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师专业发展
释义

§ 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即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1]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青睐。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振兴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提升教师自我素质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同时专家的理论水平和一线教师的的接轨对研究的作用也很巨大。究竟怎样才能使教师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能过更健康的成长,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自身的提高对教育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因为教师在整个教育中始终都是主体和主导人。

§ 解释

教师专业发展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他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可理解为“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2]

§ 目标

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在当代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里,教师专业发展直接指向于胜任教师的新角色。[3]

§ 特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发展的终身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才是绝对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始终的教师教育系统工程,包括职前的院校教育阶段、入职的针对性培训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阶段性培训等。

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本人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必须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发展的阶段性

教师从步入讲台到成长成为一个熟练的教师,再到教育教学专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至少呈现三个发展阶段:职前专业化、入门专业化、在职专业化。

发展的连续性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又是持续不间断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进修和提高自我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确保知识、能力、观念符合时代的需求,才能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发展的丰富性

发展的丰富性主要是指发展内涵的丰富性。培养培训及教师自我研究、修养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应根据教师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既不能超前也不可滞后。同时,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丰富性。[1]

§ 内容

知识系统

专门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是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由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组成。

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等。科研能力和水平则体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

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性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