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拍 |
释义 | § 字义 拍 pāi 字从手从白。“白”意为“空无一物”。“手”与“白”联合起来表示“手中空无一物”,“空手”。本义:[动]两手击掌。引申义:空手、两手空空(相当于词语“白手”)。又引申为“掌击”。 “拍”字的文化背景:“拍”是古代魔术师在台上的典型动作,他们每次表演节目前都要面向观众击掌拍手,表示手里没有东西。然后他们一变,就在手中变出了一件物品。 § 基本信息 拼音:pāi 注音:ㄆㄞ 部首:扌,部外笔画:5,总笔画:8 五笔86&98:RRG 仓颉:QHA 郑码:DNK 笔顺编号:12132511 四角号码:560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2CD[1] § 文献资料 《说文》:“拍,拊也。”即两手相拊。 § 词语 拍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拍鞍马。”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手拍儿声。” 拍击 即掌击 拍打 即掌击打人 拍掌 即鼓掌 拍案 即掌击桌面 拍子 即具有掌击面的工具(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 音乐术语 【拍】Beat(英)钢琴调音时所利用的一种声音现象。十二平均律中的纯五度、纯四度、大小三度以及大、小六度等音程同时发响时,在听觉上会感到音量有周期性的强弱,这一强一弱称为一次拍。产生拍的原因是因为两根弦在振动时发音的波长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声波有时相合,有时分散,发音减弱。从C1音向上构成的各音程每秒的拍数是: 纯五度c1-g1 上行频率比2:3 拍数0.89 纯四度c1-f1 上行频率比3:4 拍数1.18 大三度c1-e1 上行频率比4:5 拍数10.38 大六度c1-a1 上行频率比3:5 拍数11.87 小三度c1-be1 上行频率比5:6 拍数14.12 小六度c1-ba1 上行频率比5:8 拍数16.48[3 § 声学术语 由两个频率相接近的声音合成的一个低频变幅的声音。常见的拍现象有:钟声明显的忽强忽弱变化和发电机开动时的磁铁哼嗡声等。在受迫振动中,当激励函数频率与振动系统频率接近时,也可观察到拍的现象。此现象可用图 1的两个简谐振动(见线性振动)的合成来说明。 用方程x1=asinωt和x2=bsin(ω Δω)t表示图1的两个简谐振动,则合成后的振动方程为: 此拍的振幅是,它以Δω频率在(a+b)和(a-b)之间变化(图2)。拍频率(简称拍频) 是指每秒钟内振幅从一个最小值通过最大值再到下一个最小值的次数。图中所示的是a=b时拍的图形。 光学中的干涉现象和无线电中的外差法也可以用沿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的合成来说明。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