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斑羚 |
释义 | § 生物特征 斑羚 斑羚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雌兽的角稍细。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尾巴短,鼠蹊部污白、棕白色。鼠鼷部有2对乳头,但没有鼠鼷腺。 § 生活环境 斑羚 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兽类,栖息生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它栖居的山地一般都有林密谷深、陡峭险峻的特点。性情孤独,喜欢单独活动,或者结成2~3只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他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一般在固定的范围内。极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也安然无恙。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叫声似羊。受惊时常摇动两耳,以蹄跺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嘴里还发出尖锐的“嘘,嘘”声。如果危险临近,则迅速飞奔而逃。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以及苔藓等为食。 § 生育繁殖 斑羚 斑羚于秋末冬初发情交配,雄兽之间以角相抵或用后肢站立、前肢搏击,争夺雌兽。雌兽的怀孕期为6~8个月左右,每胎产1仔,有时产2仔。哺乳期为2个月。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5~17年。由于乱捕滥猎,斑羚的数量日趋下降。 斑羚性怯胆小,属神经质型动物,从野外捕获而进行人工驯养具有一定难度。湖北十堰市某动物园近几年来先后从野外获得成年斑羚6只,经过驯化成活2只(1公1母),并自1998年开始繁殖,至今已成功繁殖5胎。 § 生物分布 分布图 斑羚分布在喜玛拉雅山及兴都库什山脉的森林,介乎海拔1000-4000米。它们一群一般会占有约100公顷的地盘。[1] 斑羚广泛地分布于亚洲东部的俄罗斯东部、朝鲜、印度北部、尼泊尔和克什米尔等地。 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亚种分布斑羚 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曾将斑羚分为7个亚种,后Gloves和Grubb(1985)将caudatus从中分出,成为一有效的种。 总起来说,在中国有分布的有(Wang,S.etal.,1966;Shackleton,1997):华南亚种N.g.arnouxianus(=N.caudatusgriseus)分布于中国中部地区,包括陕西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湖北、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大部分地区和广西(Luoetal.1985)西南亚种N.g.griseus(=N.c.griseus)分布于西藏高原东部边界的高原和中国西南地区,包括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陕西东南部、四川西部、湖北西部和云南东部。华中亚种N.g.caudatus(=N.caudatusraddeanus)分布于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喜马拉雅亚种N.g.goral(=N.g.hodgsoni)仅分布于西藏南部边境的狭窄地带。 § 种群现状 斑羚 迄今对斑羚种群的现状尚未作过专项调查,全国储量难以估计。但据目前零星资料,获悉四川省在过去几十年间平均年产毛皮8000张,其中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及川北为其重点产地,估计过去野生种群至少有2~3万只。目前西藏自治区约有2485只±629只;广西东北部山区的斑羚,其种群数量均十分稀少;本种曾记载于广东北部山地,但从50年代始的历次考察中均未获过标本,说明数量十分稀少。浙江和安徽地区也已难见到。至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种群数量情况迄今不详。 据初步统计,现有20余处的自然保护区栖居着斑羚,它们可值此得到较好的保护: 1、华南亚种在佛坪保护区(陕西)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在至少十个保护区有其踪迹,包括,九连山保护区和武夷山保护区(江西);花坪保护区、千家洞保护区、寿城保护区、西岭山保护区和银锭山保护区(广西);梵净山保护区(贵州);太白山保护区(陕西)等。 2、灰斑羚出现在墨脱和Xiaca保护区(西藏);白水江和头二三滩保护区(甘肃);白河、蜂桶寨、黄龙寺、九寨沟、喇叭河、马边大风顶、塘家河铁布、王朗、卧龙和小寨子沟保护区(四川);神农架保护区(湖北);哀牢山、白马雪山、大围山、大雪山、高黎贡山、黄连山、南滚河、铜壁关和玉龙哈巴雪山保护区(云南)等。 3、华中亚种在其分布区的大部分保护区都可见到,例如镜泊湖和茂山保护区(黑龙江);长白山和左家保护区(吉林)等。 4、喜马拉雅亚种在与尼泊尔交界的边境的珠峰保护区得到保护。 § 致危因素 斑羚栖于森林中,由于过去的林木被大量砍伐、导致适宜栖息地不断丧失,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分割,这是主要的致危因素。自1962年起,国家主管野生动物的有关部门已把斑羚列为保护动物,但因宣传教育不够,当地猎民为获取其肉、皮和制药的原料而大量捕杀,这是造成野生种群日渐稀少的另一原因。例如每年仅陕西省就收购灰斑羚的皮毛1,200元~1,300元/张,自60年代到80年代,本种一直被列为受保护的种类,但执法不力。 § 保护级别 斑羚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年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生效年代:1997年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 生效年代:1996年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2003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 亚种简介 中华斑羚 赤斑羚别名 青羊、山羊 学名 Naemorhedus goral 英文名 goral 牛科 Bovidae 分布 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百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 赤斑羚 别名:红青羊、红山羊、红斑羚 学名:Naemorhedus cranbrooki 英文名: red goral 分类:牛科(Bbvidae)、斑羚属 分布范围:赤斑羚在国外分布于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邦,我国境内直至1973年才发现,分布于西藏波密、易贡、察隅、米林、墨脱、林芝和云南贡山等地。 外形特征: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壮,蹄子较大。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体型与斑羚相似,但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除外侧上段污白色外)均为红棕色,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上、下唇灰白色。尾巴较短,褐黑色,长度不超过10厘米。 生活习性:赤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动物,终年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高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喜欢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峡谷地区活动,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一般成对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等为食。中午大多在隐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入附近的隐蔽处躲藏起来,很少作长距离的奔逃。 生长繁殖:赤斑羚一般在11~12月份发情,雌兽的表现为活动迟钝,愿意接受雄兽的嗅闻,高潮时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此时乳房开始膨大,周围的被毛变稀,喜欢休息。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幼仔出生后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后能够独立生活。 保护级别:目前,我国的赤斑羚总数仅有1500只左右,但是因为赤斑羚肉味鲜美、毛色艳丽和皮质柔软,1980年后每年猎杀的赤斑羚就高达150只以上,所以亟待加强宣传教育和积极保护,使乱捕滥猎的现象得以控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自然保护区 林芝东久赤斑羚自治区 林芝东久赤斑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2.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斑羚等珍稀动物及生态系统。保护区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背后,位于川藏公路干线上,距拉萨500公里,距林芝地区行署驻地八一镇约97公里。 以保护赤斑羚等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加拉白垒峰北坡,东久河流域南岸。1985年建立,保护区属高山峡谷地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有冰峰雪岭,也有溪流瀑布,具有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平均坡度50°以上,坡面物质移动强烈,局部地区山崩、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频繁发生。冰川类型为海洋性冰川。年降水量达900毫米以上,年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均温8.5℃。 特有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保护区茂密的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系列明显。海拔2500米左右河谷为植被基带,有部分通麦栎和西藏箭竹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带;海拔2500~3500米是以林芝云杉林为主的地带;海拔3500~4100米之间分布了急尖长苞冷杉林;海拔4100米以上是高山灌丛草甸带,由雪层杜鹃、藏十柳等矮灌丛组成;海拔4500~4800米多流石滩,主要有雪莲花属、矮垂头菊等;海拔5200米以上为雪线。保护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动物的垂直分布呈现古北界与东洋界并存的现象。除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赤斑羚外,还有云豹、熊猴、黑熊、小熊猫、小爪水獭、大灵猫、麝、岩羊、大绯胸鹦鹉、藏马鸡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0种,珍稀植物5种。赤斑羚是珍稀保护动物之一,1973年在西藏首次发现,其分布区域十分狭小,西藏境内赤斑羚总数不足1500只。因此,该保护区已成为赤斑羚的保护基地。[2] § 延伸阅读 视死如归的斑羚 斑羚 斑羚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m余深的深涧而安然无恙。但是,斑羚虽有肌肉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但也有极限。在水平方向,一般健壮的雄兽最多能跳出5m多远,而雌兽、幼仔和老年个体只能跳出4m左右。 当斑羚群体被敌害逼迫到超过6m宽的山涧前面时,它们却能表现出出奇的冷静。 随着“头领”的一声吼叫,整个斑羚群体迅速分成数量大致相等的两群,老年个体为一群,年轻个体为一群。在老年斑羚队伍里,有雄兽,也有雌兽;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雄兽和雌兽,有稚气未脱的幼仔,也有身强力壮的中年个体,但其中的一些中年个体也会自愿的加入到老年班羚的队伍中,以保持两个群体数量的大体均衡。 然后,从那群老年斑羚队伍里走出一只雄兽来。它朝那群年轻斑羚示意性地鸣叫了一声,1只年轻的斑羚应声走出来,一老一少走到悬崖边,后退几步,突然,年轻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年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年轻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年轻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年轻斑羚跳跃的角度稍偏高些,老年斑羚跳跃的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老年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年轻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那个瞬间,身体出现在年轻大斑羚的蹄下。这个老年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年轻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年轻斑羚蹄下时,刚好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年轻斑羚的4只蹄子在老年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腾空,而老年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突然笔直地坠落下去。而年轻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2m路程了。瞬间,只见年轻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的山蜂上,兴奋地鸣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这次试跳成功后,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个体摔得粉身碎骨。[3]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年斑羚从头至尾,没有一只为自己调换位置。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竟然能想到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凄美、壮烈的一幕,表现了种群延续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个体牺牲的高尚的利他行为,交织成了自然界一曲生离死别、惊天动地的千古绝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