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健民
释义

§ 简介

张健民,秦腔演员,工净角。陕西临潼人。自小爱戏,常在乡间自乐班演唱。二十年代末,西安榛苓社在渭南一带演出,发现他嗓子好,会唱戏,就将他带在社内流动演出。后又在蒲城、渭南、铜川等 地搭班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加入西安尚友社,是该社台柱。采用以老生发声、花脸行腔的独特唱法,其唱腔既有老生的清晰、浑厚,又不失秦腔的刚劲、豪爽,听来韵味淳厚。道白吐字清晰,喷口有力,节奏鲜明,慢则明亮悠扬,快则如金石掷地。

§ 成就

他会戏很多,有以唱工为主的《打銮驾》、《赤桑镇》、《铡美案》、《斩单童》、《苟家滩》;以道白为主的《抱琵琶》、《甘露寺》、《白虎堂》、《观兵书》。与何振中、康正绪合演的《黑叮本》、《二进宫》,或演唱,或道白,配合默契;与康正绪合演《草坡面理》,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唇枪舌剑,针锋相对。《闯宫抱斗》之纣王,《五典坡》之魏虎,戏虽不多,却演得绘声绘色,很有光彩。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主演《黑叮本》,获演员一等奖。1964年5月在西安病逝,终年五十一岁。 [1]

§ 特点

张健民是尚友社的台柱,凡是剧团演的花脸戏,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都演,而且演得都很出色。他演的《五典坡》的魏虎,《闯宫抱斗》的殷纣王,戏都不多,但他演得很精彩,前者增加了戏中的喜剧色彩,后者强化了戏中的恐怖气氛。他经常演出的《铡美案》《黑叮本》等,与著名旦角何振中、须生康正绪合作,也是十分精彩的。我觉得张健民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刚健清新,他扮演的包拯和徐彦昭似乎更加富有生气与活力。秦香莲拦轿喊冤,张健民一声“与爷住轿”,如石破天惊,一下子显出他的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同样是劝“陈千岁”那一段,张健民的唱腔富有跳跃性,特别是向上挑的落音有一种张力。而《黑叮本》中大段对唱,张健民与何振中的嗓音都高,双方衔接很紧,越到后面节奏越快,剑拔弩张之势越强烈。更为难得的是,他俩的吐字清晰,观众听起来还是比较清楚的。张健民在这个戏中的那大段道白,就是徐彦昭讲述采石矶一战的过程:开始讲朱元璋坐帐闷闷不乐,他不慌不忙,慢慢道来;中间说到胡大海和常遇春智取采石矶,他节奏明快,绘声绘影;最后叙述常遇春卸甲而亡,他又放慢了语气,满怀伤感。从而使这段长达七八分钟的白口,跌宕起伏,有声有色,充满激情,一气呵成,实为难得的一段艺术精品。在我看过的花脸演员中,似乎无有出其右者。

因为张健民的白口好,所以他经常演出不少以道白为主的折戏,并成为他的拿手好戏,如《抱琵琶》《甘露寺》《草坡面礼》,还包括其他花脸很少演出的《观兵书》《白虎堂》等。《抱琵琶》《甘露寺》的王延龄和乔国老,在这两出戏中都有大段的道白:他或以带有调侃的口味规劝陈世美迷途知返,认下秦香莲;或以充满赞许的神色介绍刘备及其手下名将,希望吴国太认下这个女婿。他的侃侃而谈、生动活泼的白口,不仅活跃了舞台气氛,而且也使这两个善于仗义执言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我多次看过张健民与康正绪合作的《草坡面礼》,这两位都擅长道白的艺术家,一个扮演岳飞,一个扮演金兀术,真可谓旗鼓相当,珠联璧合。不管是岳飞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还是金兀术念孔子的“以有道伐无道”,大段道白字字清晰,节奏鲜明。至于两个人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犹如唇枪舌剑,短兵相接,响当当掷地有声。每演至此,观众都要报以热烈的掌声。

张健民的唱功也是很好的,他以须生发声唱花脸腔,音高声粹,行腔委婉,不爆不燥,悦耳中听。包公戏如《赤桑镇》《打銮驾》,还有《苟家滩》《斩单童》等,都是他经常演出的好戏。在他的演唱中,因为道白特别突出,相比之下,似乎唱就显得稍弱了一些。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