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操作条件作用说
释义

§ 正文

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他从操作主义的立场出发,把反射定义为刺激与反应间的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相互关系。他说,心理实验者的任务就是给予已知的刺激,观察学习者的反应,从而探究学习规律。他不满意E.L.桑代克的满足论和C.L.赫尔的内驱力说,坚持只研究刺激和反应的关系,而不参与建立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生理或生理环节的任何假心理学。

他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由观察动物在他发明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见图)中的操作行为而提出的。他设计的一种实验装置是在箱内装一个小杠杆,小杠杆与传送食物的机械装置相连接,杠杆一被压动,一粒食物丸就滚进食盘中。把饥饿了的白鼠放到箱中,白鼠自由活动,当它偶然间踏上杠杆时,就有一粒食物丸滚入食盘,白鼠便吃到食物。它一旦再按压杠杆,就又吃到食物,经若干次的强化,这种条件反应就形成了。 操作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两类:应答性(respondent)行为和操作性 (operant)行为。前者是由已知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后者则没有可觉察的刺激,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自发的反应,亦称自发性行为。他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种类型:刺激型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刺激型条件反射,因为在这一实验中,刺激在前,反应在后,强化物同刺激相结合。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属于反应型条件反射,因为这时反应发生在刺激之前,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所谓操作性行为就是那种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为是自然现象,是获得刺激的手段和工具,所以这种条件作用又称工具性(instrumental)条件作用。虽然斯金纳承认有两种行为和学习,但他更强调操作行为。他把大多数人的行为,甚至几乎所有人类的条件作用或学习都看作是操作。他认为操作行为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人的学习情境,因此,他认为行为科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去研究操作行为的条件作用和消退作用。

斯金纳用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老鼠、鸽子和人的行为,总结出了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他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所增加的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而是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强了。他认为,使条件作用的速率增加,练习固然重要,但关键的变量却是强化。练习本身并不提高速率,只能为进一步强化提供机会。他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在斯金纳看来,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纵过程的技术,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

斯金纳把他的理论和具体研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中去,在教学上有较大的影响。但斯金纳把意识排除在科学之外,把意识和行为等同起来,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承认人类学习具有特别属性,把人的学习同动物的学习等同看待,把从动物实验所得到的规律简单地用来解决人的学习问题,因而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

参考书目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