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频
释义

§ 简介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建德李家镇)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

§ 生平

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

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他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教育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唐室,懿宗给予嘉许,后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任建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蒸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是谁得为邻”。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

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

天复年间(901~904),李频的儿子将父母棺柩运回家乡埋葬,途中遇战乱,无法运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泽的大乌洲。于是李频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泽,今人称之为:“梨山李氏”。

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 记载

明宰相商辂在《重修宣圣庙学记》一文中写道:“寿昌,严中邑,户不半万,然土田膏腴,民足衣食,兴于礼义,人才之出,自昔为盛,若唐李频德新……”,可见后人对其之推崇。

《唐摭言》卷四《师友》条云:“李频师方干,后频及第,诗僧清越赠干诗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由此知道,李频早年曾拜方干为师,学习诗歌创作。

据《新唐书•李频传》记载,说李频从小就颖慧聪明。成人之前,一直住在寿昌李家西山一带。李频读书认真,阅读面广,记忆力特强,常常是过目成诵。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擅长。当时给事中姚合在诗坛很有名气,很多读书人都归在他的门下。李频仰慕他的名声,希望得到姚合的推荐,于是同朋友喻坦之一起步行千里找到姚合,请姚合给自己看看诗作,提提建议,给予评定,能向朝廷推荐。姚合看了李频的诗作,非常满意,大加表扬,同时对李频本人也非常欣赏,最后把女儿嫁给李频作妻子。当时李频还未中举人,但姚合能这样做,真的非常不容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万一李频一辈子也考不中进士,怎么办?岂不耽误女儿一辈子。可见姚合对李频的信任,想信他一定能考中进士。后来,李频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功名。这也说明姚合非常有眼光,他非常想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力。大中八年,即公元854年,李频考取进士。这年李频37岁。据《登科记考》记载,与李频同榜的有刘沧、毕绍颜、李循等。不久,李频被授秘书郎一职,这个职务是掌管国家所藏图籍的官员。这里的图籍不是一般的图书,而是在秘书会(即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和丞相领导之下,掌管皇家藏书(子、史、经、集)收藏及抄写业务,分判校写,后曾一度改为兰台郎。大中13年,即公元859年,李频到南陵任主簿。南陵是古时一个县名,在安徽省东南部,属青弋江流域,故址在今繁昌县境内。主簿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僚属。

公元862年,李频又由南陵主簿转为池州参军。池州,是古时州、路府。治所在秋浦(今贵池),辖境相当于当今安徽贵池、青阳、东至等县。参军,是州府中的重要幕僚。公元864年,李频47岁,这一年,他由池州参军迁为武功令。唐朝的武功,在现在陕西的武功县以西地区。李频在武功县令这一位置上,主要做了两件较有影响的事,一是抑制强暴,二是兴修水利。《新唐书•李频传》是这样写的:“于是畿民多藉神策军,吏以其横,类假借,不敢绳以法。频至,有神策士尚君庆,逋赋六年不送,晘然出入闾里。频密擿比伍与竞,君庆叩县庭质,频即械送狱,尽条宿恶,请于尹杀之,督所负列少贷。豪猾大惊,屏息奉法,县大治。有六门堰者,廞废百五十年。方岁饥,频发官癐庸民浚渠,按故道厮水溉田,谷以大稔。懿宗嘉之,赐绯衣、银魚。”文中讲到的神策军,是指宦官统领的一支军队。

公元871年,李频54岁。因其在武功令任上,政绩显赫,声名日盛,为此,被朝廷升为侍御史。此时,他往来鄜州,公干繁忙,但他忙里偷闲,做诗多首,以记其行,如《鄜州留别王从事》《春日鄜州赠裴居言》《朔中即事》等。公元873年,李频升为尚书兵部都官员外郎。员外郎为六部(吏、户、兵、礼、刑、工)所辖诸司的次官,协理司务。两年以后,李频上表主动请求外放为建州刺史。李频出任建州刺史时已经58岁了,但他仍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初到建州,正值春天,李频就以饱满的为官热情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如关心蚕桑 之事等。《新唐书•李频传》还说:“既至,以礼法治下,更布条教。时朝政乱,盗兴,相椎夺,而建赖频以安。”

李频在建州刺史任上,工作特别勤奋,长时期超负荷运转,终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老百姓非常爱戴他,为了纪念他,专门用他的字作为桥名,取名德新桥,以便让后代子孙记住这位好刺史。

§ 纪念

李频去世之后,他的后人为他编了一本诗集,名叫《建州刺史集》。因李频生前为建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死后就葬在建州的梨山。当地老百姓非常爱戴他,为他立祠建庙,尊之若神,因此,梨山后改为梨岳,因此,李频的诗集就因他的葬地而取名,葬地由梨山改为梨岳,因此诗集就叫《梨岳集》。南宋理宗嘉熙三年,即公元1239年,金华人王埜刻印了《梨岳集》,使李频诗集得以流传,免遭遗失。之后,还有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李邦材刻本,元惠宗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李会同刻本,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师祜刻本,明英宗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张瑛刻本,明世宗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汪佃刻本,明神宗万历廿四年(公元1596年)龚道立刻本,明神宗万历廿六年(公元1598年)李学颜刻本,清穆宗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玉华李氏示谱》刻本。另外《四库全书》及《全唐诗》均收录李频的诗二百零四首。之后,里人胡才甫老先生于1990年编印了《李频诗集校释》一书,方韦先生又于2003年8月编印了《李频诗集编年笺注》一书。体现了家乡人民对李频的重视、研究与纪念。

§ 李频纪念碑

唐大中元年(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唐代诗人李频是寿昌长汀源(今建德李家镇)人,他道德高尚、文采出众、政绩显赫,为官期间,他整顿吏治,安定社会,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作更是广为流传,清代曾有诗句将李频和李白并举。为更好的纪念李频,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龙桥村村民王有顺、李强、傅浩生等人在该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帮助下,积极筹资捐助,克服困难,于2010年建起纪念馆。庆祝活动上,李家镇党委政府表达了社会各界对李频纪念馆在落成和完善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帮助表示感谢,高度评价该纪念馆对李频精神的传承和为繁荣李家文化所起的作用。并表示,镇党委政府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李频纪念馆的建设。

福建建瓯县的李频墓,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 评价

一是体察百姓疾苦,注重农桑发展。

李频出身平民之家,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后来考试中举,官至刺史,但他仍不忘劳动人民本色。正如他在《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一诗中说的那样:“劝农原本是耕人。”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他作为一个地方官的职责所在,为此,这也不能不引起他的关注,如他初到建州,就写了《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中有这样几句:“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尤其是诗的后二句,写出了他的从政目的与理念。

二是勤政爱民,安抚地方。

作为一个有出息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达者,兼济天下。”李频之所以要求外放当刺史,也主要是想为当地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李频在《送台州唐兴陈明府》一诗中曾对即将去台州当县令的陈明府寄予希望,诗中说:“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就是希望他把那些孤苦伶仃的人抚养好。在另外一首题为《送德清喻明府》的诗中说:“但为诗思苦,为政即超群”,意思是说,只要像作诗那样辛苦的态度来对待你和当官为政,那你肯定能做出超群的业绩。

三是关心边防建设,主张收复失地。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西北少数民族势力一直比较强大,每年一到秋天,或河水结冰时,就大举挥兵南侵。虽然每年都征兵防秋,也只是应付差事,没有人真正为朝廷出力,为国家稳定效劳。一遇外族入侵,不作抵抗,就盲目往后撤退,走马长安,请求增援。另外,朝廷官吏与边帅不和,互相猜忌,坐使敌骑长驱直入,边地遭殃。这些情况在《闻北虏入灵州》《赠李将军》《送凤翔范书记》《朔中即事》等诗中都有较多的反映。希望早日收复失地。李频知道自己无缘领兵打仗,收复边关失地,他只能将自己的心愿与企盼及一腔豪情壮志寄托给那些有可能建功立业的边将们。如《送边将》这首诗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四是李频的宗教思想。

李频对宗教问题是极有兴趣的。可以说,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是儒、佛、道三家互相影响,穷达闲时各有不同表现。纵观李频的一生,对他影响最深,自己身体力行的是儒家思想,与其他两家相比,儒家思想在他的思想脉络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这在当时是正统思想,是溶化在他的血液中的东西。

李频是一个积极入世的诗人,但他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反映佛教内容的诗篇。唐朝佛教之所以非常兴盛,这首先与唐王朝实行儒、佛、道三教调和的思想统治政策有关,继武则天和唐玄宗之后,中唐时期的肃宗、代宗、顺宗、宪宗、穆宗诸帝,都非常信奉佛教。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人们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到迷芒,渴望精神上有所寄托,这是当时适宜佛教思想传播的精神土壤。尤其在人们碰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更容易在思想上转向佛教思想,在那里找到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

五是李频以诗会友,看重师友交情。

李频与良师益友姚合、贾岛、方干有密切的交往与深厚的友谊。李频年青时受到姚合的赏识并招为女婿,这一直被文坛传为佳话。这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至少他们处在一起,颇有共同语言。李频与姚合的交往过程是一个英雄惺惺相惜的过程,是崇拜者与被崇拜者相互欣赏、吸引的过程,他们气质相近,性情相投。李频在《陕府上姚中丞》一诗就有“闲话钱塘郡,半夜听海潮”这样两句诗。姚合当过杭州刺史,而李频的家离杭州又不算太远,对杭州也十分了解。因此,两人在一起很自然会谈起杭州的事情,尤其是记忆深刻的钱塘潮等话题。

李频成为姚合的女婿之后,在岳父的精心指导下,李频于各方面进步很快。李频是个很有责任感的青年,为了他个人的前途及担负起家庭经济的压力,终于不负众望于大中八年,即公元854年考取了进士。在之后的交往中,翁婿关系十分融洽,常常互相关心并有诗歌唱和往来。姚合与贾岛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他们诗风相近,故有“姚贾”之称。李频受到岳父姚合的影响,对贾岛也非常敬佩与友好。贾岛对李频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贾岛去世后不久,李频就写了两首诗,一首是《过长江伤贾岛》,另一首是《哭贾岛》。诗中对贾岛的去世表示悼念惋惜,“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虽然贾岛人已去世,但他的诗篇必将日夜被人传诵。

李频历史上曾担任过京兆府试的主试官,而诗人薛能当时作为京兆尹,正好是李频的顶头上司。当时参加考试的诗友都成为咸通十哲。十哲中的喻坦之与李频正好是同乡,由于这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加上他们共同的爱好,相近的文人习性,使李频与他们常有诗歌酬唱,互相往来,因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

§ 诗词列表

回山后寄范酂先辈

及第后归

及第后还家过岘岭

即席送许□之曹南省兄

寄曹邺

寄范郎中

寄范评事

寄辛明府

寄友人

寄远

江上居寄山中客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

江夏春感旧

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

郊居寄友人

镜湖夜泊有怀

客洛酬刘驾

哭贾岛

乐游原春望

临岐留别相知

留别山家

留题姚氏山斋

旅怀

眉州别李使君

勉力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暮秋重过山僧院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友人

岐山逢陕下故人

黔中罢职过峡州题田使君北楼

黔中罢职将泛江东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秋日登山阁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

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入朝遇雪

山居

山中夜坐

陕府上姚中丞

陕下怀归

陕下投姚谏议

陕州题河上亭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省试振鹭

书怀

蜀中逢友人

述怀 [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