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杏酪 |
释义 | 杏酪 - 记载 杏酪 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隋·杜台卿 《玉烛宝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擣杏子人煮作粥。”注:“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 唐·崔橹《春日即事》诗:“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旧炉灰。” 宋·范成大《雪寒围炉小集》诗:“高飣羶根浇杏酪,旋融雪汁煮松风。”《花月痕》第二九回:“ 翁慎端上松花糕、杏酪,两人用些。” 茅盾·《子夜》三:“冰冻杏酪,八宝羹,奶油千层糕,以及各种西式糕点,摆满了一桌子。”参阅·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杏酪粥法》。[1] 杏酪 - 制作 清·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有“杏酪——捶杏仁作浆,挍去渣,拌米粉,加糖熬之。” 清初朱彝尊《食宪鸿秘》“杏酪”:“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调、煮熟,如白糖霜热啖。或量加个乳亦可。” 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也有类似的描写:“糯米浸软,掏极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细,去渣煮熟,加糖食。” 原料 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将杏仁洗净、捶碎,放入含过滤网的茶壶内,用沸水冲泡,盖盖闷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制作方法 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 最简单的杏仁茶做法:将杏仁洗净、捶碎,放入含过滤网的茶壶内,用沸水冲泡,盖盖闷10分钟后即可饮用。[2] 杏酪 - 食用 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杏酪 - 药用价值 适于风寒咳嗽,常服有防癌,抗癌作用。将杏仁捶碎泡水食用,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适用于肺气不降、大肠气滞而导致的胸闷气急、大便秘结等症状,津液不足或合并喘咳的患者尤其适合。 杏酪 - 文化 据《红楼梦》五十四回提到:元宵节,众人在大观园玩乐至深夜。贾母道:“夜长,觉得有些饿了。”凤姐儿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儿忙说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