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彝族海菜腔
释义

§ 基本资料

彝族海菜腔

所属地区: 云南 · 红河州

文化遗产名称: 彝族海菜腔

遗产编号: Ⅱ—31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遗产级别:国家

§ 简介

彝族

素以能歌善舞著称的彝族人民,民歌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他们表达感情,自我教育和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歌被用来记载历史,交流情感,传授文化,掌握农时节令。不论是在祭祀,节日,婚娶丧葬,还是在劳动生产,谈情说爱,修缮建屋等活动中,都能听到欢快朴实,婉转而又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歌声。

海菜腔本义是在"海"上唱的腔,因当地的异龙湖中一种名为“海菜”的水生草本植物而得名。它是彝族人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 其历史久远,自诞生以来,便在以异龙湖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农村、城镇广为流传。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 历史渊源

云南的招牌 --石屏古城

海菜腔的由来

海菜腔俗称石屏腔,它是滇南四大腔之首,起源于石屏县异龙湖附近的原生态民歌。异龙湖畔风光旖旎,山水秀丽,湖里生长着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名曰海菜,长长的根茎碧绿,头部盛开小白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以食用。传说彝族先民摇着桨橹在异龙湖中打鱼或采摘海菜,渔民边划船边歌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海菜腔。但在《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一文中,汪致敏先生提到海菜腔时,考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一是白章富先生的多名说。他在《彝族海菜腔源流初探》一文中说:石屏“大水村地区的甜石榴闻名滇南,海菜腔又名石榴花,就是因此而命名。”

二是海菜腔源于彝族语之说。据许象坤先生的《石屏彝族与海菜腔》一文介绍,海菜腔的名称,最早出现于《石屏县志》艺文卷。其中有石屏廪贡胡赢的“香稻花香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幂蒙里,海菜腔尖醒睡鸥。”的七绝诗句。这是海菜腔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但是许先生认为,文人骚客将其列入诗文,并不是海菜腔定名的开端。于是,他从彝族语言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用汉语读海菜,可以读成海吉。彝语的海读‘黑’,与汉语的‘海’声母相同音相近。彝语的‘对歌’是‘吉’,用彝语说‘黑吉’,就是‘海上对歌’的意思。然而汉人听起‘黑吉’来,就是‘海菜’。于是看见彝族男女到海上划着船对歌,就说是去唱《海菜腔》……其实还应该先有‘黑吉’后有‘海菜’”。“靠打猎捕鱼,这也许就是海菜腔产生于海上的依据”。

以上两种说法,虽各有所据;但有另一种不同的说法:“当地彝族群众认为海菜腔发源于异龙湖畔,据说是在元朝末年,异龙湖畔发生了一场战争,双方打了七天七夜才结束。打了胜仗的一方就在异龙湖畔的五转商店(罗色庙的小岛上)烧篝火、摆酒席庆祝胜利,老百姓在唱歌跳舞中就把彝族话中的白话方言排列成有规律的唱词唱了出来,随后就在湖畔彝族村子中流传起来。在后来的演变中有人就把它规律的整理后形成了海菜腔。取名海菜腔的原因是:异龙湖畔的彝族人民非常喜欢唱歌跳舞,在湖中打鱼、扯海菜时也要唱,歌声声调拖得很长,很有韵味,唱的过程中使人感到就象摘海菜一样很长很长,顾名思义就取名为海菜腔。”

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与特定环境相符的心态。也就是任何名称的起源,都离不开深厚的社会基础。由此可见,海菜腔不仅是异龙湖畔彝族人民曾经经历过的历史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繁衍生息在石屏县的人们祖祖辈辈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浓缩。 云南的招牌 --石屏古城

海菜腔的形成

石屏彝族海菜腔的形成源于“吃火草烟”活动。“吃火草烟”这种风俗,是彝族青年独特的恋爱方式。在月明星稀之夜,常常由一个寨子的男青年先选好玩场,然后带上烟筒、四弦和食品,邀约另一寨子的女青年参加。男女青年聚集于寨外选好的场地中,燃起篝火,装烟逗乐,尽情唱跳玩乐。男女之间互唱曲子、侃白话,要求较严格,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对答如流,若女方输了,必须给男方装烟点火,若男方输了,会被看不起倍受冷落。其中主唱者用真声演唱实词,假声演唱虚词,使之更富抒咏性,其忽高忽低,或张或弛的音色对比,让音乐高潮迭起,悦耳动听,获得美感。在演唱过程中,主唱者与伴唱者之间,或低吟迥唱,或纵情高歌,绵绵不倦的对歌,通宵达旦,许多青年就是在这里倾露感情,最后结成姻缘的。

当然在劳动时,在山野湖滨,歌手们为了抒发心中的情怀,也会进行即兴演唱。自古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海菜腔的演唱,出于心性,激于真情,有时站在船头“拉”一腔,会唱得鱼儿冒出水;有时站在山头“喝”一声,也会唱得鸟儿飞出林。因此,彝族海菜腔,都是歌手们触景生情而又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总是出口成章,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才华和智慧。如笔者在小他腊村采访时,当地歌手自编自唱的:“一进公园亮堂堂,四方宾客来唱腔,歌唱石屏大变化,全县人民奔小康。”这一细腻的表现手法,也就形成了彝族人的歌唱风格。彝族人认为,人的美不在外表,只有能歌善舞,能编善唱,才最具有美感。所以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四弦演奏技艺娴熟者,尽管无标致的身材,出众的容貌,却倍受青睐和爱幕,被称为“曲子师傅”、“四弦老板”。

可见,歌声是人民心声的自我流露,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都是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民族风情的一面镜子。

§ 发展

云南的招牌 --石屏古城彝族民歌源于劳动,传播于民间。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发展着。因地而异,各具浓郁的地区特点。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即性发挥,顺口而出,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是彝族人民培育出来的民族艺术之花。

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明代石屏人袁润曾在军队中供职,后隐居故里,他常进山游玩,听樵夫唱海菜腔,写下五律《礼社渔歌》:

礼社渔家乐,风清晚泊舟。

歌怜喉舌巧,出爱水天秋。

G乃波纹碎,轻肠月影浮。

鱼羹常一饱,不似把人忧。

清初的石屏文人胡瀛,趁月游异龙湖,当即吟道:“香稻花轻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冥蒙里,海菜腔夹醒睡鸥”。

民国年间,石屏的彝家妇女走西头到思茅、普洱一带背运东西,一路上唱海菜腔,跳烟盒舞,劳逸结合,以解困乏。民国《石屏县志》四十卷《奕志》中载:"夷人妇至思茅地,为人负茶至普洱",每唱"胧匆"调为嬉,又名"跳胧匆"(按:烟盒舞民间也称为"跳胧匆")。

这些史料中对海菜腔的有关记载,说明了海菜腔渊远流长,是彝族民众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它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

§ 形式特点

石屏彝族花腰歌舞节

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被誉为民族中的“美声”唱法。它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海菜腔原为民歌小调,现已发展成数十种"曲子"。"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在演唱开始,男女双方要款一段枸腔白话,这是双方在相互推让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知识才能和艺术水平的一个机会,是恋爱过程中相互了解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它的演唱基本形式是多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海菜腔正曲是七言绝句,演唱的内容一般起到表达思想、心愿的作用。

彝族《海菜腔》,歌词是汉语,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海菜腔》以对唱为主,对歌中夹对白话,出品成章,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别开生面。

《海菜腔》的唱词,从内容上分,有试曲、勾曲、抽曲、热曲、扫曲、离曲、挂曲、怨曲、闲曲、怪曲等,都是附合情绪的即兴创作,反映出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现状

由于近几年的旅游开发和央视“青歌赛”的大力宣传,很多外地游客专程到石屏异龙湖上欣赏“海菜腔”。而异龙湖周边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原本穿着民族服饰的尼苏人现在的穿戴已完全汉族化。笔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异龙湖畔几乎没几个渔民会唱“海菜腔”,会唱曲的只会随口哼唱了几句尼苏花腰的阿哩或新近几年创作的民间小调。

在异龙湖里捕鱼的彝家人已经很少,相反这几年湖中出了很多“食船”,据统计整个异龙湖大概有五十余这样的餐馆式“食船”,以异龙湖里捕来的鲜鱼和湖里产的海菜为主要食源招揽游客生意,用餐其间若有人问及“海菜腔”,船家会立即用手机召集附近异龙镇上的尼苏姑娘小伙上船,穿戴漂亮“花腰”服饰的尼苏姑娘小伙会在船头一字排开,唱起悠扬美妙的滇南彝族小调,众食客一边欣赏歌声一边品尝美味,现已成为异龙湖的特色旅游之一。

§ 传承意义

彝族海菜腔

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对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进行系统发掘、抢救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菜腔所依存的男女交际习俗"吃火草烟"的消亡及其他文化娱乐形式的传入,海菜腔的歌唱渐趋式微,现已鲜有能完整歌唱成套海菜腔的“曲子师傅”、“曲子老板”(均为对著名歌手的尊称),年轻一辈中也少有海菜腔的爱好者,其传承面临严重危机,亟待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海菜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代表人物

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二人

海菜腔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演唱形式,已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二人用歌声让世人认识了彝族文化,无愧于“云南歌王”之称。

2006年8月9日晚,当李怀秀、李怀福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一等奖的奖杯时,这对来自云南石屏的彝家姐弟的心,就像他们参赛歌曲《吉祥鸟儿飞起来》中的吉祥鸟儿一样飞升云端。

“海菜腔”起源于云南省石屏县的彝族生活区,在那里,农民经常在田间地头唱起这种绵柔悠长的民间歌曲,这无疑为从小就在此地生活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音乐成长环境。

姐姐李怀秀12岁起便跟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海菜腔”。进入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后,李怀秀先后师从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等著名的民间歌手,不仅使演唱技艺日臻完善,还掌握了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的唱法。除此之外,李怀秀还学习了石屏彝族民间烟盒舞,花腰彝支系的数十套歌舞,以及哈尼族、纳西族、佤族、怒族、藏族等民族的部分歌舞。凭借优秀的唱跳技能,李怀秀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演出活动及赛事活动并获得10多个奖项。

弟弟李怀福在家排行老四,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唱歌跳舞及民族乐器,2000年他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姐姐所在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李怀福在馆里不仅学习了烟盒舞与以“海菜腔”为首的滇南四大腔,还跟李文艺老师学习了红河歌舞。在老师和姐姐的帮助下李怀福的唱跳技能也越来越好。几年之中,他曾多次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与他们同台演出。 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二人

2004年1月,李怀秀曾和她的老师施万恒一起,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获得原生对唱组金奖;同年8月,李怀秀和李怀福一起参加了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北民歌擂台赛,一举摘得“中国民歌王”桂冠。接下来就是一次次地参加全国的大型文艺演出……从2004年起,全国的观众就开始认识了这对来自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姐弟,开始认识了“海菜腔”。

而人们真正开始注意到“海菜腔”这种原生态民族唱法却是在2004年第11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当时李怀秀和李怀福姐弟俩曾以一曲原汁原味、地道纯正的《海菜腔》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也引发了中国音乐界的一场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首来自哀牢山原生态的民族歌曲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外,还首次把民间艺术的表演和表现形式推向了风口浪尖,在用歌声打动了观众的同时,打破了音乐界传统的评判标准,引起专家评委的争论。

由于他们的演唱打破了音乐界传统的评价标准,没能进入决赛。这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声乐界的一场大讨论,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正因如此,2006年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特别设立了原生态唱法组。

姐弟俩获得了第12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的金奖,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这对彝族姐弟,更记住了“海菜腔”。有的观众说,我们就像他们身边的树木花草,听他们在大山上自由地歌唱,那歌声天然而清澈,自由而开朗。有的观众说,他们的歌声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让我们领略了一种有些陌生的民族风情,让都市里的人感受到一股久违的清新之风。

§ 影响

石屏“花腰歌舞节”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之一,增强综合国力呼唤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的保障。由于海菜腔的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很强,歌手们曾经几次进京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人演出,她们高亢委婉的曲调,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弘扬民族文化事业,需要具备文化的眼光。文化的最高价值不是同一性,而是它的独特性。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以及大型音诗画《花腰放歌》中,海菜腔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海菜腔走出了大山,走出了云南,在国外演出时被称为“天籁”之音。人们在用自己甜美的歌声歌唱着自己的家乡,同时也在向世界证明:云南是歌的天堂,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藏之一。因此,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中,人们正是以坚持文化的独特性方式来坚持自己的民族精神,来担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让世界了解红河民族文化,红河人一直在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海菜腔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美声”唱法,它不仅是彝家人的绝唱,也是原生态歌舞的传承。如今,石屏县异龙湖的异龙镇、龙朋镇等各乡村文化站都有海菜腔演唱组,县里每年还举办一次民族民间“海菜腔烟盒舞”比赛,让海菜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本土的民族文化宝贵的价值,所以保护和发扬传承就成了首要的任务。

“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处处有。”这是石屏县明清两代文人辈出的真实写照。丰富的文化遗产,秀丽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资源,造就出了被称为天籁之音的石屏彝族海菜腔。海菜腔作为彝族文化中的一份子,几百年来传承不断,去年六月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可见海莱腔在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价值和地位。

总之,海菜腔作为彝汉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显示出了独特的个性和成熟的美,从而成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我们要把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当代的再创作相结合,通过创新使之有活力,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才能使海菜腔得到真正的保存与发展。我们真心期望这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海菜腔传承不断,成为世界文化的奇葩。

§ 相关视频

滇南“四大腔:海菜腔(花腰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