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恒河豚
释义

§ 简介

恒河豚拉丁文名→

Platanista gangetica

英文名→

Indus River Dolphins

科→ 恒河豚科

现况→ 濒危

现存→ 4000-6000

背鳍位置→ 中央稍偏体后方

初生重量→ 7.5公斤

成年重量→ 70-90公斤

族群大小→ 1-2(1-10)

良好食区→

不详

侧泳>>

这两个品种偶尔都会侧泳,尤其是在浅水区域中。通常倾向右侧,并在河底附近巡游;尾部会略高于头部(头部会不停地点着);而其中的一只胸鳍通常拖在淤泥中搜寻食物。根据某些报告显示,晚间侧泳者较多;深夜则是侧泳的高峰期。也经常在水中绕圈子游,而且通常采取逆时针方向

侧泳>>

尾鳍的功用像船桨,突起的骨脊,右胸鳍会在泥中拖行

头颅>>

头型不对称,向左斜倾,颚骨隆起朝后上方弯曲

§ 特征

这种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长而窄的嘴喙,长度有时可及身长的1/5。因此可以籍此与嘴喙不明显的伊河海豚,新鼠海豚区别(这两种主要生活在海中的鲸豚类有时会进入亚洲的大河流域内)。驼海豚类与瓶鼻海豚也可能溯河而上数公里之遥,但这两类有非常明显的背鳍搜寻印河豚与恒河豚,可仔细聆听它们的喷气声,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从远处就可以听到这些声音。当地人称它们为“susu”(印度文拼作soosoo),就是模仿它们呼吸时类似喷嚏的声音。

灰蓝色的雌性:这两个品种的雌雄体色都有极大的差异,体色范围可能从淡蓝,层次不同的灰,乃至暗棕色都有。嘴喙末端的牙齿较长,背鳍的位置有三角形的隆起,末端尖锐,腹部的颜色比背部与体侧淡,尾鳍柔软。

鳄鱼般的外观>>

印河豚与恒河豚呼吸时,经常以一定的角度浮出水面,所以在某些地区可能会被误认为鳄鱼。或许能看见江豚的整个头部与嘴喙,但有时只有额隆或头的上半部及嘴喙浮在水面。

§ 何处观赏

只出没在巴基斯坦信德省与旁遮普邦的印度河流域中。80%以上沿着印度河下游苏库尔坝与古杜坝之间的170公里河道出没。上溯的极限应在旁遮普邦西北的真纳坝;下行的极限可能在信德省的戈德里坝。也居于杰纳市河,在本杰纳德坝渠首之下,自1930年代起,为灌溉及水力发电而盖的许多水坝,已经严重影响它们的行动与分布区域,许多族群也被分散,局限在隔绝的小块地区内。

比印河豚分布更广,出没在印度西部,尼泊尔,不丹与孟加拉境内的恒河,梅克纳河与布拉嘛普特拉河流域,以及孟加拉的戈尔诺普利河。此外也可能栖居于孟加拉的森古河,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中国境内的源头(中国称为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山脚到潮汐区呈现不连续的分布。上溯的界限应在苏南干治(梅克纳河),洛希特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以及马纳河(恒河支流)。就算往下游去,也不会超越潮汐界限。法拉卡坝已经将其族群一分为二。

§ 种类

恒河豚

恒河豚分成两种亚种:印度河亚种(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与恒河亚种(Platanista gangetica gangetica)。恒河亚种生活在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它们位于印度、孟加拉与尼泊尔境内的支流中,而印度河亚种则只栖息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中。从1970年代直到1998年为止,它们被当成是两个不同的种。不过在1998年,栖息于恒河与印度河的恒河豚族群被重新分类为恒河豚的两个亚种。

恒河亚种与印度河亚种实际上是相当类似的,它们拥有所有河豚共有的长嘴喙。即使在嘴巴没有张开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看见明显的牙齿生长在上下颚。年幼的恒河豚牙齿约有一英吋长,而且是窄且弯曲的。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将变成平坦且方正的。恒河豚的眼睛没有晶状体,所以它们实际上等同于失明,虽然它们可以感觉到光的强度与方向。导航与觅食则是使用回声定位。恒河豚的身体中间部分是咖啡色的,它们只拥有三角型的小型背鳍,而前肢及尾鳍与身体比起来是较大的。雄性的恒河豚身长约2-2.2米,雌性的恒河豚则为2.4-2.6米。

目前已知纪录上最老恒河豚是一只28岁的雄性恒河豚,身长为199厘米。成年的雌性恒河豚的体型比雄性恒河豚还要大。两性异形显示在雌性恒河豚身长达到150厘米后,虽然当时雄性恒河豚的嘴喙停止生长了,雌性恒河豚的嘴喙仍然会继续生长,最后达到约20厘米长。幼豚可以在1月到5月间观察到,而且不会停留在雌性恒河豚身边超过几个月。恒河豚的怀孕期约9至10个月。

恒河豚以鱼及虾作为主食,包括鲤鱼与鲶鱼。恒河豚被观察到时通常是单独行动或是以松散的群体来行动,它们并不会组成严谨而且有明显互动的集团。

§ 数量与分布

恒河豚

印度河亚种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及印度、尼泊尔、孟加拉与不丹境内的梅克纳河(Meghna)、布拉马普特拉河、戈尔诺普利河(Karnaphuli)与Sangu河流域。恒河豚在印度的Vikramshila恒河豚庇护所附近与孟加拉南部的Sangu河流域有相对比较高的数量分布。只有非常少的个体(可能只有20只)生活在尼泊尔的卡克拉河(Ghaghara)中。印度河亚种的总数量目前是未知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有几百只,也许多达上千只。

恒河亚种昌巴尔河(Chambal)发源于印度西部,然后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注入印度河。Singh与Sharma (1985)估计在1983年至1985年之间至少有45只恒河豚生活在Batesura与Pachhnada之间的昌巴尔河中。观测密度约每6.5公里有一只成年的恒河豚。

印度河亚种栖息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19世纪时,在印度河的河口到喜马拉雅山麓丘陵之间及象泉河、拉维河、杰纳布河与杰赫勒姆河(Jhelum)这些支流发现它们的踪迹。目前印度河亚种只栖息在印度河长约1,000公里的河道中,因为灌溉设施而被分成5个族群。大约有99%的数量出现在690公里的河道里,这显示在1870年代以来印度河亚种的分布范围缩小了80%。

一次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巴基斯坦对印度河亚种所作的广泛的数量统计在2001完成,认为目前约有1,100只印度河亚种。观察到恒河豚在下游的族群数量与目击率有明显的增加。目前有3个巨大的族群,分别位于恰希玛(Chashma)与陶沙(Taunsa)水坝之间(84只,密度0.28只/km)、陶沙(Taunsa)与Guddu水坝之间(259只,密度0.74只/km)及Guddu与苏库尔(Sukkur)水坝之间(602只,密度3.60只/km)。

§ 与人类的互动

恒河的女神骑在摩竭的绘画印度半岛的人类在河川系统的使用上,对于恒河豚的两个亚种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鱼网会导致它们被缠住,造成局部地区的数量严重的减少。每年仍然有一些恒河豚被猎捕,而它们的油与肉被当作涂敷的药剂、春药与捕捉鲶鱼的饵。灌慨也降低了恒河豚栖息范围内河流的水位。工业与农业用的化学药品排放到水中的毒素可能也造成恒河豚数量的下滑。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在许多河流中总共建造了超过50座水坝,造成恒河豚族群被分离与基因库的减少,因为能交配的数量减少了。目前有3个印度河亚种的族群,如果保育得当被认为可以长期的幸存下去。

印度河亚种与恒河亚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濒危等级。对于栖息在国家Chambal保育所的恒河豚而言,立即的危险是水位降低与拦沙坝的出现使得河流被切割成较小的部分。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4: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