保留分帮选举。1993年新当选的会长郭令裕再次提出废除分帮选举,由于新加坡华人社会已发生根本变化,帮派的作用日益式微,这一提议获得曾任会长的黄祖耀、陈共存、林荫华、陈永裕等支持,终于在同年8月召开的特别会员大会获得通过。修改过的章程废除帮派选举制,但保留7个董事席位给7个方言群(帮);副会长增至3人;总商会的宗旨也改为:促进工商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教育活动与社会福利。1939年以来的历届会长有:李光前、陈锡九、高德根、孙炳炎、黄祖耀、陈共存、林荫华、陈永裕等。1995年选出的第48届常务董事会,由4名正副会长及总务组、财政组等11个组的正副主任组成,共计26人。会长为郭令裕,副会长为蓝宏赉、张昌隆、郑民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