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社会心理学
释义

§ 正文

儿童出生后的成长,不仅是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及行为表现、问题及其发展变化,都是他们通过活动与所在群体、他人及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并接受其影响的结果。由于长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育心理学未能专深地探索社会性现象,也由于教师面对学校中许多社会性问题常无所适从和难以将学生的社会化引至定向发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就成为现实的急需。社会心理学的许多早期研究,如A.迈尔(1903)、F.H.奥尔波特(1916)等关于“社会促进”实验,K.勒温(1939)等关于“社会气氛”实验,M.谢里夫(1951)的“内团体的冲突与合作”研究等均以儿童或学生为被试,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应用于教育,引起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由此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

1933年,S.L.普雷西在其《教育心理学》教材中列入“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学”一章,但未引起重视。1950年,L.J.克龙巴赫在《心理学年鉴》中讨论了社会阶级对学习准备的影响、学习中的情绪因素、作为集体过程的学习等题目,被看作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教育问题新趋势的信号。1956年,H.C.林格伦出版了包括上述内容的《课堂教育心理学》,并广为流行。但由于苏联航天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关注课程改革及程序教学实验而忽视社会化的研究。直至1969年,J.W.盖泽尔斯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发表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专著,涉及到社会阶级、社会化、社会对心理能力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作为社会体系的学校与课堂、师生品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等细目。其中谈到,如不改变处境不良儿童的环境,再好的补偿教育也难以奏效,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震动。此后,有更多人加入这个领域的研究,并相继出版多种教材与论文集,如D.W.约翰逊(1970)及M.A.班尼和L.V.约翰逊(1975)编写的《教育社会心理学》,D.巴-塔尔和L.萨克斯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研究》(1978),R.S.费尔德曼主编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当前的研究与理论》(1986)以及林格伦修正出版《课堂教育心理学》(第7版,1986)。

教育社会心理学目前尚无固定的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心理学与教育、个体社会化与学校群体动力学、学习者与家庭、学习者与同辈群体、师生间的交往与相互作用、学习动机的社会影响、学生态度与课堂行为模式的年级分段效应、课堂结构与学习中的合作与冲突、班级心理气氛与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最佳教学与学生品格特征的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及其对成败反应的归因分析、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过程、亲社会行为与侵犯、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纪律行为与课堂管理、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社会适应及其测量、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其特殊教育、教师期望效应、教师的社会化及其角色意识的作用等等。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