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手塚治虫 |
释义 | 手塚治虫姓名:手塚治虫(Osamu Tezuka) 性别:男 生日:1928年11月3日 忌日:1989年2月9日 血型:A 星座:天蝎座 出生地:大阪府—丰中市 出道:1946年1月在《少国民新闻》发表《小马的日记》 身为3兄弟中老大的他,5岁时随父母迁至宝冢市。因为母亲喜欢宝冢歌舞团,幼年的他也经常一起看演出。17岁进入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33岁时获得医学博士。虽然专业是医学,手冢却对漫画有浓厚兴趣。电视台邀请他当时的同学做专访,大家都回忆说:“他的素描工夫了不得!”18岁时发表《MATYAN日记》,第二年《新宝岛》使其一跃成名、从此走上了漫画家的道路。“创意多到可以卖钱的程度”的他,直到临终前的一刻也没有放下画笔。 § 简介 手塚治虫 如果把日本动画发展史分成阶段,并用不同时期的大师断代,无论有多少画家参加竞选,无论投票者怎样投票,“漫画之神”手冢治虫都将以全票当选日本动漫界开山鼻祖。 回顾日本漫画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和任何本国艺术面对外来文化强势入侵一样,今日Anime(英语系国家特指日本动画)虽然威震欧亚,它走过的来路也是崎岖坎坷。 看过《剑客浪心》的朋友一定记得,维新时期,着名剑客无论其派别,都有画师专门为其画像出售的情节。其实,那就是日本漫画雏形,民间草笔。 十九世纪后期,受欧美文化传播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草笔由单幅画像逐渐发展出故事章节,却不成气候,盖当时,所谓漫画也只不过是下层人民的娱乐。 一门艺术的突破重围经常需要等待一个人的出现。 手冢治虫(公元1928~1989年)诞生于关西大阪,本名手冢治,后改名,中学时开始漫画创作。1946年,手冢应征加入动画公司,因被评定为“不适合动画业”而未果。翌年,手冢治虫在《每日小学生新闻》上开始自己的漫画连载生涯,从此踏上漫“漫”之路。 1947年,手冢发表了他生平第一部重量级作品,《新宝岛》。他借用电影拍摄手法,如变焦、广角、俯视等配合故事发展来表现漫画画面,从而让凝固的漫画“活了”,日本漫画新世代也随之诞生。世人所谓“日本漫画”,实际自19岁的医学生手冢开始。 1951年,手冢治虫自大阪大学医学部毕业,迁居东京,全情投入漫画创作。 自画像1952年(昭和27年),《铁臂阿童木》(又名《原子小金刚》)问世,轰动日本。除了茶水博士,作为阿童木真正的父亲,手冢治虫赋予了小机器人纯真、善良、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配合当时战后日本人急需精神重建、渴望摆脱外国势力干预的时代背景,他成功改变了日本国民认为漫画“幼稚”的偏见。《阿童木》漫画以及后来的动画TV版断续连载13年,手冢治虫凭借一个小小的机器娃娃,奠定了自己在日本漫画界的地位。 1956年,手冢加入着名的“东映动画”工作室,担任Layout一职(画面前图,赛璐珞片的依据),这是他进入动画界的开始。 1961年手冢治虫创建“手冢治虫动画制作部”,第二年更名为“虫制作公司”(MUSIHPRODUCTIONS),意为永不凋零。从此,手冢开始了自己的动画生涯,他将《铁臂阿童木》加以改编制作,并于1963年元旦开始在电视台播放,这也是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片。《阿童木》仅其动画就在日本连载四年之久。从此,日本漫画界形成了将成功作品改编为TV动画长片的不成文惯例,有人戏称手冢为漫画人的碗里添满了米饭。 《森林大帝》 《森林大帝》(《Kimba,TheWhiteLion》)是继《铁臂阿童木》,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二部动画长片,同样也是手冢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除获得日本国内一系列大奖外,还得到威尼斯银狮奖的鼓励,并远销美国。后来,迪斯尼根据Kimba的故事制作了名噪一时的《狮子王》(《LionKing》),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叫辛巴。 这对于因崇拜迪斯尼而加入漫画业,成名后又一直担任抵抗迪斯尼入侵旗手角色的手冢,不知是否能算是个善意的玩笑。 1971年,手冢辞去虫制作公司社长工作,1973年虫公司因经营困难而倒闭。 手冢没有因为结束公司而消沉,他开始了漫长的旅行,足迹遍布全球,以推广自己“梦一般诗意”的创作理念。这段时期,他还完成了自己另两部重要作品:《火鸟》、《怪医秦博士》。 1989年手冢治虫因胃癌去世,享年61岁。 1991年夏,日本东京举行过一次规模空前的漫画展览,共展出500多名当代着名画家的作品。大会为纪念手冢,在展厅中心建立了他生前住所——“时和庄”的模型,窗口处还特意塑造了一批着名漫画中的主人公模型,以此向这位“漫画之神”致敬。 手冢是个伟大的梦想家,是他赋予日本漫画以坚强的个性和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引领日本漫画界逐渐走向深层次思考,从此和欧美“高大全”的超人式漫画划清界限。 手冢不仅严格完成了一个动画家的使命,他还遗泽后代画家。他一直注重培养日本漫画后继力量,并坚持举办同名漫画大赏。很多知名画家,如北条司等,就是从获得这个大赏开始,踏上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毫不夸张地说,手冢治虫,不仅是机器娃娃阿童木的父亲,也是整个日本现代动画的父亲。 手冢趣事: 1、手冢先生喜欢电影,经常从办公室里溜出去看电影,编辑部的同事都很头疼。 2、交稿的速度是最慢的,直到要打印时还在不停地修改,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迟虫” 3、还特别喜欢昆虫,甚至在自己的笔名里加上一个“虫”字,可见痴迷程度非同一般。 § 生平大事记 1928年 手冢YUTAKA、文子的长子手冢治出生 1935年 进入大阪府立池田师范附属小学(现大阪教育大学附属池田小学) 1938年 痴迷于昆虫采集,从平山修治郎的《原色千种昆虫图谱》中得知一种昆虫名叫 "OSAMUSHI",于是在本名中加入"虫"字,定为笔名。 1941年 进入大阪府立北野中学(现北野高中) 1945年 进入大阪大学附属医学专门部 《三目童子》1946年 处女作四幅漫画《MATYAN的日记》在《少国民新闻关西版》(现《每日小学生新闻》)连载 1947年 依坂井七马原著小说创作长篇漫画《新宝岛》。发行量达40万部 1948年 《失落的世界》发行 1950年 与岛田启三、马场NOBORU等结成"东京儿童漫画会"。偶然访问"学童社"时结识加藤谦一,开始了《森林大帝》在《漫画少年》上的连载。 1951年 《阿童木大使》在《漫画少年》上开始连载。第二年开始,原为配角的阿童木成为主角,《铁臂阿童木》开始了长期连载。大阪大学毕业。 1953年 《彩带骑士》开始在《少女俱乐部》上连载。 1958年 《PIKOTYAN》、《漫画生物学》获得第3回小学馆漫画奖。 1959年 与冈田悦子结婚。新居建在涩谷区代代木初台。 1960年 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设立手冢治虫production动画部(第二年12月株式会社 "虫production"正式成立) 1963年 第一部电视动画长片《铁臂阿童木》开始在富士电视台播映,收视率极高。 《街角故事》获得艺术节鼓励奖、每日电影节大藤信郎奖、蓝带教育文化电影奖。 1964年 参加纽约世博会,会见沃特·迪斯尼。 1965年 《铁臂阿童木》获得厚生大臣奖励。 1966年 《森林大帝》荣获电视记者会奖特别奖。"虫pro商事"成立,创办《COM》杂志,开始了《火鸟》的连载。 § 个人影响 《新宝岛》被称为漫画之神。 手冢治虫对现代日本漫画影响巨大的。主要影响如下: 1947年《新宝岛》-发明了以电影技巧来画漫画。采用变焦、广角、俯视等电影技术绘图,以分镜头的方式连接。摆脱了以四格漫画和传统连环画的绘的画方式。这种手法沿用自今。成为漫画的购图标准。 1953年《蓝宝石王子》-被公认的第一部少女漫画。 1961年-“虫制作公司成立”-奠定了日本动漫界的发展方向。当时,美国动画界巨头迪士尼公司采用的是高成本、大制作类似“好莱坞”一样的制作方式。耗费庞大的资金、时间、人力才能制作一部作品。甚至一部动画就可以使一个工厂破产。而手冢治虫认为的:只要故事好,就算是两张纸片也一样可以吸引人。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极大限度地节约制作成本。配合大量预定义的动作和CG来开发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口动、眨眼系统:眨眼三桢、说话三桢的模式。这种方式如今仍然被日本动漫界使用。甚至成为ADV游戏制作根本。至此:日本动漫成为能与欧美动漫分匠抗理的巨匠。欧美动漫特点走大制作、大成本的道路;日本动漫则采用小成本、快产出的快餐文化。 1963《铁臂阿童木》-第一部日本国产TV动漫,当时的收视率超过四成。这部TV动漫作品其实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日本动漫的雏形。甚至有很多看来是习惯的东西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一周播一次动画。 《铁臂阿童木》作品与思想 手冢治虫是多产的漫画家,一生画了约450部漫画(一说700部),但作品丰富多样:儿童生活、科幻、侦探、历史、传说,文学、医学、宗教、音乐、哲学等。这些作品几乎都影响了后来的漫画家的创作题材,不过这些作品取材和来源分为四大类: 其它动漫作品影响:手冢治虫阅读过大量的东西方动画、漫画作品。受许多漫画、动画大师比如迪士尼、万籁鸣。早期作品如《森林大帝》就是仿迪士尼作品改编的。 社会环境:手冢治虫曾受到二战和日本思想变化的影响,作品常常凝重、深邃。作品常常带有“求索”的心情,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前者比如《佛陀》后者比如《昭告希特勒》 这些作品再日本动漫乃至世界动漫都是非常少见,但的确也弥足珍贵。 小说:手冢治虫改编了不少的世界名著,比如《新浮士德》、《一千零一夜》、《三只眼》等。经改编的作品有的保持原貌,但大多加上了作者的思想。 职业和兴趣:手冢治虫是医学博士,喜欢昆虫。于是创作了《人间昆虫记》《BLACK JACK》(中文译:《怪医秦博士》)等作品影响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家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几乎所有的漫画家都是受手冢治虫作品启蒙。比如鸟山明就曾经说过:儿时经常涂鸦老师(手冢治虫)的人物。 手冢治虫的漫画的总销量已经超过1亿,许多形象(比如阿童木),不仅受到日本、亚洲动漫爱好者的喜爱。而且成为世界动漫明星。 手冢治虫对中国非常友好,称中国漫画家万籁鸣为兄。手冢治虫漫画《铁臂阿童木》成为最先进入中国动漫界的日本动画片之一。2000年,北京举办了手冢治虫纪念馆(四天)的活动。 手冢治虫的弟子最著名的有:藤子不二雄(两人,小叮当哆啦A梦名作家)。 死后评价 据说手冢治虫弥留时曾喃喃自语:“给我铅笔。”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确定。《火鸟》是手冢治虫的未完成的作品。 横山光辉著有《手冢治虫漫画大全》,大和书房《手冢治虫的世界》菲律宾著名学者也对手冢治虫作出过很高的评价:“手冢治虫的作品里充满了东方的智慧,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 获奖情况 《铁臂阿童木》日本第一部TV版动画,上映收视率达到47%,各国平均收视率30%。 《森林大帝》日本国产第一部彩色TV版动画。 《悟空大冒险》本第二部彩色动画系列片,曾在中国上映。 《神奇的美乐蒙》手冢公司正式成立后策划的第一部电视系列片.。 《铁臂阿童木》在原作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编,更加适应电视观众的需要。 独创动画,具有实验性精神。 《熊猫书籍》24小时电视节目“爱拯救世界”动画特辑。24小时电视节目“爱拯救世界”动画特辑。 《火鸟2772》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跳》实验性动画。 《三眼神童》手冢去世后第一部被动画化的手冢作品。 § 主要作品 漫画作品:动画作品: 1947年作品:《新宝岛》 1950年11月~1954年4月作品:《森林大帝》《漫画少年》 在创作的最初考虑圆满结局,但在中途受到《小鹿班比》的影响而将主题改变为:“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1951年4月~1968年3月作品:《铁臂阿童木》《少年》 近未来题材,时间设定2003年,漫画版中有一些比较严肃的部分,后来在改编成动画时被删掉了。 1953年1月~1956年1月作品:《蓝宝石王子》《少女俱乐部》 1963年1月~1966年10月作品:《好朋友》 日本漫画史上的第一部少女漫画作品。 1974年7月~1958年3月作品:《三只眼》 受到《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响创作的作品。 1972年9月~1983年12月作品:《佛陀》《希望之友》 对神话题材进行了严肃而有现实意义的改编. 1973年11月~1983年10月作品:《Black Jack》、《少年Champion》 塑造了“Black Jack”(秦博士)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判逆形象,作品对社会进行了严肃的批判。 黎明编1967年1月~11月 大和编1968年9月~1969年2月 宇宙编1969年3月~7月 凤凰编1969年8月~1970年9月 复活编1970年10月~1971年9月 这期间作品有:《火鸟》、《COM》 望乡编1976年9月~1978年3月 乱世编1978年4月~1980年7月 生命编1980年8月~12月 异形编1981年1月~4月 太阳编1986年1月~1988年2月 这期间作品有:《漫画少年》 手冢治虫创作生涯的颠峰之作,最后一章《现代编》未完成。 《铁臂阿童木》:(黑白) 日本第一部TV版动画,上映收视率达到47%,各国平均收视率30%。 《森林大帝》:(彩色) 日本国产第一部彩色TV版动画。 《悟空大冒险》:(彩色)日本第二部彩色动画系列片,曾在中国上映。 《神奇的美乐蒙》:(彩色)手冢公司正式成立后策划的第一部电视系列片。 《铁臂阿童木》:(彩色) 在原作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编,更加适应电视观众的需要。 《W3》:(彩色)独创动画,具有实验性精神。 《熊猫书籍》:(彩色)24小时电视节目“爱拯救世界”动画特辑。 《FUMOON》:(彩色)24小时电视节目“爱拯救世界”动画特辑。 《火鸟2772》:(彩色) 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跳》:(彩色) 实验性动画。 《三只眼》:(彩色)手冢去世后第一部被动画化的手冢作品。 《Black Jack》:(彩色)至今连载中。 § 参考资料 1、http://www.comicfans.net/Article/japanmj/othermj/200612/11004.html 2、http://www.fxdm.net/200603/22/1142981115d1130.html 3、http://hi.baidu.com/wxel/blog/item/5ef48b2f87a43c391e30895d.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