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乐遗址博物馆
释义

§ 简介

新乐遗址博物馆

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北侧、新开河以北的高台地上,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遗址区东西约35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5.2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遗址中心区域田野考古发掘面积已达5,000多平方米,确认这一地区存在着上中下三层文化堆积,下层文化距今约7,000年。在遗址中,现已发掘半地穴式建筑房址40座,出土各类文物数千件,有制作精细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颇具特点的陶器及煤精制品、炭化谷物,其中以炭化木雕艺术品最为精美,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

新乐遗址按地层关系和文化内涵可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被命名为新乐上层文化,距今约3000年。这一层文化堆积厚,出土文物多,以石器和素面夹砂红褐陶器为主。石器有石锤、石镞、石杵等。陶器有鼎、鬲、钵、罐等,多为瘤状耳、桥形耳,也有少量柱状耳、三角形耳,质地都比较粗糙,砂粒较大,全部为手工制作。中层为偏堡子类型文化,年代为新石器晚期,距今约5000年,文化层较薄,没有出土完整的陶器。从已经出土同一文化类型的陶器可以知道,这一时期的器形有深腹罐、深腹钵、高领壶,上面装饰着堆纹,陶壶上刻着几何图案。 新乐遗址博物馆下层被命名为新乐下层文化,据今约7000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居地,已发现多处房址,最大的面积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积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积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长方形或圆角方形,中间有火膛,四周有柱子洞。出土文物十分丰富,石器有石凿、网坠、削刮器、石镞等。陶器有高足钵、簸箕形斜口器、弦纹筒形罐、之字纹筒形罐。1978年出土的斜线纹高足钵,高12.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盛食器。 同时出土的还有少量玉器、煤精制品、木雕艺术品等。煤精雕刻艺术品有球形、耳当形,晶莹乌亮,雕工细致,在当时条件下能制成如此精细的艺术品,使人难以置信。 沈阳出土的骨制品种类繁多,时代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锥为新石器时代骨制品。骨柄长11.2厘米,从侧面观察,很象两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较明显的合缝,用以镶嵌细石片,作复合工具之用。骨锥长10厘米,顶端宽1.4厘米。体扁平,尖部弯曲且锋利,是钻孔工具。

1984年国家为保护新乐文化遗址,在遗址上造起一座现代化展览馆,是沈阳市第一家专题性遗址博物馆。馆舍建筑风格系用窝棚式大屋脊建筑结构,外饰红色双曲瓦和长方形乳白色釉面砖。展厅设计造型是仿照原始穴居形状,由两个梯形建筑和两个三角形建筑构成,显得格外古朴、独特、美观。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86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400平方米,分为第一展室、第二展室、二号房址等部分,并从出土文物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物数百件,组成新乐遗址文物展览。此外,还将颇有典型性的考古发现——“木雕鸟”制成大型雕塑,立在展览馆的前面,做为新乐文化的象征。其中有一件木雕艺术品尤为珍贵,其样貌似鹏鸟,称为太阳鸟,为古代先民的图腾,刀法精湛,为研究中国艺术发展史提供一份珍贵资料,这在中国考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金碧辉煌的太阳鸟雕塑,高高耸立在市政府广场,已成为沈阳市城市的象征。

§ 一展厅

新乐遗址博物馆

这里展出的是距今6800年至7200年的下层文化,它们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骨针、细石器、网坠、玉器、在原始社会玉器除了用来做工具以外,还用来做装饰品,在门前的雕像上那个女人脖子上的项链,手腕上的手链,其中就有玉珠。而细石器的出现又标志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那些是陶器。呈红褐色全都是手工制品。最大的有四五十厘米高,全身有压纹,划纹、“之”字纹。它与河北武安、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文化有着承接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新乐氏族社会已进入到繁荣时期。因而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沈阳新乐文化并不落后于中原文化。相反有些地方还要比中原早许多年,如这里出土的石制斜口器,是移植火种和去谷皮壳用的,各位看它还像什么?一。这些都是三足器。因为它有三条腿实心的叫鼎,三条腿空心的叫  ,底部有许多小孔,可以透蒸汽,在它的上面可以放食物蒸,好象现在的蒸锅,它叫做甑。  上加甑的这个就叫  。它是专门用来蒸食用的,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蒸食的习惯了。

炭化谷物、石墨,据考古专家发现,就在这块石墨上面有原始人的唇印,据分析,这些石墨可能是用来做化妆涂料用的,也可能是画笔,这些是煤精制品。有煤精球、小碗、耳挡、煤精泡。煤精又叫烛煤是煤的一种。它主要产在辽宁的抚顺。它乌黑发亮,晶莹可爱,而且硬度高于煤,细腻又无杂质,用它做雕刻术品还是在近代,我们今天能够看以7200年前的煤精雕刻艺术品,说明我们的祖先善于发明创造,就地取材,显示了辽宁和沈阳地方的独特之处。并将我国的煤雕历史提前了七干多年。这个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说明新乐原始人对美已有很高的追求。新乐遗址博物馆一件木雕,那是放大后复印的图案。它的形状似大鸟,方才我们在展厅前群雕上看到了它。在进门的走廊里又看到了它,它与庄子《逍遥游》中神话提到的大鸟相符。它头大尾长,形体浑厚,威严。大嘴象征气吞山河之势,背长使人有“鹏之背不知几干里”之感。是原始新乐人的图腾一一一只大鹏鸟。雕刻的手法流畅,细腻,连鸟身上的羽毛都可以看得清楚。在7200年前有这祥精湛的雕刻艺术,这个惊人的发现在中国和世异考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 二展厅

新乐遗址博物馆

二展厅展出的是新乐石器时期的中晚期文化。壁画上男耕女织,打鱼狩猎。原始新乐人的生活已由单一的打渔狩猎生活向多元化发展。生活开始变得富裕。氏族社会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这是黍、黍皮、黍壳,为了让人们知道黍是什么东西,工作人员特意从外地购进一些来,供前来参观的人们观赏。这是偏远堡的陶罐、石器、石刀、石斧、石锤、石杵,它们体现了北方原始农业的特点与中原晚期文化类似。它又比中原的仰韶文化早了1000多年。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石刀。它叫瓮棺,原始人除了用它盛放物品外还用它来做葬具。人死以后就用它装尸体。人这么高大,一瓮棺是装不下的,于是人们就用两个瓮棺,一个装上身,一个装下身。我们可想而之,在新石器时代亲手烧制这么大的容器,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纺织器具。这是纺轮。它的上面还有小孔是用来穿麻,纺织器全部是用石头磨制而成的,那是麻线。

纺织技术在7200年前就已经诞生了,新乐人有了自己的纺织产品,可见新乐的源远流长。纵观整个展厅里的文物,我们了解到,沈阳和全国一祥,则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代,人们就发明了精湛的木雕雕刻艺术,煤精雕刻艺术,创造了磨制石器采用的切割法。沈阳新乐人勤劳勇敢,有着高度的智慧。

§ 象征新乐文化的石碑

斜口器是沈阳新乐人用它移植火种和去黍皮壳的。这两个石球,它们是仿造我们刚才看到的煤精球制成的。它告诉来这里参观的人们:新乐文化和中原文化一佯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我们现在去看出土文物最多的二号房址。二号房址和这里仿造的四十多座原始人建筑一祥,都是半地穴式,下面深约有40厘米,房址全都面朝东南,地面是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房子中间由圆木做支柱,支撑整个房顶。新乐遗址博物馆二号房址占地面积约有95.64平方米,由50根立柱支撑。屋子这么大是氏族开会、议事的扬所,在这里一共出土的540件文物,有陶器、煤精制品(包括玉器,用玛瑙制成的细石器)、石器、骨器、碳化谷物(黍)、石墨、赤铁矿石等,全部是7200年前的原始人的遗物,中间大坑呈椭圆形是原始人用的大火膛。前面那个小坑是小火瞠。西北角还有个洞穴与地面垂直,长约50厘米,深约15厘米,宽约40厘米,里面装有陶器,在西南角还有一片烧土,这就是原始人倾倒的垃圾。

一场大火。据考古专家考证,是一场大火毁灭了他们的家。房倒屋塌,森林毁灭,所有的人都逃了出去。于是便将这些物品埋葬了7200多年。沈阳新乐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另寻出路去了。1973年6月,在大规模的挖掘中这些文物才得以重见天日,供来这里的游人观赏探讨。它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历史深远博大,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们沈阳人的骄傲。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是我们脚下的黄土岗,它与我们的城市地面垂直高度9.6米,相对高度为五到十米。

就在这条长约几公里的黄土岗上,矗立着沈阳乃至全园、世异闻名的景点:北陵和东陵公园,还有著名的无垢净光舍利塔。

§ 历史传承

新乐遗址博物馆

流光溢彩、飞速发展的现代大都市——沈阳,其历史源头是新乐遗址。新乐遗址位于黄河北大街龙山路1 号,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北陵公园的西侧。七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发现沿沈阳市北郊西起塔湾,东至东陵天柱山的黄土岗上有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遗物。1973年6月又发现了五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在新乐电工厂家属宿舍院发现了厚达一二米的文化堆积,清理出四十余处古人类居住址,发现了大量文物,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曾在此居住过。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炭十四测定证实,其历史年代上限为七千二百年,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地2.5万平方米。这个时间在古代历史划分上属于新石器时期,与浙江省的河姆渡、河南省的斐李岗等典型新石器文化遗址年代相当。由于在新乐遗址发现的遗物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构成一个新的文化类型,所以被命名为“新乐文化”。

说起新乐遗址的发现不能忘记最先提供线索的“有功之臣”孟方平同志。孟方平是于洪区北陵乡一位普通农业技术员,业余文物考古爱好者。其家住在新乐电工厂宿舍附近,他曾多次在家近旁发现一些很似某种器物的“石头”,并将这些石头精心地收集起来。1973年的一天,他到沈阳故宫参观,从故宫考古部考古人员介绍的文物知识当中预感到自己收藏的“石头”有些来历。于是,把收集的石头中的两块送到故宫鉴别,考古人员一眼就看出,他送来的这两件“石头”,一件是“石锤”,一件是“石杵”,是典型新石器文物。于是,沈阳人文历史的奇迹被揭开了。

新乐遗址发现后国内外考古专家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有的甚至为新乐遗址著书立说,日本学者在其《绳纹大系》一书中特意增写了“新乐文化”一节。中国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1986年至此参观后题辞道:“既究天人之际,又讲生态平衡,扩大历史领域,考古学者有功。”画龙点睛地说出了新乐遗址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为拓展新乐文化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亲自带队,沈阳市考古队和新乐遗址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又在遗址保护区内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千余平方米,并有许多新发现。1993年底,为了全面展示新乐遗址原始风貌,反映沈阳地区最早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场面,在遗址的东部复原建起了近十座原始社会时期半地穴建筑。每座复原建筑内,分别仿照原始先民的风俗、习惯、特点,以仿真的效果设计出“原始氏族成员集会、议事”等场景,还有“狩猎归来”、“制陶”、“打制石器”、“炊饮”、“偶配”等等,再现了七千年前沈阳人先祖们的生活和生产场面。

新乐遗址是沈阳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是我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也是我市最早的村落址。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七千年前,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对沈阳乃至全国的文化、科学、艺术、历史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乐遗址的原始先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的灿烂文化将永载史册。[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