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捕虫堇 |
释义 | § 基本资料 捕虫堇 中文名:捕虫堇 英文名: Butterwort 学名: Pinguicula spp. 科名:狸藻科(Lentibulariaceae) 原产地:欧洲、美洲、西伯利亚、日本 品种:全世界有54种以上,可分为, 温带型:外季会形成簇生状的休眠芽,如:algida,alpine,corsica,longifolia, vulgaris,villosa,ramose,variegata。 热带及亚热带型:不会形成簇生状的休眠芽,如agnata,caerulea, gypsicola. Heterophylla,ionantha,lusitanica,lutea,macraphylla, moranensis ,primuliflora,ehlersae,kondoi. 捕虫方式:主动苍蝇纸式捕虫。叶面上的腺体分泌特殊气味吸引昆虫,使昆虫被叶面的粘液所粘捕,有些品种的叶缘会各中央包卷将昆虫包住,叶面的腺体再分泌消化液将昆虫消化。 § 基本简介 捕虫堇 捕虫堇的拉丁学名是Pinguicula vulgaris,属于狸藻科(bladderwort family),狸藻科的拉丁学名是Lentibulariaceae。 捕虫堇,是种沼泽植物,以捕捉昆虫为食。普通的捕虫堇,又叫紫花捕虫堇(bog violet),可长到6英尺(15厘米)高。在底部长有玫瑰花型或成簇的椭圆形叶子,约2英尺长。 叶子上层分泌粘性的消化液。当昆虫被粘住以后,叶子边缘卷起来,昆虫就会被消化。捕虫堇开有一朵紫色的花,半英寸(13毫米)长,开在主茎上。 捕虫堇属植物是较著名的食虫植物之一,为狸藻科,捕虫堇属(Pinguicula)植物,约有46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2种:高山捕虫堇(P.alpina L.)、普通捕虫堇(P.vulgaris L.),产于西南部和中部地区。 由于这种植物的外形很像堇,所以人们称它为捕虫堇。其实它并不是堇类,而与狸藻有着亲缘关系。 §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150-4500米的高山林下或岩石上。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印度、锡金、俄罗斯、匈牙利也有。 § 形态特征 狸藻科捕虫董属多年生食虫草本植物。根状茎短。单叶数枚基生,质柔软,淡绿色,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5-3厘米,顶端钝圆,全缘,具短叶柄,上面具无数小腺毛,能分泌一种粘液,为捕捉昆虫之用。5-6月开花,花葶直立,1至数条,顶生1花,花淡黄红 花萼5深裂; 花冠唇形,上唇短,2裂,下唇长3裂,裂片近圆形,有距;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花药卵形,1室;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扩大。蒴果圆球形,熟后2瓣裂开,种子多数。 § 捕食方法 捕虫堇 捕虫堇的艳丽花朵,易于招引昆虫,当飞来的昆虫落到叶片上时,就会被粘液粘住。 当然被粘住的昆虫不甘心束手就擒,它会拼命地挣扎,于是叶缘便向内卷曲,把它包裹在里面而无法逃脱。这样,昆虫就落入了捕虫堇的魔掌。 当捕虫堇捕捉到猎物时,叶片上的无柄腺体就分泌出消化液进行消化。 消化液分泌的多少,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还与捕捉到的昆虫大小有关。如果捕捉到的昆虫较大,分泌出的消化液就较多。 如果捕捉到的昆虫较小,分泌出的消化液也就较少。不仅如此,若分泌出的消化液用不完,还可以回收进去,所以说捕虫堇已有一个初级的消化循环。 § 种植要求 捕虫堇 捕虫堇品种多分布较广,种植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都喜欢明亮的光线,不能暴晒,怕热,多数需用碱性基质。 基质:因捕虫堇生长环境的不同,它们对基质的要求也一样,基质的配方须考虑品种的习性和当地可以获得的资材两个因素进行合理调配。以墨西哥捕虫堇为代表的种群多数生长在石灰岩山区,需采用碱性或者中性的基质配方,一般使用多种矿物质基质进行混合,也可填加少量有机质基质,如可用2份珍珠岩、2份蛭石、1份石膏、1份沙,1份椰糠或泥炭进行混合。其它种群可使用酸性基质配方,如可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进行混合。 水份:使用低矿物质浓度的水源,生长季节可保持基质较高湿度,适合采用盆垫底部供水,植株不宜经常喷水,以免冲淡叶片上的粘液。有休眠习性的品种在冬季休眠期需停止浇水。 湿度:捕虫堇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一般种植的环境都可以满足,无须特别加湿。 温度:热带、亚热带种群以墨西哥及美国南部品种为代表,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20-30度,冬季可保持在2-10度,多数可在2-35度下存活,个别品种可承受0度的低温或38度的高温,墨西哥等高山地区的品种喜欢日夜有较大的温差;温带种群以欧洲地区的品种为代表,生长适宜温度10-20度,多数可在0-25度下存活,个别品种可承受-3度的低温或30度的高温。 光照:捕虫堇喜欢明亮的光线,也能耐半阴,适合种植在窗台等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也可接受柔和阳光的照射,但须避免强光暴晒。 养份:在生长季节,可使用通用复合肥等稀释五千倍喷施叶面,每月1-2次。不宜投喂食物的方法提供养份,以免影响观赏性。 病害:夏季高温容易烂茎,环境良好的通风、降温、较大的日夜温差都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现茎部已有部分腐烂,一般很难救治,可截取未感染的叶片进行叶插,以使它得到延续。捕虫堇也会受到蜗牛的攻击,有时一夜之间会吃掉一大片叶子,小棵的植株甚至会只留下根茎,可使用罩子、水盘等把植株进行隔离,再等夜间“凶手”出没时将它侵获吧! § 繁殖方法 捕虫堇 叶插:把整片叶子从母株上剥下,斜插或平放于洁净的基质上,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2个月左右可长芽。 分株:有些品种的捕虫堇会在根茎部、叶缘端(P.primuliflora等)、匍匐茎(P.calyptrata、P.vallisnerifolia等)长出新芽,当长到足够大时,从母株上分离,单独栽培。 冬芽:以温带种群为主的一些品种,在冬季低温的刺激下,莲座状叶的基部会长出一些珠芽,俗称冬芽。等珠芽成熟后会脱落,这时可将它取出,底部朝下轻轻压入洁净的基质表面,等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会长出新芽。 播种:一般捕虫堇都需要进行异花授粉才能结种,可选择开花两天左右的花朵,用牙签等器具粘上花粉后涂抹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授粉成功后一般1-2个月蒴果成熟开裂,散出细小的种子。播种时可直接撒于洁净的基质表面,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一个月发芽。一些温带种群的种子需要冷藏一个冬季才会发芽,也可在冰箱冷藏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