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慢性胃炎
释义

§ 简介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慢性胃炎主要是胃粘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返流等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虽然病因不明,而病理过程基本相似,由轻到重,由浅表到萎缩,呈进行性发展,炎症性变化包括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病变范围主要在腺窝层,由于胃粘膜的再生改造,腺窝层的剥脱变性和坏死,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形成萎缩病变为主的慢性胃炎。[1]

§ 类型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炎症病变比较表浅,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层(不超过三分之)者,称作慢性浅表性胃炎;而炎症病变波及胃粘膜的全层,并伴有胃腺体萎缩者,则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一、浅表性胃炎 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层的表层。肉眼见粘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主要见于胃窦,也可见于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及出血。镜下见膜浅层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深层的腺体保持完整。此外,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有数目较多的疣关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二、萎缩性胃炎 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镜下见胃腺体部份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粘膜层、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粘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粘膜层反而变厚,称萎缩性胃炎伴过形成。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粘膜萎缩变薄,称胃萎缩。

萎缩性胃炎可发生肠腺上皮化生和假性幽门腺化生,在增生的胃小凹和肠化上皮的基础上可发生异型增生(dysplasia)。异型增生是一种不正常粘膜,具有不典型细胞、分化不良和粘膜结构紊乱的特点,认为极可能是癌前病变。[1]

§ 诱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饮食物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易诱发或加重病情。饮食不卫生所导致的胃粘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不易痊愈。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会转成慢性胃炎,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或加重胃炎。

慢性胃炎诱因:

1、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2、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3、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4、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5、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6、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7、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8、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1]

§ 病因

慢性胃炎

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一)物理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粘膜的损伤。

(二)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何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粘膜屏障;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均可破坏粘膜屏障。

(三)生物因素细菌尤其是Hp感染,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其机理是①Hp呈螺旋形,具鞭毛结构,可在粘液层中自由活动,并与粘膜细胞紧密接触,直接侵袭胃粘膜;②产生多种酶及代谢产物如尿素酶及其代谢产物氨,过氧化物岐化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可破坏胃粘膜;③细胞毒素(Cytotoxin)可致细胞空泡变性。④Hp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

(四)免疫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能检出壁细胞抗体(PCA),伴有恶心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原和PCA形成的免疫复体在补体参与下,破坏壁细胞。IFA与内因子结合后阻滞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导致恶性贫血。

(五)其他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慢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干燥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萎缩性胃炎较多见。胃部其他疾病如胃液、胃息肉、胃溃疡等也常合并慢性萎缩胃炎。遗传因素也已受到重视。[1]

§ 症状

慢性胃炎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而不适,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由于进食少、消化不良,可产生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虚弱。一些病人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紧张、心情烦躁、失眠、心悸、健忘等,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不易治愈。

做胃液分析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明显降低,并可伴有贫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镜检查加胃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是浅表还是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时还可取胃活组织做一种检测,看是否存在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单纯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往曾被认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变),现在看,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确有一定关系,其根据是:

1.研究证明,对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伴有“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粘膜病变者,有可能发展成胃癌,这已是公认的事实。

2.流行病学调查,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

3.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粘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病理检查上的结肠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属于癌前病变,如不积极治疗、合理调养,比较容易诱变为胃癌。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一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复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10%以上)应视为癌变,可予手术切除治疗。只有积极治疗、生活调养、定期复查,才能使病变好转或静止而不发展,从而防止胃癌的发生。即便是病情发展,若能坚持定期复查胃镜,也能及时发现,采取胃病变处的预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彻底的根治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1]

§ 发病

发病机制

细胞浸润

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黏膜层,有一系列基本病变,这些病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成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源性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损伤刺激长期反复作用,内源性如遗传性(遗传易感性)、免疫性、心理性作用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几个致病因素包括: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HP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生存于胃粘膜上皮和胃腺体粘液屏障之间,通过分泌的酶(尿素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代谢产物及毒素(氨、细胞空泡毒素等)和炎症介质(白细胞三烯、趋化因子等)而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慢性胃炎,且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如腺癌、淋巴瘤的发生有关。②自身免疫损伤:常累及胃体,血清中可检测到抗壁细胞、抗内因子抗体,不同程度胃酸缺乏,恶性贫血等③十二指肠液返流:碱性肠液和胆汁返流引起胃粘膜损伤,多因胃肠动力学异常或胃手术后正常生理通道的改变所致。④急性胃炎未愈,长期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如喜食辛辣刺激食物、过度饮酒、吸烟等。[2]

基本病变

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在黏膜层,有以下几种改变: 白细胞游走

(1)细胞浸润:正常胃黏膜固有层仅有极少量的单核细胞,如果比较明显可认为是病态(图4)。淋巴细胞浆细胞常见于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的活动期。嗜酸细胞比较少见。

(2)白细胞游走(1eucopedesis):在腺窝上皮或腺管上皮细胞间,可见3~5成团的白细胞向外移动,与周围的细胞境界清楚,最后排出到腺窝或胃腔。此种现象说明炎症有活动性(图5)。 核分裂象

(3)管型(cast):管型有3种:

①主要由中性粒细胞构成,在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游走,排出到腺窝而成。

②腺细胞变性排出到腺窝而成。也有人认为腺细胞管型是人为的,由于取活检时黏膜受活检钳的压挤而成。作者曾用离体胃做实验,在同一部位,同时用活检钳及手术刀取黏膜,结果两块组织都有管型,说明管型并非因钳子压挤而成。

③黏液管型系因黏液分泌过多,堆积于腺窝内而成(图6,7,8)。

(4)核分裂象:正常黏膜约每12个腺窝可见1个核分裂象,多在颈部。炎症或其他损伤时核分裂象明显增多,说明细胞分裂加速(图9)。 囊性变

(5)囊性变:由于腺管的破坏、修复、萎缩及纤维化使腺窝颈部发生梗阻,引起腺管的继发性单纯性扩张而形成囊。正常时偶尔可见,在萎缩性胃炎时最多见(图10)。 腺管颈部及腺窝部毛细血管非常脆弱

(6)腺管颈部及腺窝部毛细血管非常脆弱,受炎症的影响常可见血管扩张或出血(图11)。肉眼可见小出血点或出血性糜烂,如出血范围广泛,可造成颈窝固有层血管的广泛破裂,前者意义不大,后者可造成糜烂或大量出血。

(7)腺管颈部进行性坏死:急性炎症、手术后或慢性炎症活动期,常见颈部细胞坏死。范围或大或小,同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时颈部以上黏膜脱落,形成或大或小的糜烂。腺窝内常见管型。因此管型常是颈部坏死的一个线索。

(8)腺萎缩:腺体变短数目减少。主细胞壁细胞减少甚至消失(图12)。 腺萎缩

(9)纤维化:胃黏膜也像其他黏膜一样,纤维化是组织破坏后的修复过程。在腺萎缩时最常见。正常黏膜固有层虽可见极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但无纤维化的表现。

(10)腺窝增生:腺窝层迂曲,不整齐,常见于腺管萎缩之后(图13)。 纤维化

(11)假幽门腺化生:胃体腺萎缩之后常出现类似幽门腺的黏液腺,称为假幽门腺(图12)。

(12)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特别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少数见于浅表性胃炎,偶见于正常黏膜。轻重不一但典型者与肠绒毛无异(图14,15)。

(13)贮留病变:在血色病病人的胃底黏膜固有层中,可见血铁素沉着,但无炎症现象,主细胞内亦可见色素。淀粉样变性病人黏膜内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着,甚至形成肿瘤样结节。原发性者常伴腺萎缩,但无炎症表现。萎缩性胃炎或老年人常有脂肪沉着。肠上皮化生

(14)淋巴滤泡增生:正常在黏膜基底部偶可见淋巴滤泡,腺体萎缩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表面呈结节状(图16)。[1]

病变程度

根据病变程度及范围,以往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及萎缩两型。Whitehead认为这两型胃炎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只是其病变程度不同而已。

(1)浅表性胃炎:病变局限在黏膜的上1/3,即在腺窝层而不影响腺管部分,因炎症的影响上皮层变性坏死,重者剥脱形成糜烂甚至出血。核分裂象明显增多,上皮增厚。在腺窝固有层有多数细胞浸润,白细胞游走,腺窝内有各种管型。此外还可见充血或出血,颈部细胞坏死,腺窝层细胞剥脱形成糜烂。偶尔可见囊性变。

(2)萎缩性胃炎:炎症变化与浅表胃炎相似,惟范围扩大可波及黏膜全层;另外主要的病变是腺体数目减少甚至消失。Whitehead将萎缩性胃炎分为3度:

①只1~2组腺管消失者为轻度。

②全部消失或仅留1~2组腺管者为重度。

③介于两者间者为中度(国内分级见胃黏膜活检)。

浆细胞浸润主要在上层,淋巴细胞及滤泡主要在下层。多数浆细胞属于IgG类,在严重病例特别合并恶性贫血者,可见带IgG的浆细胞。Russel体也常见(由浆细胞发展成的嗜酸小体),其中含糖蛋白说明浆细胞功能障碍。

有时腺萎缩不明显但细胞浸润波及黏膜全层。有人称之为间质性胃炎。腺管萎缩后空隙被单核细胞充填。用网织纤维染色常可见结缔组织塌陷,用这种方法容易确定腺体萎缩。腺体消失部分被分泌黏膜的假幽门腺所代替。

肠上皮化生在萎缩性胃炎时很常见,轻者只见少量的杯细胞,重者可见大量典型的肠绒毛上皮。此外尚可见帕内特细胞及嗜银细胞。腺窝增生屈曲延长。黏膜肌正常或增厚。黏膜全层变薄。

萎缩的变化可以很广泛,可以表现为全胃萎缩,即胃萎缩,也可以局限于一部,又称局灶性萎缩。此外尚可见脂肪细胞堆积。

以上所述浅表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系指胃体炎症而言。如炎症发生在胃窦则情况不同。因为正常胃窦黏膜即可见较多的单核细胞。判定有无炎细胞浸润就比较困难。Benedict意见细胞浸润须超过黏膜的2/3始有意义。确定萎缩性胃炎更是困难,因为正常幽门腺腺窝占整个黏膜层的1/2。腺短而稀疏,故诊断萎缩性胃炎时应有1/3的腺体消失方有把握。病变局限于窦部时有人称为胃窦炎。这一诊断只能说明病变的部位,不能说明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变活动性

“活动”一词是指中性多形核细胞浸入胃黏膜固有层、胃小凹上皮及表面上皮,严重浸润可形成陷窝脓肿及上皮变性、黏液形成减少。活动性可依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是指浸润累及1/3胃小凹和表面上皮,1/3~2/3为中度,2/3以上则称为重度。“非活动”一词则是指无或很少中性多形核细胞浸润。

细菌的有无

用Warthin-Starry法染色,慢性胃炎常有Hp感染的存在。

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难以一一介绍。兹简单介绍Schindler、Wood、Whitehead、Strickland 4种分类方法以及悉尼世界胃肠病会议的分类法。

(1)Schindler把慢性胃炎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因不明者属原发性,合并胃溃疡、胃癌及作过胃手术者为继发性。原发性者又分为浅表、萎缩及肥厚3型。关于肥厚性胃炎的问题,多年实践的结果未能用活组织检查证实,故不常用。

(2)Wood利用盲目吸引法取黏膜。将慢性胃炎分为3型:①浅表型;②萎缩型;③胃萎缩。其诊断标准见表1。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取黏膜时不能定位,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纤维胃镜逐渐推广以后,盲目吸引法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表1)。 表1

(3)Whitehead按病变部位、组织变化及病变急慢进行分类,比较全面,见表2。 见表2

(4)Strickland将慢性胃炎分为A、B两型。其依据是: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炎症主要在胃体部者为A型;PCA阴性,炎症主要在胃窦部者为B型(表3)。我院100例萎缩性胃炎分析发现,无论PCA阴性或阳性炎症很少局限于胃窦或胃体,与Strickland分类不完全一致。因此,此标准与国内情况不完全符合。 表3

Strickland分型的意义:①用以解释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认为A型胃炎属于自身免疫病;②与预后有关,B型胃炎有10%的恶变率,而A型较少癌变;③在白种人PCA阳性与恶性贫血关系密切,随访过程中发现恶性贫血者占16%。

(5)1988年Wyatt和Dixon将慢性胃炎大体分为自身免疫性(autoimmune)、细菌性(bacterial)和化学性损伤(chemical damage)。

(6)悉尼世界胃肠病学会分类:1990年8月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会大会上,Mis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统——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图17)。此分类法是由组织学和内镜2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①急性胃炎;②慢性胃炎;③特殊类型的胃炎。 图17

而以病因学和相关因素为前缀,组织形态学描述为后缀,并对肠上皮化生,炎症的活动性、炎症、腺体萎缩及Hp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的描述为主,并区分病变程度,确定7种内镜下胃炎的诊断即:①红斑渗出性胃炎。②平坦糜烂性胃炎。③隆起糜烂性胃炎。④萎缩性胃炎。⑤出血性胃炎。⑥反流性胃炎。⑦皱襞肥大性胃炎。

悉尼分类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包括Hp)及内镜均纳入诊断,使诊断更为全面完整。所订项目比较详细,要求具体,有利于胃炎的临床与病理研究的标准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常不完全一致的矛盾如何解决;内镜描述要求过于详细具体,虽有助于内镜诊断的标准化,但对临床工作者来说又不易做到;慢性胃炎病因多种多样,由临床医师综合临床及各项辅助检查作出准确诊断,恐怕也很难做到,因此病因作为组织学诊断的前缀需要进一步研究。

1994年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20位病理学家在Houston对应用4年的悉尼系统进行重新评价,目的有两个,一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胃炎标准,第二是确定定义和努力解决与悉尼系统应用有关的问题。

为了准确判定Hp的存在与否,活检的部位至少应在5个区域进行即:距幽门轮2~3cm的胃窦大弯、胃窦小弯(A1、A2);距胃角大约4cm的体小弯(B1);距贲门大约8cm的胃体中部大弯(B2);及胃角切迹(IA)(图18)。可根据需要增加部位。[1] 图18

§ 病理类型和病变

慢性胃炎分类方法繁多,至今难以统一,按病变特征常分为下列各型。

1.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最常见。多见于胃窦部,灶性或弥漫性。胃镜见粘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糜烂和小灶性出血。镜下以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伴固有膜水肿、充血,偶见出血。腺体无破坏或减少。急性期见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按炎细胞浸润深度分三级:轻度只累及粘膜的上1/3,中度为1/3~2/3,超过2/3为重度。

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呈逐年增多趋势,与胃粘膜活检增多相关。胃窦部最常见。胃镜下见:①粘膜变薄,皱壁变平或消失,表面细颗粒状;②正常桔红色消失、变浅,呈灰白或灰黄;③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伴渗出、糜烂。镜下呈:①粘膜全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伴淋巴滤泡形成;②胃小凹变浅,粘膜固有层腺体萎缩、稀疏,腺体变小并见散在腺体小囊状扩张;③肠上皮化生(肠化)和假幽门腺化生。胃粘膜上皮被肠粘膜上皮取代称肠化,可再分为小肠性化生(完全性化生)和结肠性化生(不完全性化生)。小肠性化生见吸收细胞及纹状缘、杯状细胞和Paneth细胞,分泌唾液酸粘液,组织化学示奥辛蓝(Alcian blue)染色阳性。结肠性化生无Paneth细胞和纹状缘,分泌硫酸粘液,高铁二胺染色阳性。通常认为结肠性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假幽门腺化生指胃底和胃体部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由分泌粘液的细胞取代后似幽门腺而称之;④急性活动期可见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糜烂。[2]

§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mmol。

某院100例萎缩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组胺法测定胃酸结果:无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无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测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与胃酸平行。但主细胞比壁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病态时,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

Joske观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组织检查多数为萎缩性胃炎。

3.内因子(IF) IF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减少IF分泌也减少,两者是严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为7700U/h。检查IF对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恶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IF明显减少有利于以上3种疾病的诊断。恶性贫血病人极少数在胃液中尚可检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维生素A、B12吸收之用。慢性萎缩性胃炎IF也可以减少到400~600U,但可以维持低水平的维生素B12吸收。据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μg维生素B12之用。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释萎缩性胃炎虽IF分泌也很低但不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处报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检查结果为(130.84±8.34)(SE)pg/ml;浅表性胃炎平均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6.22±140.3)pg/ml;B型平均为(246.76±9.52)pg/ml。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特别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馈作用胃酸低时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时胃泌素分泌减低。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与胃窦黏膜有无病变关系密切。无酸的病人理应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说明胃窦黏膜病变严重G细胞减少。

5.壁细胞抗体(PCA) PCA在A型胃炎的阳性率较高,此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对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过程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

6.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1979年Vandelli检查106例B型胃炎,GCA阳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为阴性。恶性贫血病人35例及供血员115例也全部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 悉尼分类系统对胃镜检查的描述词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对水肿、红斑、脆性、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结节、皱襞肥大、皱襞萎缩、血管透见及出血点进行描述。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胃镜所见为花斑样潮红如麻疹患儿的皮肤(或称红白相间),在小弯垂直部则为线状潮红在纵行皱襞的顶端;其次是黏液分泌增多,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脱、脱落后黏膜表面常发红或有糜烂,咽下或反流的黏液常含气泡,而且随蠕动而流动,不难鉴别;再次是水肿的表现,黏膜苍白、小凹明显而且反光强;最后是糜烂,由于腺窝以上的表皮剥脱发生糜烂且常伴出血,又可分为3型:①丘疹样隆起中央凹陷被覆暗褐色积血或白苔,周围潮红如天花的皮损,多发生在胃窦部皱襞的顶端。②平坦型几乎与黏膜水平一致,表面不光滑被覆褐色或白色分泌物。③凹陷型最常见,低于正常黏膜。表面粗糙或有分泌物甚至出血,范围或大或小,数毫米至数厘米,形态常不规则。或局限或弥漫。

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2个突出的表现:①颜色改变,多呈灰、灰白、灰黄或灰绿色,同一部位深浅可不一致,境界常不清,范围或大或小。萎缩范围内也可能残留红色小斑。②因为黏膜变薄加之注气膨胀,黏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见如树枝状的血管分支。暗红色微带蓝色,易与皱襞相混,根据血管走行方向与胃的长轴垂直,可资鉴别。

血管显露与胃内压力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连续注气2000ml(压迫注气钮2min),病人如无暖气胃内压气达20mmHg,此时正常胃黏膜也可以显露小血管网,特别胃底最容易。胃内压在1.3~2.0kPa(10~15mmHg)时轻、中、重3型萎缩性胃炎均能显露血管。0.66~1.33kPa(5~l0mmHg)时,只中、重型可以显露。轻者不显露。0~0.66kPa(0~5mmHg)时,只重型显露。根据以上结果,胃内压以1.3~2.0kPa,注气量约1000ml为最适合。 表5

浅表与萎缩两型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80%。但胃镜所见与病理所见尚无一致规律,也难以用病理变化来解释胃镜所见如花斑样潮红,血管透见等。本院135例活组织标本与胃镜所见对比可以说明这一问题(表5)。

2.X线检查 浅表性胃炎X线无阳性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见皱襞细小或消失,张力减低。Badenoch用X线诊断胃萎缩88例有22例正确。黏膜的增生肥厚易被认为是肿瘤。胃窦部黏膜粗乱常诊断为肥厚性胃炎但不能被活组织检查证实。用双重对比造影法可发现胃小区(1~1.5mm),因而对肠上皮化生及丘疹样糜烂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1]

§ 诊断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在中国约有50-80%患者在胃粘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旋杆菌。

§ 鉴别

一、胃癌:慢性胃炎之症状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X线征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绝大多数患者纤维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

二、消化性溃疡: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为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鉴别依靠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

三、慢性胆道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关,易误诊为慢性胃炎。但该病胃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胆囊造影及B超异常可最后确诊。

四、其他:如肝炎、肝癌及胰腺疾病亦可因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延误诊治全面细微的查体及有关检查可防止误诊。[1]

§ 并发症

一、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1、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 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溃疡 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四、胃癌前期 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1]

§ 治疗

慢性胃炎

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主张无症状者无需进行治疗。若有症状可参考下列方法进行治疗: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烟酒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药物如NSAID等。

2.饮食治疗 原则与溃疡病相似,多次少餐,软食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多年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食谱。

3.药物治疗 Hp相关性胃炎需进行根除Hp的治疗。而其他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转,因此主要是对症治疗。慢性胃炎多数胃酸偏低或无酸,但其本身无特殊治疗,可适量给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如1%盐酸l0ml,口服,3次/d,胃蛋白酶合剂10ml,口服,3次/d。但胃液分泌量每天达1.5~2.5L,30ml 1%盐酸根本不能改变胃液的pH。还有些患者服盐酸后反觉胃部不适,可能是黏膜糜烂,盐酸刺激所致。有报道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亦较显著,Swynnerton也给无酸的消化不良病人服用碱性药物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从理论上尚无法解释,但事实经验如此。[1]

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慢性胃炎在中医多属于胃脘痛、胃痞证。常见7个类型:

a.脾胃虚弱型: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使脾胃受伤而虚弱,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治疗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

b.脾胃虚寒型:脾虚较重,脾阳不足,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阳,致阴寒内盛,表现为胃脘隐痛、喜得温按、饭后痛减、空腹痛重、四肢清冷,治以黄芪建中丸(汤)温脾暖胃,缓急止痛;

c.肝气犯胃型: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胃胁胀痛、嗳气频繁、嗳气或排气后减轻,或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颈部憋闷、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治疗以气滞胃痛冲剂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或加用逍遥丸、元胡止痛片;

d.肝火犯胃型: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肝火犯胃,致胃中灼痛、口苦、心烦、大便干燥,治以清泻肝胃之火,用左金丸;

e.胃阴亏虚型,肝火灼伤胃阴或嗜食辛辣,耗伤胃津,引起胃脘隐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治疗以一贯煎合芍药汤滋阴养胃;

f.血瘀胃络型:肝郁气滞或脾气虚,日久使血行不畅,瘀停于胃,产生胃脘刺痛或割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舌质暗或有瘀暗斑点。可用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配合温养胃气;

g.寒热错杂型:既有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热、想饮食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热症状,又有胃部怕冷、进食冷饮食或胃部受寒后引起胃部不适、胃痛、胃胀等脾寒的症状。我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效果很好。

饮食治疗

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限制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利用饮食来减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调整胃的各项功能,有利于慢性胃炎的逐渐康复和痊愈。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的负担。病情一般者,可采用少渣半流,与急性胃炎少渣半流饮食一样,一日五餐。进入恢复期时,可食用少渣软饭,饮食内容与进餐次数都与急性胃炎少渣软饭相同,以一日四餐为宜。如热量摄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方法补充,如牛奶1杯,饼干2片;麦乳精1杯;煮鸡蛋等。

(2)采用易于消化的食品。选用肉纤维短、柔软的鱼、禽、肉类,如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的患者,如萎缩性胃炎,应给予上述富含氮浸出物的鱼汤、鸡汤、肉汤及蘑菇汤等原汁浓汤,米粥,带酸味的食品,带香味的调味品及适量的糖醋食物,以增强胃液分泌提高胃酸浓度和食欲。伴有高酸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则与之相反,应避免食用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而采用煮过的鱼、虾、鸡肉、瘦肉类等,来烹调菜肴;如蒸鱼块、烩鱼片、溜鸡脯丸子、肉末羹等,以减少对胃刺激,刺激胃酸分泌。多饮用牛奶、豆浆、烤面包或含碱的馒头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中和胃酸。

(3)饮食中所供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充足、均衡,能维持或促进机体健康,防止贫血或营养不良。胃酸很低或无酸分泌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缺铁(补铁产品,补铁资讯)性贫血。对出现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蛋白补充产品,蛋白补充资讯)质(蛋白质产品,蛋白质资讯)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肝、腰等内脏及红枣,并注意维生素(维生素产品,维生素资讯)C和维生素B(维生素B产品,维生素B资讯)族的补充,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叶酸产品,叶酸资讯)。应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茄子、红枣、绿叶菜,以提供维生素C(维生素C产品,维生素C资讯),帮助铁的吸收。

(4)饮食内容以清淡、少油腻、少刺激性、易消化为主。油腻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更易增加饱满感。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不利于胃粘膜。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冷、过热及过分粗糙的食物。如凉拌荤素菜、酸辣白菜等,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5)食物选择:①应多用新鲜的,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嫩黄瓜、西红柿(去皮籽)、去皮嫩茄子、冬瓜、葫子、嫩白菜、菠菜叶、土豆、胡萝卜等,烹制时应切细丝、小丁、薄片、煮熟,有的制成泥,如土豆泥等,以易于消化。水果要成熟的,如香蕉、苹果、梨等,食时要去皮籽,要嚼碎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助消化(助消化产品,助消化资讯)。②主食可采用细面条、面片、馒头、花卷、发糕、包子、馄饨、面包、大米饭等。切忌吃油炸食品,如油条、炸糕等,以及不发酵的面食,如家常烙饼、馅儿饼、水饺等。还有粗粮粗做与难消化的食品;如玉米饼、糯米饭、年糕等,因这些食品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加重胃肠负担,要禁用。

(6)烹调方法:食物的制作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炖、烩、煨等,以保护胃粘膜。

药膳疗法

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即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本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本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

(1)白术猪肚粥

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劳馒头

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曲末粥

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

(4)陈皮鸡

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舌苔白腻。

(5)甘松粥

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诸症。

(6)玉竹粥

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消谷善饥之胃炎患者。

(7)石斛花生

胃阴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8)玉竹焖鸭

慢性胃炎之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9)椒面饼

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症。

预后

绝大多数浅表性胃炎经积极治疗多能痊愈,仅少数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经适当治疗后可以改善,甚至逆转,但应定期作内镜检查随访。重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需预防性手术切除。据报道,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1%。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现代报道,首见于1954年[1]。由于一直未能探索到有效之法,这之后,有关资料很少。70年代,应用羊肠线穴位埋植治疗本病,获得一定的效果[2]。大量开展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则在80年代之后。应用较多的是穴位注射,也进行针刺、穴位埋植及耳针等治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还以耳穴变化来诊断慢性胃炎。方法是,对已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用低频皮肤电阻仪进行耳穴皮肤电阻探测,并作耳穴形态变化的观察,结果发现,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区出现突起、充血和苍白等变化,且右耳例数多于左耳;其次耳穴的低电阻点、电阻均值的降低只出现在右耳胃3区(胃窦、幽门处)。这可能与中国医学认为右关脉主脾胃相关[3]。总之,初步表明耳穴对于慢性胃炎有一定诊断作用。目前,各种穴位刺激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以单纯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为佳。

§ 针灸治疗

慢性胃炎的机理,国内外学者已有的工作表明,针刺对于正常的、病理的及事先应用某些药物造成改变的人体或动物的胃液分泌机能,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4],包括调节胃液的分泌及消化道的分泌等[5]。从而使病变得以控制和恢复。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肝俞、胃俞、足三里。

配穴:胆囊穴。

胆囊穴位置:阳陵泉穴下1~2寸,有压痛处。

(二)治法

药液: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维生素C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上述药液,任选一种,或交替应用。每次一般选2对穴位,以主穴为主,合并胆囊炎者加胆囊穴。用5毫升注射器及5号齿科针头,吸入药液后,肝俞、胃俞直刺或向脊柱方向斜刺,足三里,胆囊穴直刺,至得气后,略作提插,使针感强后,推入药液。其中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均为每穴1~1.5毫升;维生素B12(含量50微克)每穴1毫升;徐长卿注射液每穴2毫升。可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左右。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征显著好转,病理改变由萎缩性转变为浅表性;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改善,病变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显著变化。

共治疗240例,显效131例(54.6%),有效92例(38.3%),无效17例(7.1%),总有效率为92.0%[6,7]。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胃、脾、皮质下、十二指肠、交感。

配穴:肝、神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穴,配穴酌加1~2穴。治疗时先在所选穴区探寻到敏感点,作好标记并清洁耳廓,然后把粘有王不留行籽之胶布准确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天每穴按压5次,每次2~3分钟。隔日换贴1次,每次一耳,双耳轮换。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按类似上述评判标准,在治疗73例中,近期痊愈4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5%[11]。

§ 保健

饮食保健

慢性胃炎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少食多餐,吃容易消化的软食。避免吃坚硬、生冷、粗糙、含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黄豆芽、老菜帮等。

2.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鱼虾、豆制品及绿叶蔬菜,以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摄入量,这样更有利于胃粘膜的恢复。

3.为了保护有病的胃粘膜,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磨碎并与唾液混合,以助消化,减轻对胃的负担。

4.如病人胃酸过少,可常吃些酸味食物,如酸牛奶、醋烹菜肴以及酸性水果,如山楂、苹果、桔子、草莓等,以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5.如病人胃酸过多,应忌食容易产生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点、红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浓茶、咖啡、酒类、浓肉汤等。为中和胃酸,可经常吃一些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烤馒头片等。若病人有明显腹胀时,应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伴有贫血的病人,应多食含铁丰富的肝、瘦肉、动物血、黑木耳、芝麻酱及绿叶蔬菜。

6.忌酒、戒烟,勿食辛辣的食物。避免长期进食过热、过酸及熏烤的食物。同时,还应避免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特别是阿斯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

另外,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这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均有一定的意义。

饮食调理

1、平时把握进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一定要少吃多餐,减轻胃部负担为原则。

2、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

3、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

4、先进食比较清淡的流质、半流质,如米汤、粥、新鲜果汁,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并且在开始进食宜少量,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开始正常饮食,并注意休息。

§ 预防

慢性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少数可演变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7.46%。

(一)主要是增加机体抵抗力,锻炼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

(二)搞好生活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健康。

(三)避免或减少对胃刺激性过大的食物。

(四)及时、妥善地处理急性胃炎。

(五)去除体内的感染病灶(口、鼻、咽喉)。[1]

慢性胃炎的调养与防治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丰富,具有对食品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慢性胃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原则

食宜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讲究烹调方法: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因为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菜肴不易消化,机体很难吸收。

莫忘饮食禁忌: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根据上述饮食原则,这里提供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食谱,有此疾患的朋友不妨试试——

早餐:煮鸡蛋1个,蛋糕或面包50克,白粥50克,酱瓜25克。

上午加餐:甜豆浆(豆浆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软烧鱼(草鱼150克),炒嫩黄芽菜心(菜心150克)。

下午加餐:饼干25克。

晚餐:肉末菜汤面 (瘦猪肉50克,菠菜100克,切面50克),菜肉包50克。

夜点心: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全日能量2100千卡。

早餐:鲜肉包50克,白粥50克,卤豆干25克。

上午加餐: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太阳蛋(瘦猪肉1两,鸡蛋1个),炒嫩绿叶菜(嫩绿叶菜150克)。

下午加餐:酥点心25克(甜、咸均可)。

晚餐:馄饨或薄皮水饺100克(菜心100克,瘦猪肉50克)。

夜点心:淡藕粉25克或葛粉25克冲水做成250克羹加白糖10克,亦可用营养麦片(1小包)冲服。

全日能量2100千卡。

总之,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类别应为:少渣软食或少渣半流质,全日烹调用油应控制在30克左右(选用植物油),上述2种食谱基本能满足正常体力劳动的成年人一日热量和营养素需求,不同地区人群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地区食物进行相对调整。

§ 假牙镶配者的慢性胃炎护理

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而口腔牙菌斑则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库”。研究者发现,在牙菌斑的唾液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尤其在牙周炎患者的病变部位,即牙周袋内的龈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非常高。由此可见,牙周病变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后者的增加会导致慢性胃炎发生。

医学上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假牙清洁方法不当、不彻底,很容易产生异味、牙石、菌斑,有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引发慢性胃炎,再加上假牙松动,咀嚼疼痛,直接影响饮食、降低肠胃功能,甚至可能导致口腔癌以及内脏疾病,后果非常严重。

假牙镶配者的慢性胃炎护理和普通的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有不同,统计发现:即使假牙制作再精良,也难做到100%贴合口腔;中老年人唾液少、黏度低,牙槽骨的逐年变形都会导致假牙松动、戴不牢;戴假牙吃饭时,食物残渣塞入假牙与牙床间,不敢咀嚼,直接影响进食;如果牙槽骨严重吸收低平,假牙更加无法戴牢。因此,基于这些客观的因素,医学界一致认为假牙镶配者的慢性胃炎一部分是由于镶配假牙且护理不当引起口腔牙菌斑间接引发的,所以就需要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护理。

由于目前假牙护理常识在国内还不是很普及,导致我国中老年消费者的假牙很少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除了极少数人可以从国外购买此类产品外,大多数人都是用简易的“土办法”,如清洁方面就是拿水泡、拿牙膏牙刷等,而假牙固位方面就更加没有办法。于是由于镶配假牙且护理不当引起口腔牙菌斑间接引发的中老年人慢性胃炎病例便逐年增多。市场上目前出现的安全、方便、有效的假牙护理产品还很少,国内只有雅克菱通过了欧盟CE认证,推出了假牙伴侣系列产品,并结合专家建议和国际通行护理办法,提出了“每日摘、泡、粘,科学护假牙”的假牙护理理念,对假牙配戴者的慢性胃炎预防效果较为明显。[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