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文学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建立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在文化建设上并不重视反法西斯作家的作用,甚至对进步作家有所敌视。在战时流亡国外的作家绝大多数回到东德。西德文坛一时显得荒芜。这个时期外国作品和介绍外国文学的刊物争相出版,但是流亡在国外的德语作家的优秀作品,除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海尔曼·海塞的《玻璃球游戏》外,几乎无人知晓。在法西斯统治时期留居国内而长期沉默(称作“国内流亡”)的一些老作家,又先后重新发表作品。最受喜爱的有朗盖瑟(1899~1950)的《磨灭不了的印记》(1946)和卡扎克(1896~1966)的《大河彼岸的城市》(1946)等长篇小说。这个时期除魏森博恩(1902~1969)的戏剧《地下工作者》(1945)和韦谢尔特(1887~1950)揭露集中营情况的自传小说《死人的树林》(1945)等少数作品外,大多不直接触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教训。 青年作家认为必须把法西斯的统治和战争造成的精神创伤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是由于德语在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陷于混乱,新一代的作家感到没有传统可以继承。 有人把1945年看作是“零点”,把这段时期的作品称为 “废墟文学”。 这时的代表作品有艾希(1907~1972)的诗《盘点》、博尔谢特(1921~1947)的剧本《在大门外》(1947)以及施努雷(1920~ )、伯尔(1917~ )、齐格弗里德·伦茨(1926~ )等人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反映经历了战争的年轻一代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苦闷,行文朴素、简练,近似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艺术风格。 1947年里希特(1908~ )和安德施(1914~ )召集一些年轻的作家和编辑在德国南部班瓦尔德湖畔聚会,筹办新刊物《蝎子》。刊物不准发行,但这种聚会方式却保留下来,形成一个松散的、没有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即“四七社”。1950年起由出版社、广播电台资助颁发“四七社文学奖”。以后它的成员扩大到新闻界、出版界,聚会成了推荐作家和作品的场所。1967年停止活动。20年来它在促进战后西德文学的繁荣、发掘人才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涌现了象伯尔、格拉斯等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 自50年代开始,有些青年作家创作长篇小说。到60年代为止,已有大量优秀作品问世,题材从描写战争的后果逐渐转到探索灾难的根源和罪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其中著名的有克彭(1906~ )的表现战后人们惊恐状况的《草中的鸽子》(1951),安德施自述当逃兵的故事《自由的樱桃》(1952)等。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它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和社会风气的败坏。约恩松的《对雅科布情况的揣测》(1959)接触到德国分裂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伯尔的《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把清算过去与批判现在巧妙地结合起来。瓦尔泽的《间歇》(1960)揭露了社会种种弊端。齐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1968)批评了在法西斯统治下所谓忠于职守的品质。 60年代,西德工人文学和纪实文学兴起,有的作品透过西德经济繁荣的表象揭示工人遭受剥削的实情;有的揭发社会的黑暗现象,如马克斯·封·德尔·格律恩(1926~ )的《鬼火与烈火》(1963)、艾里卡·隆格(1939~ )的《波特罗普的记录》(1968)、瓦尔拉夫(1942~ )的《十三篇不受欢迎的报道》(1969)等。写作工人文学的作家仿效“四七社”成立了“六一社”,1970年又建立“劳工界文学社”,提倡报告文学。 60年代,西德剧作家所创作的优秀剧本有霍赫胡特(1931~ )抨击教皇姑息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基督的代表》(1963)、海纳尔·基普哈特(1922~ )表现发明原子弹的物理学家受审的《奥本海姆事件》(1964)、魏斯(1916~ )控诉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罪行的《调查》(1965)等。这些作品大多属于纪实文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广播剧是战后备受欢迎的文学体裁,剧作家有安德施、艾格布莱希特(1899~ )、恩斯特·施纳伯尔(1913~ )等人。1950年以后广播剧的创作强调情节描写与气氛渲染,以君特·艾希的《梦》(1951)为开端,形成高潮,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都写过广播剧。60年代以后,广播剧偏重追求音响效果,文学性有所减弱。 诗歌方面,战后初期有艾希、施努雷等人的诗,属于“废墟文学”。以后出现批判社会现实的诗人如恩岑斯贝格尔和彼得·吕姆科尔夫(1929~ )等。巴赫曼、策兰、胡赫尔(1903~ )等人的诗作则与贝恩(1886~1956)风格近似,诗句隐晦,令人难以捉摸。50年代后期出现了“具体派诗”,用单词或字母排列、组合成各种形象或声音,以表达一种情绪和内容。重要诗人有弗朗茨·莫恩(1926~ )、赫尔姆特·海森比特尔(1921~ )等人。“具体派”诗歌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到70年代趋于消沉。这种在形式上追求革新的做法,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中也有所反映。阿尔诺·施密特(1914~ )的小说《卡片的梦》(1970)以1,300多页稿纸、每页3栏的形式,3条线索并行记录24小时内的思想活动,即其一例。 70年代,纪实文学的发展引起日记体、自传体小说盛行。著名作品有雅科夫·林德(1927~ )的《自画像》(1970)、盖哈特·茨韦伦茨(1925~ )的《脑袋和肚子》(1971)、彼得·吕姆科尔夫的《你们了解的那些年头》(1972)、格拉斯的《蜗牛日记》(1972)、施特鲁克(1947~ )的《阶级友爱》(1973)、弗里施的《蒙陶克》(1975)等。70年代后期的重要作品有格拉斯的长篇小说《比目鱼》(1977)、齐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家乡博物馆》(1978)等。70年代的戏剧,以霍赫胡特的《助产士》(1972)最受欢迎。作家弗兰茨·克萨弗·克罗茨(1946~ )的剧本描绘下层人民被逼走上犯罪的道路,对话往往采用方言俚语,具有粗犷真实的风格。70年代的诗歌摒弃了隐喻手法,开始表现日常生活,诗人有阿斯特尔(1933~ )、包尔恩(1937~ ) 等。 参考书目 Dietrich Weber(Herausgeber),Deutsche Literatur der Gegenwart, in Einzeldarstellungen, Stuttgart, 1976. Franz Lennartz, Deutsche Schriftsteller der Gegenwart,Stuttgart, 197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