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理发展理论
释义

§ 心理发展理论

§ 正文

他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他认为:成熟的作用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型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成熟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就随之增加。②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他认为这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他把经验分为两类: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如体积、重量等);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对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的理解,如 5、6岁儿童发现物体的总数与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位置、与对它们计数的次序无关。这类经验不是来源于物体,而是来源于动作。③社会经验,指社会上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他认为个体在社会化中是主动的,如果缺乏儿童的主动作用,社会化仍将是无效的。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他认为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它不能归结为单独的遗传性,也不存在预先制定的规划,实际上它是一种认知结构建造的过程。婴儿最初只具有一些本能动作的遗传性图式(scheme),图式指动作(包括认知动作)的结构。后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 经过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accommodation), 图式就不断改变或复杂化,儿童的心理随之不断发展。皮亚杰说:“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称为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称为顺应。”所以,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其已有的图式之中,这可以引起图式量上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促使调整原有图式,因而这可以引起图式在质上的变化。平衡 (equilibrium)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个体遇到新事物,总是先试图用已有图式去同化,如获成功,便达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个体就作出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改变认识结构以适应新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平衡的起点。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心理都以确定不移的顺序经过各认知阶段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 2岁) 这时婴儿只具有“感知运动性智慧”,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出现表象和思维;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了解到动作与效果的关系等。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这时表象和语言的信号性功能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大大扩展了儿童的智慧活动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较突出。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时儿童有了具体运算能力, 出现了 “守恒”和 “可逆性” 。 “运算”(operation) 是皮亚杰的智力成长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 而且它是可逆的。 如我们为了求64而给 8平方,还可以完成逆运算,为了得到 8而求64的平方根,这就是一种运算。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这时的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谓“形式运算”,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而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如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等。

皮亚杰的研究和理论,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影响很大。有很多人对他的研究在做重复验证工作,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儿童出现“守恒”和“可逆性”的年龄,就有许多争论意见。有人指出,他的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理论演绎而来的,他对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和语言)的作用估计不足。

心理发展精神分析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这种理论特别强调人的生物性本能,尤其是性本性、 即里比多 (libido);认为所有心理发展都是这种本能发生变化的结果,本能是人格的推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声称,心理生活由三个不同的成份──伊特(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构成;婴儿最初是由无意识地、非理性地作用的本能冲动(伊特)支配的。伊特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随着儿童的成长;自我就从伊特中派生出来,自我由帮助儿童应付现实的理性思维、知觉和计划组成,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后来在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就发展出超我,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现实,它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心理生活的这三个心理成份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焦虑(anxiety)。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上述心理结构的演化,个体在达到成熟的过程中就经历了许多特殊的阶段。他的阶段是把身体的不同部位置于中心地位,以生物本能能量投入这些部位的顺序来划分阶段。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被说成处于口唇期,这时生物能量投入口唇活动,婴儿从口唇活动获得最大快乐;此后依次是肛门期( 2~3岁)、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3~19岁)等。

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如果他们获得的快感太少,体验到不幸、挫折时,发展就可能被抑制而产生停滞,并导致不良人格(个性)特性的出现。如沮丧、悲观、吝啬、消极抵抗、自恋、傲慢等。

心理发展精神分析论受到弗洛伊德的后继者的不断修正,著名的有E.H.埃里克森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提倡本能决定论,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批判。一般认为他的理论是一组缺乏科学证明的假设。但他的某些观点,如无意识的动机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和思想,儿童的早期经验可能影响人格的某些方面,则被有的人认为是有启发作用的。

心理发展刺激反应论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是美国的J.B.沃森(旧译华生),现在是B.F.斯金纳。这种理论关注的是个体的外现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思维(象皮亚杰那样),也不是他们的情感和欲望(象弗洛伊德那样)。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的活动可以分析为看得见的刺激,看得见的反应,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儿童的发展,不外乎是行为的习得和改变,是经验的累积。

刺激反应论强调的是环境和训练的力量,认为环境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行为的刺激,并决定他们的行为。沃森曾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可以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而斯金纳则按照强化原理,制成了程序学习的教学机器,认为通过及时反馈,每一小步子上的强化,学生就能学会正确的行为。

刺激反应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经过学习而形成和改进的 ,儿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①条件反射形成,由于一定的行为受到了奖励,而其他行为受到了惩罚,儿童就学会了新的行为方式; ②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方式。他们认为,在儿童学习复杂的行为时,把教导、示范和奖惩结合起来是必要的。

在刺激反应论中,没有谈到儿童发展的阶段;而且它也不强调向任何特定的目标前进,因为在这个理论中没有“理想的”成人。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刺激反应论强调对心理进行客观研究,还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否定意识、否定个体主动性的观点,则不能阐明不易归于条件反射或观察学习的信念及能力的发展变化,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观念的出现等心理发展的事实。

在西方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除了上述三种主要观点外,还有强调行为的遗传基础的习性学观点,以及强调每一个体的独特性、自我、潜能、理想和信念的人本主义观点等。

参考书目

〔瑞士〕J.皮亚杰、 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P.H.Mussen, J.J.Conger,J.Kagan,Essentiɑls ofDevelopment ɑ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ar &Row,1980.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