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彼得·韦尔
释义

§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彼得·韦尔

英文名PeterWeir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4年8月21日

出生地澳大利亚悉尼

星座狮子座

职业导演/监制/编剧

§ 导演经历

彼得·韦尔威尔1944年8月21日出生于悉尼,父亲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他也曾尝试过他父亲的行当,不久便踏上了欧洲之旅。回到澳洲以后,他在联邦电影组(CommonwealthFilmUnit)找到了一份工作,正是在这里他学会了拍摄记录片和教育片。

1971年,威尔执导了他的处女作《ThreetoGo》,但是影片并没有受到观众和影评家的关注。

1974年,他又拍摄了他的第二部影片《吃掉巴黎的车》(TheCarsThatAteParis),这部灰色调的喜剧/惊悚片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随后一年他又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悬岩上的野餐》(PicnicatHangingRock),这部影片为他带来了更大的成功。影片讲述了几个女中学生在澳大利亚内陆深处失踪的故事,这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并成为风靡一时的经典之作。

1981年的《加里波底》(Gallipoli)使威尔首次斐声国际影坛,也为他赢得了澳大利亚电影协会(AustralianFilmInstitute)最佳导演奖。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梅尔·吉布森(MelGibson)在片中饰演两个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作战的朋友之一,该片受到了国际影评家们的一致赞誉,也确立了威尔在国际影坛的地位。

1982年他推出了影片《灾难岁月》(TheYearofLivingDangerously),并再次请吉布森担纲主演。《灾难岁月》以1965年印尼苏加诺(Sukarno)统治集团被推翻时期发生的一段浪漫恋情为背景,影片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角逐。对威尔来说,该片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1985年威尔携《证人》(Witness)登陆美国。《证人》讲述了一名受伤的费城警察(哈里森-福特主演,HarrisonFord)在一个阿们宗派家庭里疗伤期间,亲眼目睹的文化冲突的故事。影片向人们展示了哈里森除了能在那些高成本制作的动作片中一展风采,也有能力演好其它角色;威尔也因为此片而首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

1986年威尔再次与哈里森合作推出了《蚊子海岸》(TheMosquitoCoast),该片系根据保罗·索鲁(PaulTheroux)的小说改编而成,但没有前一部影片叫座。

彼得·韦尔1989年,威尔以《死亡诗社》(DeadPoetsSociety)再次重拳出击。正如《证人》让哈里森·福特再展雄风一样,《死亡诗社》也让该片的主演罗宾-威廉斯(RobinWilliams)迅速窜红,并让威尔再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以及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该片也是反映青少年心理问题影片的代表作。随后,威尔又执导了另一部影片《绿卡》(GreenCard),进行了另一种风格的探索。该片为威尔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提名,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该片情节稍嫌繁琐且内容偏题,最多只能算是一部闹剧。

1993年威尔推出的《无畏》(Fearless)被证明是一部失败之作,片中杰夫·布里奇斯(JeffBridges)扮演一位空难幸存者,他一直试图摆脱内心恐惧,过上正常的生活。

1998年,威尔执导了《楚门的世界》(TheTrumanShow),在这部影片中金-凯瑞首次担纲主演,浑然不觉中他成了一部肥皂剧的主角,他的生活被电视台转播,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人为安排的。这部黑色幽默的超现实主义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正被媒体侵蚀着。影片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威尔也因此片而第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并获得许多其它荣誉。成长经历

§ 作品集

《绿卡》《战火危城》 (1981) .... 导演

《悬岩上的野餐》 (1979) .... 导演

《怒海争锋:极地远伐》 (2003) .... 导演

《死亡诗社》 (1989) .... 导演

《证人》 (1985) .... 导演

《楚门的世界》 (1998) .... 导演

《空难遗梦》 (1993) .... 导演

《加里波利》(1981) .... 导演

《加里波利》 (1981) .... 编剧

《怒海争锋》《蚊子海岸》 (1986) .... 导演

《危险年代》 (1982) .... 导演

《危险年代》 (1982) .... 编剧

《最后大浪》 (1978) .... 导演

《最后大浪》 (1978) .... 编剧

《绿卡》 (1990) .... 导演

《绿卡》 (1990) .... 编剧

§ 所获奖项

2004年USA金球奖/GoldenGlobes最佳导演/BestDirector-MotionPicture提名

2004年USA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最佳摄影/BestCinematography

2004年USA奥斯卡奖/AcademyAwards最佳导演/BestDirector提名

2004年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最佳电影/BestFilm提名

2004年英国学院奖/BritishAcademyAwards最佳导演/BestDirection

§ 导演风格

彼得·韦尔彼得·韦尔把他喜爱的狄更斯小说的叙事手法拿进电影,创造出平行剪辑手法。他在影片《死亡诗社》(1989)里第一次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在高潮段落营造紧张感(当时的业内报纸称此技术为alternatescenes,也叫switch-back或者cut-back)。此后彼得·韦尔很快将平行剪辑的技巧发展到普通的叙事,而不仅仅是最后高潮的段落。他也让不止两条线索平行进行。到《危险年代》(1982)故事取材于FrankNorris的两部小说,故事也同时在三个地点平行进行,乡下麦田穷苦农民的生活,面包店的生意,和股票经纪人的办公室,而且三个故事线里的人物和情节完全没有交叠。通过对穷人和富人的平行剪辑,不仅能看到后来名作《楚门的世界》的影子,也能看到对蒙太奇技术的启发。彼得·韦尔后来对这种剪辑手法运用的越来越纯熟,到1912年,据TheMovingPitureWorld杂志做的统计,在彼得·韦尔的影片TheSandsofDee里竟然有多达68个镜头,而同时期其它单本影片的镜头数一般只有它的一半甚至更少(一般一部单本电影的长度是10到16分钟),比如同时期在美国大热的意大利影片《QueenElizabeth》,53分钟却只有23个镜头,可见彼得·韦尔的叙事技巧已经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全世界的电影人。

彼得·韦尔也在景别上大胆前进。当时的影片,还习惯于演员顶天立地撑满整个银幕,而观众已经开始发现彼得·韦尔的影片里演员的脚常常在画面之外了,Biograph以为这是彼得·韦尔的疏忽,却不知道这是彼得·韦尔有意为之,好在观众没有意见,也就让彼得·韦尔继续他的开拓。彼得·韦尔在影片中开始实验不同的景别,到1910年的《UnchangingSea》,彼得·韦尔将大全景加入到自己的镜头语言里,经典电影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已经都被彼得·韦尔找到。彼得·韦尔在景别上的进一步贡献是在同一场景中根据剧情使用不同的景别和机位。这一做法彻底打破了舞台化的时空观念,将一个场景空间拆分开来,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细节,是电影叙事的一个重大突破。相比之下到1913年,著名导演EdwinS·Porter导演的《PrisonerofZenda》里还是保持人物全身入镜的一种景别,完全没有任何进步。

另外彼得·韦尔也非常喜爱使用景深镜头,他的画面里在纵深方向的细节特别丰富,彼得·韦尔不怕让演员从远处走向乃至走过摄影机,也不吝啬让演员慢慢远离摄影机。在影片《TheRedman'sView》里,被迫迁徙的Kiowa部落的印第安人先在一个全景里拉成一条线,再折向并从一侧走过摄影机,最后在主角SilverEagle和他父亲走到中全景的位置上时停下,表现Eagle的父亲病重倒下,在一个镜头里完成了多个景别的变化。彼得·韦尔对景别的追求也自然的让他对摄影机的运动进行了大胆的发展。在此之前,摄影机的运动只限于左右和上下的摇镜。在1910年以后,彼得·韦尔开始实验其它的摄影机运动,比如更大的摇镜,把摄影机放到汽车上。在《TheLonedaleOperator》(1911)里,彼得·韦尔和Bitzer把摄影机放到运动的火车上,让他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看上去更加惊险刺激,压迫观众的神经。

由于彼得·韦尔的影片中已经采用大量的中景甚至更近的镜头,他敏锐的意识到镜头的变化让电影表演不同于舞台表演,特写的出现让演员不需要做出夸张的动作,从而获得最接近真实生活的表演。彼得·韦尔的这种电影表演的观念让他旗下聚集了一批年轻的演员,除了MaryPickford和LionelBarrymore是成名舞台演员,其他很多演员,比如MaeMarsh、DorothyGish、丽莲•吉许、BlancheSweet等后来的明星以前都没有表演经验。从一定程度上彼得·韦尔是影史上第一个懂得指导演员表演的导演,比起其它电影公司,他不吝啬时间进行排练,他影片的成功让他能拿出别人四倍的工资留住演员。[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