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季陶 |
释义 | § 个人资料 戴季陶,原名良弼,字选堂,笔名天仇,后改名传贤、字季陶;晚号孝园;信佛后有法号“不空”。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中国政治家、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的理论家、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 生平简历 1891年,出生于四川广汉县。 1902年,入成都留日预备学校,受老师徐炯影响,倾向反满。 1905年,赴日本入读师范学校,1907年入日本大学法科。 1909年回国,投奔江苏巡抚瑞澄,被任命为江苏地方自治研究所主任教官。瑞澄奉旨调升湖广总督后,戴季陶没了靠山,辞官另找出路,逐步投向革命派。 1910年,到上海当《中外日报》记者,继而转入《天锋报》,写出大量的反清文章。几个月后,19岁的他,成为《天锋报》总编辑。清政府下令拘捕他,他亡命日本,后转赴南洋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任《光华报》编辑,加入中国同盟会。回上海后,又在《民权报》上写下大量反袁世凯的文章,被袁世凯下令“提究”,关入牢狱。此时,他方才觉悟:“百万锦绣文章,终不如一枝毛瑟(枪)。”被营救出狱后,便直接投身反袁斗争,协助黄兴起义。[1]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担任孙中山的贴身秘书。陈炯明叛变时,戴季陶劝蒋介石立即回广州,保卫孙中山。 1913年逃亡日本、与当时同样留学日本的蒋介石为同室好友,关系密切,据说戴、蒋两人,曾同时与一名美貌护士重松金子过从甚密,戴与重松生下一子,并过继给蒋介石为养子,即蒋纬国。 [2] 1916年始返中国,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周刊。 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但后来因世界观的不同,戴季陶渐渐与马克思主义分道而驰。戴季陶 1924年,孙中山逝世后反对国共合作,从事反共著述,鼓吹所谓“戴季陶主义”,直接充当蒋介石的“文胆”和幕后参谋。 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为周恩来)。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改名“传贤”,字“季陶”。11月,参加反共的“西山会议”。 1926年9月至1927年6月任国立中山大学委员长。1927年6月至1930年9月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 [3] 1927年,积极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8年2月,又被提升为国民党宣传部长,10月,当上国府委员和中华民国考试院长(1928年10月─1948年6月)。1931年任“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此外还经营童子军,在中国发展了50万成员,写下《伟大精神》、《同舟共济歌》、《日行一善歌》等歌曲,在当时非常流行。中华民国国旗歌的歌词作者。 1928年,著《日本论》。 1932年12月,任“建设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建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具体主持了校址选择和筹建事务。所著的《关于西北农林教育之所见》,针对西北教育工作阐述了较为系统的办学思想,对学校的创建具有指导意义。 1936年,代表中国政府率领中国奥运代表团到德国参赛。西安事变后,他认为对张学良、杨虎城,应对何应钦的讨伐派坚决开战,从而保证蒋介石的安全。但宋美龄和孔祥熙主和,力陈利弊,戴季陶最终也改变主意。 1940年,他奉命代表国民党出访印度,见到了尼赫鲁、泰戈尔、甘地等名流。抗日战结束后,戴季陶曾劝蒋介石不要急忙派兵到东北。 1948年7月10日,戴季陶辞去做20年的考试院长的职务,改任国史馆馆长。 1949年2月11日于广东省政府广州东园招待所,服安眠药自杀,自杀原因大都推测与国共内战局势,国民党迅速崩溃瓦解而绝望有关。 其子戴安国扶柩回川,葬于成都西门外枣子巷墓地。 § 婚姻家庭 妻子钮有恒、赵文淑,妾赵令仪。 戴季陶有一女二子——戴家祥、戴安国与蒋纬国。戴留学日本时,交一护士重松金子为女友,育有一子,但是重松与蒋介石亦有感情,戴因而将此子过继予蒋介石,即为蒋纬国;此经蒋纬国于晚年著书证实。 [2] § 政治生涯 追随孙中山 1920年5月,戴季陶、沈玄庐、邵力子参加了由李大钊等倡导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其成员后来多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但戴季陶表示要忠于孙中山先生,不能背叛孙中山而加入其他党派。 1922年,戴季陶的股票投机生意遭遇惨败,在回四川的船上,跳江自杀,幸好被船员救了起来。戴季陶只好再赴广州投奔孙中山,孙中山重新把他招为自己的贴身秘书。1923年,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的主张,戴季陶却成了坚决的反共派。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戴季陶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并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41年2月的戴季陶 辅佐蒋介石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国民党左、右两派斗争日益尖锐。戴季陶以孙中山思想正宗传人自居,提出了要清除共产主义思想的所谓的“纯正的三民主义”。他看中蒋介石的政治才干,为蒋出谋献策,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抛出“整理党务案”,捏造“中山舰事件”,发动“四一二”政变,为蒋介石制定了《离俄清党谋略纲要》。1927年,蒋介石南京政府成立后,戴季陶任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府委员及考试院院长。 逐渐失宠 1935年,因汉字简化事宜与蒋介石产生隔阂。蒋介石虽做解释,但戴季陶不听劝,拒不参加国民党的会议,也很少过问公事。西安事变爆发后,戴季陶支持何应钦等讨伐派,力主派大军平定张杨,与宋美龄发生激烈争吵。宋美龄陪蒋介石返回南京后,发表了回忆录,不点名地批评了戴季陶。回忆录是以宋美龄的名义发表,但代表了蒋介石的想法。此后,蒋介石不再事事问计于他,也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 政治生涯晚期 戴季陶逐渐失宠于蒋介石后,身体也每况日下,患上了神经衰弱症。抗日战争胜利后,戴季陶郁郁寡欢。他认为共产党的势力发展壮大,会取而代之国民党。为此他曾向蒋介石进言。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败绩接踵,戴季陶忧心如焚,身在广州,心系时局。期盼局势好转,但事与愿违。身病加心病的戴季陶,既不愿随蒋介石残喘台湾,又怕成为共产党的俘虏。1949年2月11日,戴季陶吞服安眠药自杀。 § 个人影响 戴季陶书法 戴季陶酷爱读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他早年的理论活动多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书籍的翻译、评述,他将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由日文译成中文,为国内读者了解和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他的思想曾一度有很大的转变。他还代为起草了最初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 戴季陶在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发表了《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1945年版易名为《三民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系统提出了“戴季陶主义”,成为中国国民党官方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 戴季陶认为,三民主义就是“民生哲学”,“民生为宇宙大德之表现。仁爱即民生哲学之基础”;断言孙中山的思想“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孙中山“实在是孔子之后中国道德文化上继往开来的大圣”。戴季陶从与孙中山“互助论”相矛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论出发,认为人类生存的欲望“都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同时也具有统一性和支配性”(《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以此反对唯物史观、社会革命论的阶级斗争学说。 § 代表著作 《孙文主义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青年之路》;《学礼录》;《日本论》;《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 § 纪念 台北市国立政治大学校本部内有季陶楼。 台北市东吴大学校本部(外双溪)有传贤堂。 四川成都昭觉寺内有戴季陶墓。[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