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敖包 |
释义 | § 简介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牧人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 堆子"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在敖包上插上苏德 据说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镌刻着开疆扩土的辉煌,把哈达系在苏德上,以表达子孙的敬仰 。 § 祭敖包 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会》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 用途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外围12个小堆,围绕中间,1个堆构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最初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旧历五月中旬举行。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可以指路的标识,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无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 敖包 后来,有鉴于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以进行各种祭祀活动于是敖包又成为天和神的象征。 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从远处看,真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称,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的人家还有自己的“家敖包”。敖包的数目不尽相等,有的是单独一个,有的是7个或13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人们出门远行,凡路过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祭祀开始,先举行赛马,然后摆上供物,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事毕,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 敖包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用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上面挂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 敖包 旧时,敖包分氏族的、毛洪的、索木的、旗的和盟的等不同规模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敖包在不同的 范围内祭祀。例如氏族敖包只在本氏族内行祭,祭物及费用都在本氏族内摊派;盟敖包则由全盟祭祀 ,祭物及费用要在全盟范围内摊派。也有自愿捐赠的,富裕人家一次可赠数只羊。当年用不完的祭物,主要是牲畜,则指定专人放养,留作来年使用。 节日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附近的敖包参加祭祀。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 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 敖包 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敖包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敖包多设于山丘之上,或水泉边,多数用石块堆成,一般呈圆形,顶端围有柳条圈。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每年农历五月,绿草遍野,燕子北归,本旗蒙古族开始祭敖包活动。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阿木苏”、糕点等供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羊。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 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时开始游戏,主要项目为“男子三技”。 § 传说 关于“敖包”的来由,有很多美好的传说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关于“红格尔敖包”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个。 传说有一个蒙古族牧民的母亲得了重病,无法医治。这个牧民便徒步赶往圣山五台山,烧香拜佛。他一步一磕头,表现得十分诚心诚意。他走啊,磕啊,昼夜兼程,风餐露宿,到达五台山的那一天,已经气息奄奄。但他还是咬着牙,边爬边磕头,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性命安危。等到了圣山殿堂,他刚刚烧完香拜过佛,就一头栽倒在地,人事不知了。 五台山有一座神奇的敖包,对这个远道而来的蒙古人的虔诚之心非常感动,便在苏醒之前,将佛教信徒的贡品移送到他的面前。牧民苏醒后,认为佛祖真的显灵了,老母有救了,一下子便坐了起来。 他舍不得多吃,将贡品包起来,背在身后,大踏步地走下山去。一路上,他还是不肯歇息。当时,月黑风高,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正在这时候,他的眼前突然一亮,一盏明亮的灯在他前面游移。当时,他还不知道这盏灯就是五台山的敖包变化的。 他跟着明灯,走啊,走啊,不两天就回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天快亮的时候,在红格尔山包上,那盏明灯突然站住不走了。牧民回到家里,老母亲已经完全康复了。 第二天,牧民搀扶着母亲,来到红格尔山包上,用石块垒起一座敖包,取名叫做“红格尔敖包”,让五台山敖包的神灵永远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安家。这一天,是中国的农历五月十八。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牧民和他的孩子都来到祭祀红格尔敖包。 关于红格尔敖包,在希拉穆仁草原牧民中还有一种传说。 在公元1219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进行西征。他的西征军中,有郭宝玉、张荣等许多汉族将领。郭宝玉是唐朝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通天文兵法,善于骑射。在这些汉族将领统帅下的汉兵中,对中原人民最尊重的关云长(即关公)无不顶礼膜拜,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在蒙古包前祭上一把关公的大刀,以祈求战斗胜利、人马平安。 到了元朝末年顺帝至顺年(公元1333年),有一位希拉穆仁当地的牧民,得到一把当年祭奠在蒙古包前的关公大刀。农历五月十八那一天,这位牧民虔诚地将关公大刀扛到红格尔敖包前,将它高高祭起。从那以后,每年祭敖包时,都要将关公大刀祭在红格尔敖包前。 其实,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关“敖包”的传说,谁也说不清有多少种。为什么内蒙古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有敖包,蒙古族的人们都祭敖包呢? 比较统一的说法有五种: 一种说法认为,敖包是历史上蒙古各部落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灵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 第二种说法认为,各部落打仗的时候,都要极力抢占山头。胜利的一方,就把他们战死的将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上,用石块将坟墓覆盖,以作纪念。在长期的征战中,今天我这一方胜利了,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明天你那一方胜利了,抢占了这座山头,也把烈士的遗体埋葬在这里。这样,一来二去,石堆下双方牺牲将士的遗体就都埋葬在一起了。征战双方的任何一方,只要重新抢占了这一片草原,就要带着各种战利品前来山头上祭奠英灵。久而久之,石块越垒越高,人们便把它称之为“敖包”。 第三种说法认为,敖包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自古以来,草原上的牧民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然而,遇到大旱之年,到处都缺少牧草。牧民们便用他们的传统方法,在山头上垒起石堆,由部落的首领领头,在石堆旁边祈祷,祭祀上天,降雨救灾。 第四种说法认为,敖包是远行的商人们用石块垒起来作为马队、驼队的路标用的。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们就有这样一种传说。因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来就是“驼道”必经之地. 第五种说法认为,敖包是部落作为打仗时传递信息用的,与中原地带古战场的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按照有关史学专家的意见,敖包大抵分四种类型:一种是用来标明旗(县)、省界的界标;一种是幸福为了镇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设置的;最多的是第三种,用来安葬苏木达日嘎(乡一级的长官)、扎萨克(旗长)、英雄、名人、活佛、喇嘛。第四种是作为道路的标记用的。清人姚元之写过这样的话:“夷人每出必骑,骑必驰骋。垒小石于山颠,谓之鄂博(即今所说“敖包”),以志远近。” 总之,“敖包”在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神灵在其位,世袭传诵,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佛教传入以后,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使其进一步被神化。 “敖包”一般是用石头、石块垒起来的,但也有用土堆起来的,还有用柳树枝条围建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敖包,一般呈圆椎型,西部地区呈塔型。过去,比较富裕的人家还有自设的“家敖包”。外围有12个小堆围绕中间一个大堆而构成的敖包,在内蒙古各地比较常见。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六个小的,或者按东南西北的方位各陪衬三个小的。主体敖包的底层中还放置了五金、五谷、五帛、五宝等实物。敖包大多数都筑在山顶或丘陵上,一般呈圆形,高约数丈,顶端植有柳树枝条或者榆树枝条,其形状好似烽火台,遥遥望去,直入云天,显得十分神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敖包顶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玛尼杆”,挂着部落的旗帜,正面紧靠敖包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钢叉,包前有石制的贡桌。 敖包的出现,在草原上逐渐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一路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加几块石头或者几捧土,然后才跨马上路。牧羊人在放牧时路过这里,总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块石头,以保佑人畜两旺。 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历史很悠久。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续这种古俗而来。清朝时期,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社会上传播开来,才开始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中旬举行。届时,还要请来众多的喇嘛诵经。祭祀会一般要继续三四天,如同过节一样,远远近近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也有众多的敖包。据有关史料记载,规模较大的敖包有:距离希拉穆仁镇所在地以北一公里的阿日文敖包、镇南的额尔登敖包、以西25公里的白音查干敖包、以东15公里的大文公敖包、东北方15公里的希日哈达敖包。此外,还有毛德林敖包、胡雅格图敖包、阿都来敖包、小文公敖包、白音敖包、巴格喜敖包和毛墩敖包。 希拉穆仁(召河)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敖包,就是距离镇所在地9.2公里的红格尔敖包。它是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对外开放最主要的一个敖包。 按照普会寺二百多年的规矩,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动,农历五月十八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举行规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动。从政府所在地出发往北,一条6米宽的平坦大道直通红格尔山,公路两边,草场上,山坡下,星星点点,到处是一个个蒙古包群落,大大小小的旅游度假浩特(村)让人目不暇接。 到达红格尔山下,抬头望去,红格尔敖包高高耸立在海拔1690米的红格尔山顶,气势宏大,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沿着坡道一直走向上去,到了敖包跟前,您会看到,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敖包,分上、中、下三层,底层圆周直径15米、高2米。希拉穆仁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镇政府于公元2001年6月投资18000元将敖包加高加大,以便供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和祭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红格尔敖包都要布置得威严肃穆。敖包顶上的玛尼杆,挂着书写有喇嘛教经文的经旗,旗为白色绸子制作。敖包的四角立着4根3米高的三刃钢叉。从敖包顶部到钢叉顶部,一根根绳子上,五颜六色的绸缎布条和纸条耀人眼目。敖包的正面(南面),安放着一把巨大的、明晃晃的钢刀,用马鬃和绸缎做成的缨穗随风飘舞,用各种色彩绸缎制作的禄马风旗迎风招展。石制的贡桌早已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切都已就绪,单等着五月十八那天的到来 相传“禄马风旗”来源于成吉思汗的军旗。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军队的军旗是天蓝色的,旗面上绣着一匹奔腾如飞的黑骏马。军队打到,就把军旗举到那里。晚上宿营,将军旗竖在营账前面。后来,成吉思汗远征西夏,殁于疆场,这旗帜便立于他的灵帐门前。蒙古人争相仿制,成为风俗。一直到今天,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门前,大都有一泥台,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顶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钢叉,这就是“玛尼杆”。一般都在杆上系长方形的旗帜,旗中画有一匹奔马,形体较大,旗的四角用狮、虎、龙、凤作为陪衬,这就是“禄马风旗”。蒙古语称之为“嘿毛利”,意思是“命运之马”。 “ 禄马风旗”是表示蒙古民族兴旺和尊严的标志。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对禄马风旗作了一些改动,变原来的一根杆为两根柱子,中间拉一条绳子,禄马风旗挂在绳上,而且一般都是红、黄、蓝、白、绿五面旗帜,代表天地万物的颜色,此外还增添了七珍、八宝、二十八宿等等。基本图案没有改变,只是更加气魄了。蒙古人家逢年过节,娶妻生子,都要更新禄马。打仗、出门、祭祀之前,都要先供奉禄马。户主以上的人去世,要下降禄马风旗以致哀。任凭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骑马从禄马风旗下通过。 § 草原的保护神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长生天",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元史》卷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他们还祟拜山岳,崇拜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蒙古人因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这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 这个别的圣地就是所说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这种圣地是各氏族在自已的领地上所建,它起源于氏族社会。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这片天地,这方山水的意义,因而是祖籍的一种表征。蒙古语中姓氏一词,就是由敖包一词演绎来的。内蒙乌审旗的哈德亨、艾古尔斤、赫赖德、察哈尔等以氏族为单位供奉的敖包,就是乌审旗的十三个氏族的名义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标志,是旗徽的变形。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灵,尔后又包括祖先的神灵。总之敖包成为神灵所栖之场所。敖包成为某一氏族,某一苏木、某一区域的保护神。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峰岭高处,积乱石成冢,名鄂博,谓神所栖……"纪昀《乌鲁木齐杂记》云:"鄂博者,累碎石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 敖包的分类 敖包的种类很多。按数量来分,有一个敖包单独存在。也有敖包群。敖包群中,有七个敖包并列,以正中最大者为主体,两旁各陪衬三个小敖包,名为"七曜之神",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这是由十三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按年龄来分,有的地方有成年人崇拜的敖包,有孩子们崇拜的敖包。按地域分,有的归一姓所有,或数姓所有,或一家私有,或一旗共有之。按性别分,有男人祭祀的敖包和女人祭祀的敖包。 根据敖包的性质与作用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五大类。 § 建敖包 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从而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祭敖包,先举行赛马,然后摆上供物,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事毕,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 敖包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用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上面挂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 敖包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敖包多设于山丘之上,或水泉边,多数用石块堆成,一般呈圆形,顶端围有柳条圈。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 萨布基鄂博 这类敖包,包括山岗敖包、道路敖包、隘口敖包、滩中敖包、崖畔敖包等等。《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记曰:"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河为标识,则垒石为包,曰鄂博。今称敖包。"蒙古的祖先,素来就是"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无际的草原、沙漠、戈壁、丘陵中。为了生活和生产的方便,便在山顶、水边、路旁等一切显眼的地方,垒起各种各样的石堆作为方向的标志,以便寻找和呼唤。这对畜牧、狩猎、军事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起初并不一定是疆界的标志,后来也不是所有的敖包都作了"界碑"。不过因为它们都是作为标志建立的,如果位于边界一带,便很自然地成为两个苏木、两个旗、两个盟、甚至两国的分界线。清代蒙古人松筠的诗"萨布(蒙语边界的意思)基鄂博,酌规以平治",就是很好的概括。在《绥远通志稿》上,就记载着土默特旗有"官祭"敖包之俗:"官鄂博多在本旗边境与他旗分界之山巅或原隰诸处,昔为本旗之最大祀典"。届时旗里的行政长官都要参加,"名为祭祀,实寓有巡视所部与勘正疆界之意。"在鄂尔多斯也有类似的风俗,在《成吉思汗祭奠》一书中,就记着"祭礼在七眼井南岗的两个敖包上进行以后,杭锦、鄂托克两旗的王爷要朝北走去,划出两旗的边界线。"清朝晚期以后,甚至出现了专为确定边界而建立敖包的情况。比如乌审旗的德力格尔敖包,就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哈日梅林为了阻止王爷放地,专门建立在内蒙古和陕西边界上的。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包头市东西脑(敖)包来历的传闻。大约在光绪以前,包头还是座小小的集镇,只有几家买卖字号,周围住的全是牧民,属乌兰察布盟管辖。当时包头有个东脑包,是乌拉特和土默特两个部落共祭的敖包,也是两个旗的天然分界。后来由于放垦招荒,水草和土地的矛盾日趋尖锐。为了防止冲突发生,两个部落的首领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在离东脑包五十华里的地方,另建一座西脑包,作为乌拉特部落的公脑包。东西脑包之间的空地作为缓冲地带,双方牲畜均不得进入。乌拉特部落由于牲畜众多,日感草场不足,便逐渐向西迁走,放弃了西脑包。土默特部落经过谋划,一夜之间将东脑包拆除,把所有的石块、旗幡、哈达等都搬到西脑包上,这样就把土默特的边界,扩大到西脑包一带。这类敖包,一般没有盛大的祭祀,也没有固定的祭日,下面也不埋东西,只是行人路过,骑者要下马,拔一绺马鬃献给敖包;步行者要弯腰,捡几块石头加到敖包上,井口中念道:"德额吉之大者归敖包收获之大者归我们。"然后才可离去。 敖包--祭神 很多资料记载,不仅蒙古民族,其他北方民族也有自己的敖包。这些敖包,大多是作为一方山水的守护之神供奉的。比如达斡尔族的"白那查",虽然画在树上,却经常在敖包前显灵,实际上就是达斡尔族的敖包神。达斡尔人在放排和狩猎的时候,一定要祭奉白那查,求他老人家保佑太平。《史记·匈奴传》写道:"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旧《绥远通志稿》也说:"各旗蒙人,以石垒成高堆,名曰'脑(敖)包',视为有神之地。"直到现在牧民的口语里,有时还管敖包叫"敖包额吉德"。大约很古以前,供奉敖包带有一种浓厚的自然崇拜性质。黄教传入以后,才跟喇嘛、经卷、禄马诸事物联系在一起,把这种崇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敖包像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建立起来,几乎所有像样的山水都修建了敖包,甚至有的牧民一家人也建立了一个敖包,说这是他们家的"风水"所在。特别是后来跟供奉龙王连在一起,祭敖包必是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使之具有了更大的生活实用目的。这类敖包,依其所建之地,常以山水之名呼之。其数量之多,堪为各类敖包之首。它们都有固定的祭日,祭祀也颇为隆重热闹,龙王是汉民族中专司雨水之神,牧区十年九旱,视雨如金,自然把向天祈雨作为祭敖包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地方祭奉敖包,都在夏历五月十三进行,而这天正好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关老爷磨刀,有所谓"干磨""湿磨"之说,而且以湿磨(下雨)最为吉祥。蒙古人祭敖包的时候,通常要请喇嘛念经文。这类敖包,实际上是百姓通过神灵,寄托自己的希望之地。鄂尔多斯的敖包祭词,从浩日穆斯特到黄金世界的山水神仙,上至成吉思汗诞生的布尔罕山喀鲁连河,下至根生土长的阿尔巴斯山和哈敦高勒(黄河)都提到了,最后念道: 从邻家邻居 到亲朋弟兄从乡里乡亲 到各位友人 从一家一户 到一里一村从白发长者 到黄毛小童 为生命长久而祈祷为生活美满而祭奉 愿活蹦乱跳的五畜长壳带皮的五谷 产得多而健壮熟得透而丰稔 愿围猎的时候能够满载回家门 再祭奉和祈愿金银珠宝 绫罗绸缎能堆积如山岭 我们由衷祝愿年年幸福 岁岁快乐草原常绿 清泉喷涌 我们众位乡邻福大寿增唵嘛哄。 这就是最现实的证明。 数典祭祖 在蒙语里,"敖包"一词,常跟"翁衮"一词连起来使用,叫作"翁衮敖包"。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描写词典》中,也把"敖包"列入"建筑"一类,称作"敖包翁古德"(翁衮的复数),这是很有道理的。张华注"匈奴名'冢'曰'逗落'"。"殆以后世蒙地树林甚少,于是鄂博之制兴焉。"(《绥远通志稿》)从这些说法来看,起码可以推出两点结论:现在敖包上扎柳条并环而行之的礼俗,是古俗的遗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祭冢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翁衮。 敖包为翁衮的最现实的根据,明显不过地体现在它的建筑过程中。一开始我们介绍敖包形制的时候,描述的仅是它的地上部分,实际上每个敖包都有程度不同的地下建筑,并埋葬了不少东西在里面。一般多系王爷或敖包之主的其他人的王冠、服装、金银、武器及生活用具,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翁衮,起码是衣冠冢。由于王爷是宗亲世袭的,这种敖包无疑是家族权威和尊严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敖包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在它的有关礼法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1)在酢肉的摊派和分配上,都有严格的法度,是一种政治待遇的象征。比如鄂托克旗王爷的布尔陶勒盖敖包远在毛盖图苏木,离王府所在地(今乌兰镇附近)很远,快马须走一天才能到达。五月十三祭过敖包后,十四必须将羊头和一条前腿给王爷送去。那时天已大热,等送进王府肉也臭了,王爷也不一定会吃。但这是他家口福的象征,不送绝对不行。《秘史》记载着成吉思汗的母亲因为分酢肉不公平,跟俺巴孩汗的夫人翻了脸,就是因为这个原故。 (2)从前王爷要降罪或赦免犯人,常在敖包前举行。 (3)如果边关告急,国难当头,需要出兵抵抗的时候,往往要在敖包前举行誓师大会,必要时甚至要用活人祭敖包,以示每战必克的决心。 正因为敖包是陵寝宗室的象征,从前各旗的王爷几乎都有自己的敖包。以伊克昭盟而论,郡王旗治北八十里,有达黑伊勒团敖包,为本旗之公敖包;鄂托克旗治东南约百里,有爱勒克图敖包,为本旗之公敖包;扎萨克旗治西北二十里,有独更敖包,为本旗之公敖包……同时王爷姓氏以外的其他氏族,也都有自己的敖包。这些敖包都各有自己的来历,祭祀的日期和仪式也五花八门。乌审旗的艾古尔靳哈然,住的全是艾古尔靳氏族的人,他们供奉的敖包叫京肯薛德(一位英雄的金抢)。这个哈然下设五个苏木,正月初三大祭的时候,每个苏木各出一名珠玛(司祭),各出一只全羊,由哈然的大珠玛带领五名珠玛主持祭礼。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氏族,住得都像艾古尔靳这么集中。或者原先虽然集中,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走散了。等到能够返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由长者带领,供奉自己氏族的敖包,在敖包前认识自已的家族。当然也有可能永远回不去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的牧民不供奉自家附近的敖包,却跑老远祭另外的敖包,这就是因为有个陵寝宗室的问题。 "那达慕"的雏形 关于"那达慕",以前的志书上没有记载,《辞源》里也没有这一条。《辞海》的解释是:"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祭'敖包'时举行,一般一年一次,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从这条解释看来,"那达慕"很可能是解放以后命名的,而且是由敖包会发展而来的。从前牧区地广人稀,聚散无定,平时大家都忙于养牧,难得一聚。一到五月十三祭敖包这个季节,水流草青马上膘,牧业大忙季节已经过去,丰收已成定局。于是大家便换上新衣,骑上快马,褡裢里装进奶食,马鞍上捎上全羊,来到敖包山下,举行敖包大会,勇者摔跤,健者赛马,娱神而自娱也。那些牧主,也在这个时候向牧民分股子,安排一年一度的牧业事宜。解放后将阳历六月三十日定为牧业年度,跟祭敖包的阴历五月十三相差无几,往往合在一起举行。由于时代的原因,可能在某个阶段省去了祭敖包的内容,专以庆丰收和娱乐为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那达慕"。 牧区的那达慕大会,有一条规律:凡是参加那达慕的牧民,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不空手而来,总要带一些酥油、奶酪、砖茶之类的东西。拿多拿少,全系自愿,主持者们也不计较。将这些收下以后,主办者根据参加人数,宰杀足够的肥羊,煮在一个大锅里,来者有份,吃个管饱,分文不取。不过就是这一顿,当晚不论多晚也必须散去。承传的习俗是:敖包会上人家(施主)举献敖包的羊背、砖茶、饼子、美酒、奶食等等,剩余的食品分给众人吃掉,全羊留一条羊腿给施主,绝对忌讳个人贪污。据说从前还有一种"曼金陶高"(大锅),一次能盛三头犍牛(指其肉)、三十六桶水、三十二斗大米、二斤盐。第二天开敖包会,头天晚上就得烧火。烧到第二天,几个人用铁锹翻一遍,再焖一会儿就可以吃了。凡是来赶敖包会的,不论民族性别,都可以吃个饱。一直到今天,许多基层的敖包会上还保留着这种遗风。从中可以看出它与那达慕的渊源关系。 纪念碑 在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特别是乌审旗一带,普遍流行着"呼拉呼敖包"的说法。乌审旗共有十三个敖包,也叫十三个呼拉呼。呼拉呼是集会的意思,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当年(1227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远征西夏的时候,曾经路过鄂尔多斯。据说当时每破一城,一定要事先把军队集合于某一高地,进行战斗动员和讲解战术,结果总是取胜。后人为了纪念这些地方,就垒起敖包加以供奉,名之曰呼拉呼。说来也奇怪,凡是有呼拉呼的地方,附近总能找到一座废城堡的遗址。鄂托克前旗查干陶勒盖苏木的呼拉呼敖包,附近就有白城的遗址。乌审旗嘎鲁图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和呼和淖尔嘎查交界处的铁木尔敖包附近也有废城一座,清泉一道--名叫巴音布拉格。民间传说敖包下埋着一位名叫陶贡铁木尔的将军,是跟随成吉思汗攻打这座城时牺牲的。他牺牲之后,便把他埋在现在的地方。因无土覆顶,便从附近挖了许多泥堆在上面,形成这座敖包。挖泥的地方涌出巴音布拉格,绕敖包东流而去。每年正月初三和五月十三,人们都要去那里焚香祭典。据查《蒙古秘史》确有陶贡铁木尔其人,为成吉思汗一二零六年开国大典时所封九十五名千户诺颜中的第六十一位。根据《中国通史》记载,当年成吉思汗的确曾攻打过这一带,其时西夏的局势已经十分严峻,连换了三个皇帝,蒙古军也损失不小。乌审旗至今流传的呼拉呼祷词,仍然保留了当时的战斗气氛: 囊括五族四夷, 包容天下的圣主成吉思汗! 从你的时代开始, 誉满布尔陶亥的十三座呼拉呼。 你的盛祭之洪福, 我们长跪而请求。 让那黑心之徒, 屈膝于脚下。 请保佑我们, 免遭外敌欺侮! 同时,乌审旗的敖包是十三个,鄂托克旗的敖包十三个,锡林郭勒盟的敖包也有十三个(不过是堆在一起的:中间一个大的,四面各有三个小包)。鄂托克旗的十三个敖包,也称为十三个军敖包。根据学者罗卜桑悫丹的考证,敖包自唐代发展成十三个以后,也叫十三个英雄敖包。看来,敖包确系一处纪念和凭吊英雄的地方,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纪念碑,而且恐怕在黄教传入以前就存在了。 据调查,在敖包中,还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它不是作为英雄的纪念地,而是作为镇压坏人的纪念地供奉的。这就是巴盟乌拉特中旗巴音哈太苏木的宝日提格敖包。据苏木一离休的老干部介绍,这座敖包埋的是一位外号"毡帽诺颜"的人的顶子。毡帽诺颜是喇嘛出身,从塔尔寺回来以后戴一顶呢子礼帽。当地牧民不认识呢子,就管他叫毡帽诺额。此人仗势欺人,贪财好色,每天晚上都要糟踏一名妇女。七十个台吉愤愤不平,就联合起来罢了他的官,将顶子拧下埋在巴音哈太南面包吉日沙拉的东北部。每年到了这天,七十个台吉便集合起来前去祭奠,实际上是为了纪念这件大快人心之事。 § 敖包的建造 敖包的兴建首先要选择地点。一般要选择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选定位置以后,划出一定大小一个圆形地方,在这里用土或石造成小冢……冢上植树。所有这些敖包,全部供奉在野外,时时刻刻仰望着苍天。 敖包建造的仪式,在很古的时候大约比较简单。俗谓"生之土为黄金,饮之水是甘露",蒙古民族离开故土阿尔泰、喀鲁连南迁的时候,总要携带撮土块石,将其埋在落脚之处的山上,上建敖包加以供奉,举行敖包会以示庆贺。黄教传入以后,建造敖包的时,首先要请喇嘛选择一块风水宝地,挖下三尺多深,将盛有"颂希格"的箱子或磁罐埋进去。由于建造者的目的不同,"颂希格"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想发财致富就放五谷杂粮、骏马鬃尾;想健康长寿就放药物;想安定太平就放弓箭。有的说把这些东西装入罐中或净瓶埋入土里就行了,有的说要先将它们装入招福香斗或十三种成份组成的香炉中,然后再放入箱中才能埋土。不论属于何种情况,都要用五色彩缎封口,上印"唵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伴随喇嘛的诵经之声,将土填到与地齐平,夯筑结实,其上再建石头敖包。敖包建造的时候,除了主持喇嘛和敖包的发起人以外,别人绝对不能在场。 敖包 随着时代的变迁,敖包建造的礼仪也渐趋繁复。有的在敖包动工的前三天,就请几十乃至上百喇嘛,来到相中的地址,开始诵读《乌力吉呼图格奈曼葛根经》,然后在地上挖出一个深丈五、径七尺的圆坑,周围用砖头砌起来,好像一座无顶蒙古包。旁边要留一个供人出入的通道。接着再做一个四棱尖头的紫檀木桩,上面简要地记上敖包建立的日期、原由和主持者的姓名,将其砸入圆坑底部的中心,上面铺好大毡,摆好三张木床,上置敖包之主的四季服装、弓箭、鞍辔、锅勺、盘碗等物,火撑像平常一样支在当地,架起沉香木作欲燃之状。然后将坑顶封闭,埋入黄土,使与地平。这时喇嘛们经由通道进入敖包,点燃佛灯,摆放羊背,诵读《德布吉德舍日吉木经》,接着走出敖包,将通道堵死,再在地上建几丈高的石头敖包。[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