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扁韧革菌 |
释义 | § 描述 扁韧革菌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无柄或有时具短柄,半圆形,扇形,菌盖1.5-7.5cm×2-12cm,薄,叠生覆瓦状,往往相互连接,干时向下卷曲,有蛋壳色至浅茶褐色短绒毛,渐褪色为烟灰色,同心轮纹明显,子实层面平滑,浅肉色至藕色,剖面厚500-750μm,包括子实层、中间层及紧密呈褐色的边缘带。盖边缘有绒毛,粗5-7μm。子实层有囊体和刚毛体。孢子椭圆或卵圆形,平滑,无色,5-6.5μm×2-3.5μm。经济价值:木腐菌,引起多种阔叶树木质腐朽。又记载产生草酸,含纤维素分解酶,应用于食品加工等方面。有时出现于栽培的香菇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1] § 分类 经济真菌 -- 非褶菌目 -- 韧革菌科 -- 韧革菌属 § 产品 产品名称: 扁韧革菌 拉丁文名称: Stereum fasciatum 产地:美国ATCC,国产 上海丽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销售各类进口,国产菌株,菌株种类多达七千多种[2] § 研究 香菇扁韧革菌的防治措施 危害 扁韧革菌又名轮纹革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韧革菌科、韧革菌属。此菌是一种木腐性大型真菌,菌盖无柄,呈扁形或半圆形,革质,基部凸起,长宽(2—12)厘米×(2—7)厘米,往往互相连接,有蛋壳色或淡茶褐色绒毛,色渐退变为烟灰色,并出现狭窄、光滑、褐色或淡褐色的同心环带,边缘完整或稍呈瓣状,子实层平滑,浅肉色,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的腐木上,在食用菌段木栽培中危害香菇、木耳和银耳的段木,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和营养,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及减少产量。 防治方法 发现该菌子实体及时刮除,拿到远离菇场的地方深埋或烧掉,然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涂刷刮除面,阴干后再用1%的波尔多液涂刷。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