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花
释义

§ 概述

火树银花

打花,就是用铁水打花,是陕北绥德、米脂一带一种独特的民间焰火形式,被视为一种古老的礼花。一般在正月十五和正月二十三的晚上进行表演,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亦有祥和喜庆之意。打花既体现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还具有实用价值,其成本不高,取材方便,可多可少,表演灵活,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喜爱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 起源与流传

火山喷发

打花最初是道士们为祈福禳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请来民间金、银、铜、铁、锡五色匠人造访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将铁水打散开来,以祭奠他们共同的祖师——太上老君。到北宋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曾在陕北地区广泛流传。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过去,绥德县每年正月十五和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在西门城墙上或北门湾进行打花表演,同时在城内各十字口垒有火塔塔、灯山,每处都有唢呐伴奏,街道两旁可以打灯谜,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成为春节后的一大景观。米脂县城东的三里楼庙会每年也都有打铁花助兴。

很早以前的娱乐活动形式单一,过年时有钱人放炮竹,没钱的铁匠就把炉里的铁水打出去,图个好看和热闹,可谁想到,这火树银花比鞭炮、礼花还要炫丽壮观。这样一代传一代,铁水打花的绝活就流传了下来。

§ 方法与技艺

流光溢彩

打花的主要工具是铁匠炉、坩埚、坩勺和用水浸泡过的木板。坩锅和坩勺用一种带粘性的高温耐火土捏制而成,工匠一般可以自制,前者用来炼制铁水,后者用来掏舀铁水。木板象洗衣板,略长,用来抛打铁水。打花的主要原料为生铁、锯沫或湿沙等。夜幕降临,选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匠人们将砸碎的生铁装入坩埚埋入火中,人拉风箱鼓风,待铁熔为铁水后,打花者手持木板,铁匠从坩埚中用坩勺舀出铁水,倒在木板另一端用湿锯沫或湿沙围出的凹窝内,打花者快速远离炼铁炉,先将铁水向上抛起二、三十公分,在铁水下落中用木板对准铁水突然猛击(酷似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动作),打散铁水,顿时,铁花流光溢彩,从高处倒悬坠落如火山喷发,火花稀落之时又如火树银花,场面甚是壮观。第二天看打花现场,满地都是小铁丸。

据说,最初打花只用铁水,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在火炉里加些铜和铝,打起的“花”就显得五彩缤纷了。但是为了节省成本,至今还是只用唯一的金属原料铁来打花。

打花必须有高超的打花技艺,难度较大。很多技巧只能在操作和实践中去体验,去领悟,而且需要一定的胆量。所以千余年来,这种技艺只是在铁匠和铜匠中流传,铁水打花的铁水温度可以高达1600℃~1700℃,温度不够铁水溅得不散,也迸不出金花,若溅到表演者或者观众的身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铁水打花的把式都是经验丰富而且胆识过人的高手。他们表演的时候都要戴一个大草帽,并且把劳动布衣裤或者老羊皮袄反过来穿在身上,这样可以防止被飞溅出来的铁花烫伤。

§ 失传与发展

古老焰火

早期打铁的工匠们在用他们的汗水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种营造欢乐气氛、庆贺节日的独特方式。然而随着烟花焰火的异军突起和金属现代加工方式的日新月异,铁匠和铜匠的前景渐趋衰落,后继无人,濒临危境。打花作为民间传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习俗的命运并不可观。

近几年,陕北一些地方政府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专门的打花表演队,将传统的火炉改为乙炔气炉,把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技艺当中,使之更具环保性、安全性、观赏性。但愿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民俗活动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别样的喜庆和欢乐,也愿这样古老的民俗活动能有更广阔、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3: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