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朔日 |
释义 | § 简介 读音 朔日 shuò rì 解释 朔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日 rì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朔日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 《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 科学 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是看不见的。由朔月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傍晚时分在西方的天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儿,称为新月。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就是农历的一个月。 § 算法区别 朔日相对应的月末称作晦日,月亮最圆时称为望日,可能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 藏历则把每月十五日固定为望日,朔日则可能在月初或月末。 伊斯兰历将新月初现定为每月的第一天,朔日则在月末前三四天。 § 历法 农历历法 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是看不见的。 由朔月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傍晚时分在西方的天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月牙儿,称为新月。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就是农历的一个月。农历每月初一是朔日,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又称新月,一般是看不见的。 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每月的十五或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 § 月相 塑日与月相 朔日是没有月亮的。这时我们看过去月亮应该在太阳上下。完全被太阳光“淹没”了。只有当日食(因此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时才能见到挡在太阳前月亮黑影。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人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中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 对人体的影响 日食必发生在朔日 《大病大难预测》的公式很简单,将每个月的朔日、(月球刚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和太阳的经度相同,同时出没,看不到月亮,1987年最后一次朔是在12月21日2时25分)望日、(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和月球刚好相差180度,太阳从西面落山时,圆月亮正好从东面升起来,1987年的最后一次望日是在12月5日16时01分)上弦月、(月球在太阳东面90度时的月相。上弦月一般在农历的初七八,圆边向西,比太阳迟约6小时升起来,从中午以后到半夜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天空中)下弦月(月球在太阳西面90度时的月相。一般在农历二十二、三。它的圆边向东,比太阳迟约18小时升起来,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以前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天空中)计算出来,编制出“月亮太阳强引力日期万年历”(象1923年八月初一的朔日到上弦日只隔5天、八月十五的望日到下一个朔日15天中无下弦日可能是笔误),然后拿一些已发生的伤灾、事故、自杀、空难等事例对照,发现“这些不幸大都发生在月、日引力的强期”,在寻找概率时,又强调了左右各一天为强引力期,书中那些个案及“零星搜集的自然死亡人员”我们可认为是人为挑选,去掉不谈,92页,中国名人出生日期表,共18人,出生在“强引力日期”的共7人,占总人数的38.9%;世界名人出生日期表,共20人,出生在“强引力日期”的有7人,占35%。74页“1990年世界各地主要商用飞机失事一览表”,飞机失事共38次,“发生在强引力日期”20次,占出事率的55.5%,当看到这么惊人的数字,许多科学家也不得不为之震惊,“日、月强引力对人类的影响简直太大了!”且慢!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到底这四天那些是强引力日?这“强引力日及强引力期”的出事率为多少是属于正常概率范围? 一个月相月约为29.5天,共有朔、上弦、望、下弦各一次,约4天,加上各左右一天,共12天,12/29.5约等于41%,也就求出了它的正常概率,况且飞机失事在历史上发生数千次,不能只以一年就说明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于所有交通工具而言,飞机的出事率最低,约为几百万分之一,对于平均生存75年的人来说,生命尽头为某一天的概率为1/27395。更何况,假如出事概率为100%的都在“强引力日期”内,又有谁能将这41%即每年的149天的光阴全部浪费掉。 § 相关诗词 日食必发生在朔日 《十月朔日》 王用周 霜肃来天末,秋风过阡冈。 碑湮岂碍字,柏去总留芳。 泉下泪应尽,尘寰情自伤。 蓼莪雁阵里,暧暧淅川阳。 解析: ①秋天的肃煞之气。见欧阳修《秋声赋》。 ②先人坟墓所在的山冈,借指祖坟。 ③《诗经》中的篇名,其内容为怀念父母。 ④家乡左淇、淅河交汇处之北的山原。 《七绝·日食》 五月无端五月长,钱潮浪子叹炎凉。 嫦娥朔日缘何故,推出冰轮灭太阳? 注解:五月无端五月长:今年闰五月(五月没有端点,五月很漫长),夏季凭空多出了一个月,感叹这炎热的夏季。钱潮浪子叹炎凉:五月结束了,六月初一,面对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水,浪子们定会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嫦娥朔日缘何故,推出冰轮灭太阳?:今天是朔日(六月初一),嫦娥为啥要“推出冰轮灭太阳”呢?是月宫太冷,还是人间太热?天知道! § 与日食关系 朔日与日食关系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朔)。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会出现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连线上,这样才有可能使月球挡住太阳而形成日食。同样地,月食一定出现在望日,即农历十五。 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的初一都会有日食,还有,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的十五都会有月食呢?这是因为除了上面的条件外,影响日食和月食出现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把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平面与白道平面不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平均有5°09′的夹角,并且随时发生变化。只有当月球运行到黄道和白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 《辞海》这样定义日食: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中间,月球掩蔽太阳的现象。通俗地讲,在阴历初一这天,月亮做了第三者,跑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于是变发生了日食。 之所以会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存在一种神奇的对称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结果,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太阳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日食是光在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如果在朔日,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发生日食,这是要满足的第二个条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