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陈大夫宗祠
释义

§ 简介

祠堂概况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在广州市白云区西郊沙贝下元里。始建于明 嘉靖年间,清 道光丁末年 (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重建,1927年重修。

§ 历史变迁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俗称世德堂。宗祠由十二世祖陈锡(天游)和陈鏊(雁泉)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十八年(1539年)落成。后经三次重修:第一次明万历三年(1575年)由十三世祖陈绍儒重修;第二次清道光十七年(1847年)重修;第三次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略有修葺。宗祠于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以来,以香港同胞捐资为主,对祠堂进行维修,并筹建了陈子壮纪念馆。

§ 结构特点

宗祠为硬山顶大木小式,坐北向南,前后两进,有东西廊,天井宽敞。主体建筑占地795平方米。宗祠门前有宽阔的7级石台阶。阶前场地宽广,一口大水塘绿波涟游,环境秀丽。前座面阔3间,进深2间。琉璃花脊工艺嫡熟,牡丹花枝唯妙唯肖,上塑“道光丁末”(道光二十七年即公元1847年)和“英华店造”字样,为省内现存较早琉璃瓦脊之一。1986年重新装上整鱼宝珠。碌筒瓦面,绿琉璃瓦剪边。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末年款印章。按原样恢复的木板门联是:“一间七进士;四代五乡贤”。7进士是自陈氏始祖陈康延 (南宋人)至陈子壮 (明末人),乡贤则指乡间有才德者。塘头有琉璃人物亭阁。正面青砖墙磨砖对缝。后座称世德堂,面阔3间14.6、进深3间12.4米,13架纵4柱前出卷廊。廊前有石栏板4块分别雕“万寿无疆”4字。瓦面与前座相类,唯瓦脊当中无宝珠而施陶塑罗马字时钟。世德堂左侧为忠烈祠,是祖明末抗清志士陈子壮的。后人称陈子壮与顺德陈邦彦、东尧张家玉为“明末岭南三忠”。

§ 宗祠的力量

陈子壮雕像

人杰地灵

陈大夫宗祠呈现的是一种雄壮美。首先让人有压迫感,巧夺天工的设计、震撼人心的建筑、美轮美奂的装饰带来了视觉冲击,让人觉得个体力量的微弱和智慧的匮乏。等到歆享完毕,浅薄地知道宗祠涉及到的历史及人物时,就又会持续生出流连忘返的雅兴。可以很清晰感受到陈氏子孙回忆先贤时的高傲。比如说风水,沙贝村简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完美所在,依山傍水,具备典型的人文环境;比如说贵人,由古及今,如数家珍,即便当今某个区的并非耀眼的领导是陈家人,他们也心中有数——五六个老人、陈氏家族的廿六、廿七世孙,每天必到宗祠里转一转、巡一巡,尽可能多地重温每一个历史片段。“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

影响后世

古色古香的宗祠也有了一些现代色彩。南粤先贤馆首批50历史名人名单公示里有了陈子壮的名字,老人们就会贴一张红榜共示;村里陈家的后人买下一家店铺门面送给了祠堂,祠堂的管理者们也会贴出一张感谢信——时代在变,祠堂自然也在变,但是祠堂的力量在变化里依旧强劲。祠堂旁边是一所小学,孩子们中有不少是知道陈子壮这个名字的。

§ 人物简介

个人资料

陈子壮画像

陈子壮(1596-1647):南海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字集生,号秋涛,谥号文忠。出生于广州九曜坊。其父陈熙昌进士出身,在朝廷历任大官,伯父陈熙韶在广西思恩府当知府。陈子壮的成长与其所受的家族教育息息相关。  “广东三忠”之一。

广东三忠

明末清初,广东出现了三位民族英雄,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三忠”的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

主要事迹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军队的乘胜追击下,明思宗朱由检自尽于北京。吴三桂投降,清兵大举入关。接着,南明弘光、隆武政权相继瓦解,清兵由福建漳州、泉州进攻广东。这时,广东存在两个对立的南明政权:即广州的绍武帝和肇庆的永历帝,双方互争正统而打起内战,清兵乘虚而入。十二月,李成栋的先头部队由东门轻取广州,南明君臣多人死难(至今仍有“绍武君臣冢”古迹存于越秀公园)。随后,清兵继续攻打梧州、桂林,追击遁逃至全州的永历帝。

南明危在旦夕之际,兼军御史张家玉起兵于东莞,兵部主事陈邦彦起兵于顺德,大学士陈子壮起兵于南海。紧接着,各地义军(包括农民军)风起云涌,小者百人、大者万人,甘竹滩的余龙、新会的黄公辅、恩平的王兴、高明的麦而炫、番禺的屈大均都是义军中的佼佼者。虽然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军的斗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三忠”先后坚持10个多月的联合军事行动牵制了清兵的在粤主力,从而使得南粤的最后一个政权得以延续十多年。清将李成栋后来也慑于广东抗清力量的强大而复师于明。  [1]

§ 人物生平

少年聪慧屡试皆捷 一身正气的陈子壮

陈子壮之父陈熙昌是个饱读诗书的进士,母亲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因此他自幼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四岁能文、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一年中秋节晚上,陈熙昌在官邸的花园宴客赏月。其时天色朦胧,薄云照月,有客人触景生情吟诗曰:“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蟾照碧波。”陈子壮当即接口道:“待我明年览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众客称奇,都道此七龄小子聪敏、志气非凡,前途无可限量。万历辛亥,陈子壮16岁时,应岁试冠邑弟子员。万历乙卯,陈子壮20岁,乡试(即省会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己未(1619)中进士并在殿试中获第三名(探花及第),应了诗谶,时年24岁,授翰林院编修。

刚直不阿不附阉党

1625年,陈子壮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时值权奸当道,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陈子壮极为反感,便命了一题“论历代宦官之祸”。乡试结束回朝时,他还亲自拟文论证,历数各朝宦官之祸害呈给皇帝。满朝有正义感的官员莫不称快。魏忠贤自然十分痛恨,但看到陈子壮少年新晋、才华卓绝,于是想收为己用。

一日,魏忠贤府第新修,想请书法了得的陈子壮题写“元勋”的匾额,便派手下人明翼对陈子壮进行拉拢。陈子壮婉言谢绝。明翼回报,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随即派党羽搜集陈子壮在浙江主持乡试时所言“庸主失权,英主揽权”等语,将其意歪曲为诽谤皇帝;昏庸的天启皇帝竟然偏听偏信,罢免陈子壮父子的官职。二人不得已携眷回归广州,在盐仓街定居。

天启皇帝驾崩,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迅即垮台。陈子壮恢复了左春坊左谕德的官职,到任两个月后便因父丧匆匆南归,丁忧服满回京,升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每当在群臣满座的殿堂中开讲,陈子壮总有治国安邦的滔滔宏论,君臣皆为之击节。

疾恶直言黜官归里

1636年,崇祯皇帝为了罗致人才进一步扩大朱姓宗室的势力,下诏曰:凡宗室中如具文武才智者,许改秩授职。所谓“许改秩授职”,即允许不经正当途径做官,而升官就意味着增加俸禄、进而增加财政开支。而且当时藩王、宗室的权力已经很大,严重影响到各级官员的行政效率。深知“许改秩授职”之害的陈子壮上书千言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此举激怒了众藩王,合伙诋毁陈子壮,指责他离间皇族。没有主见的崇祯皇帝便下旨刑部,以“非祖间亲”的罪名将陈子壮投入监狱。身陷囹圄将近半年,陈子壮经群臣营救而出狱,黯然黜职归乡。

在广州白云山九龙泉之上,陈子壮修建云淙别墅,集杜甫诗句在门外自书一联:“天下何曾有山水,老夫不出长蓬蒿。”又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终日吟诗唱和,影响很大。翌年,陈子壮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

1643年,广州及邻近数县发生大灾荒,粮价高涨,广州城内乞讨者日渐增多。陈子壮不但自己出资,还四处奔走筹款,组织救济。他在城内分区设点,每天向饥民施粥。据《广州通志》记载,数千人因为得到他的救济而存活下来。

§ 后人访谈

十世孙:地灵人杰成就陈家风光

陈家第26世孙、陈子壮第10世嫡孙陈权辉今年71岁,在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的宋名贤陈大夫宗祠(陈子壮纪念馆),他与陈伟南(70岁,陈家26世孙)、陈有桐(82岁,陈家26世孙)、陈树民(57岁,陈家26世孙)、陈树添(60岁,陈家27世孙)一同守候着祠堂的静谧和源远流长的祖上荣光。在陈权辉和他的同辈们看来,陈家之所以能“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之所以能出现陈子壮这样的风云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风水有关。原来早在1300年,本来居住在广州河南天堂檀香村(今广州造纸厂附近)的陈家因为多代单传、人丁稀少,不得不打算另辟居处。当时的七世孙陈浩潜心研究风水,并与另外两人结伴到江西拜访名师,学成后到处寻觅名山龙穴。陈浩后来发现浔峰地区,觉得这里山明水秀,将来定会人杰地灵,便在沙贝(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定居下来,此后陈家瓜迭绵绵、繁衍不息。同时,陈浩登山涉水踏遍浔峰山脉,终于寻到六穴“风水宝地”。

陈家的子孙们对先贤特别是对陈子壮充满敬意。陈子壮在大坑山建有衣冠冢,但至今未见未曾寻到,这庶几成为所有人的心病。2001年暮春时节,陈家26世孙陈伟南结伴上白云山试图寻找云淙别墅(陈子壮修建)遗址未果,作五律诗一首表示感怀:

铮语斗权奸,黜官乡里还。

碧山栖别业,冽水濯憔颜。

忧国殚思策,待时翻倒澜。

庭园何处是?芊草夕霏间。

故址寻踪四牌楼

(“戊辰进士坊”)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