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帽儿胡同
释义

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明朝时候,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

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现在,建在文昌宫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

帽儿胡同的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

§ 概述

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是当今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排行第四。

帽儿胡同位于北京老城区鼓楼和地安门之间呈东西走向。全长585米,宽7米。帽儿胡同没有平常老街旧巷的落寞。它两端与繁华热闹的大街相接,内里不时有各色轿车穿梭,浓密的林阴道下,时尚的跑车与古老的三轮车交错行驶在红门灰墙间,隐隐中透着帽儿胡同的非凡地位。想当年,当末代皇帝无比隆重地从这里接走他的16岁新娘时,帽儿胡同何等风光!帽儿胡同里出生长大的婉容,即便不幸成了“末代皇后”,也曾使她的门庭蓬荜生辉。时隔近一个世纪,她的娘家故里依然是这个胡同里的亮点。

街边的棋局,永远是胡同中的一道风景线。没有硝烟的战场,有的是厮杀,欢笑和畅快淋漓!

胡同的院落里,总有那么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岁的老树,或是枣树,或是柏树,或是槐,阳光烈烈的夏日,摇着蒲扇的老人们坐在树荫儿里扯着闲篇儿,孩子在院门口三五嬉戏,生活在那一刹那定格,幸福便是此时的闲淡吧!

帽儿胡同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帽儿胡同现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儿胡同5号、帽儿胡同9号(可园)、帽儿胡同11号(文煜宅)、帽儿胡同13号(冯国璋故居)、帽儿胡同21号(梓潼庙文昌宫遗址)、帽儿胡同37号(婉容故居)、帽儿胡同45号(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等。

在帽儿胡同的开头,还和有名的南锣鼓巷相交,过去一点还有著名的菊儿胡同,当年的军机首辅,大学士荣禄的府第就在那。尾上那边有出名的烟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来此游览,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种气息,帽儿胡同是不错的选择哦。

§ 京味文化

胡同,后海;老墙,绿树;你走在人来人往的胡同里,你停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后海岸边,中国悠长浓厚的京味文化,便都融在了空气里,浸润了你的灵魂。。。 帽儿胡同

1号文昌庙(现仅存一块刘墉题写的御制碑),现为居民院;

11号的“可园”是清朝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所建,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产权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现空置;

35号、37号原为宣统皇后婉容娘家,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乙38号为东城区少年美术馆主要服务接待设施:

38号为汇福达宾馆;

乙43号为海丽舍茶馆;幕府拉兹印度餐馆;

1号文昌庙(现仅存一块刘墉题写的御制碑),现为居民院。靠近胡同东口的5号院,朱门黛瓦,是一所典型的清代四合院,但大门总是关得紧紧的; 往前走的7号、9号的可园曾经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私家花园,现在已经列为文物保护对象,50年代,曾经做过朝鲜驻中国使馆;

11号是文煜的府第,门前的两个保存完好的上马石,能想像出当年院子的主人出行时八面威风的样子;13号院的门洞已经改为住家,在旁边开了个门,从外面看不出院子里到底有多气派,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总统冯国璋被迫下野后,曾在这里闲赋,一年后就在这所院子里病故。院子至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33号、35号是婉容娘家的院子,35号是个四进院落,门脸虽然不大,但掩饰不住昔日的尊贵。院内山石叠翠,一进院子仿佛走进了苏州的园林,末代皇后婉容女士出嫁前在这院子里生活,应该说她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 详细信息

帽儿胡同帽儿胡同东连南锣鼓巷,西接北京的龙脉地安门中轴线,是北京幸存的25片胡同保护区中的一条非常著名的胡同。 有着百年历史的帽儿胡同虽然经历了岁月蚕食,但胡同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曾经爬上去过的石狮还完好地摆放在11号门前,只是耳边听不到当年孩子们喧嚣的声音。其实每一个院子都有一部悠久的历史。靠近胡同东口的5号院,朱门黛瓦,是一所典型的清代四合院,但大门总是关得紧紧的;往前走的7号、9号的可园曾经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私家花园,现在已经列为文物保护对象,50年代,曾经做过朝鲜驻中国使馆;11号是文煜的府第,门前的两个保存完好的上马石,能想像出当年院子的主人出行时八面威风的样子;13号院的门洞已经改为住家,在旁边开了个门,从外面看不出院子里到底有多气派,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总统冯国璋被迫下野后,曾在这里闲赋,一年后就在这所院子里病故。院子至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

33号、35号是婉容娘家的院子,35号是个四进院落,门脸虽然不大,但掩饰不住昔日的尊贵。院内山石叠翠,一进院子仿佛走进了苏州的园林,末代皇后婉容女士出嫁前在这院子里生活,应该说她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5号院曾经是清朝的提督衙门,解放后,改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又在院子里盖起了职工宿舍,上世纪80年代建的一座塔楼,与周围的四合院显得极不协调。当年的提督衙门早已荡然无存。 帽儿胡同

胡同路南从北大小东门迁来的“那里”酒吧,门脸格外引人注目,店堂借鉴了四合院天井的建筑手法,白天坐在里面,阳光明媚。夜晚,透过房顶的玻璃,一轮明月高悬在头顶。屋里摆着老式的照相机和许多陈旧的摄影杂志,墙上挂着主人的摄影作品,看的出来这里的主人是个摄影发烧友。每天晚上,来酒吧的多是年轻人,还有一些老外,泊来的酒吧与古老的胡同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在这里和平共处。

胡同的西口就是什刹海后门桥,旁边的火神庙与帽儿胡同隔着一条马路,向右转弯迎面是高耸的鼓楼。地安门大街车水马龙,商店林立嘈杂喧闹,与静静的胡同形成强烈的反差。

伫立在后门桥上,举目望去,湖面微波粼粼,岸边的柳树婆娑起舞。早年的火神庙香火兴旺的时候,曾经吸引众多善男信女虔诚地前来烧香拜佛。回过头再看一眼古朴的帽儿胡同,真希望它再活100年,为后人留下历史的见证,因为它是北京人的根,是北京这个古老文明城市的魂。

§ 四合院

帽儿胡同45号院(原清朝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部)帽儿胡同现存的四合院

帽儿胡同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

帽儿胡同现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儿胡同5号、帽儿胡同9号(可园)、帽儿胡同11号、帽儿胡同13号、帽儿胡同21号(梓潼庙文昌宫遗址)、帽儿胡同37号(婉容故居)、帽儿胡同45号(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等

文煜宅:位于帽儿胡同7-13号,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这座宅院 中的“可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范围包括其他四座宅院。

文煜(?-1884)为清满洲正蓝旗人,费莫氏,字星岩,历任刑部侍郎、直隶霸昌道、四川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后曾一度被免职,同治三年(1864年)重新起用,历任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七年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年复拜武英殿大学士,不久病故,身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文达”。文煜身后,此宅被其后人售予北洋政府要人冯国璋,日伪时期又归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此宅被分隔作不同单位的宿舍,其中9号、11号院还曾一度用作朝鲜驻华使馆。

可园:落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亩左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中心为沼池,后院中心为假山,各自独立,通过东部的长廊贯通。前后院各有一座正厅或正房位于正中位置,面南背北,并在西厢的位置上各有一座小厅,与东部的长廊相均衡。

进入东南角的大门之后,即垒有假山,起屏障作用,山上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六角亭。向西穿洞而过,绕过西厅之前,可行至水池的小石桥上。水池面积虽小,但形状曲折,并引出两派支流,一脉从石桥下穿过至西面院墙止,另一脉一直穿过南面的假山至六角亭下,与山石相依,聊有山泉之意。前院正厅为一座五开间硬山建筑,体量较大,并带耳房和游廊。

从正厅东侧穿廊而过,再沿一条绿竹夹道的斜径行至院中,院中山石蜿蜒,半开半闭,与松竹相间,颇为精巧。后院正房是五开间硬山带耳房、游廊,前出三开间歇山抱厦。在东部假山上建有一座三开间歇山顶轩馆,为全园最高处。此轩建筑最为精巧,直接临山对石,前有一株大槐树,坐凳为美人靠,较为别致。轩下以山石砌成浅壑,有雨为池,无雨为壑,为北方宅园的独特处理手法。

可园建筑均用灰色筒瓦,墙面以清水砖墙为主,未刷白粉,较为质朴。厅榭等均为红柱,长廊为绿柱。梁枋上作苏式彩画,但并未满铺,仅在箍头、枋心包袱位置加以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檐下的吊挂楣子均为木雕,细致繁复,各不相同,主题有松、竹、梅、荷花、葫芦等,比寻常的步步锦图案显得精美清雅。全园存在着明显的中轴线和正厢观念,布局疏朗有致,建筑精巧大方,山石玲珑,水池曲折,且有多株珍贵的松、槐、桑等古树,整体至今保存尚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冯国璋故居:帽儿胡同11号。

冯国璋生于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四日(1859),卒于民国八年(1919)。字华符,河北河间县人。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担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后任江苏督军,曾反对袁世凯称帝。1916年10月经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副总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1918年去职。

故居原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大宅园,现已分开。西为住宅,东为下房,中为花园,构成一座气势宏大的建筑整体。现存的11号院,原为住宅的主要部分,坐北朝南,共分五进院落。大门一间,两旁有八字墙、上马石。

清提督衙门、民国保安队部:帽儿胡同45号。 即步兵统领衙门,俗称九门提督,其职能是执掌京师治安,并协理部分刑名。帽儿胡同

婉容故居:帽儿胡同35号、37号。溥仪妻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原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加以扩建。西路四进院落。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有家祠。西路正房即为婉容所居。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梓潼庙文昌宫(遗址):帽儿胡同21号。文昌帝君是文昌星与梓潼帝君合而为一的文教之神。文昌本为古星官名,是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周、汉、晋以来,将文昌配于郊祀。梓潼帝君本为雷神,宋、元道士声称玉皇大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文昌星和梓潼帝君都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将两者合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称文昌帝君。文昌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清代嘉庆六年(1801)曾大修。文昌庙有山门、钟鼓楼、魁光殿、桂香殿(祭文昌帝君)、御碑亭;还有关帝殿、财神殿、大悲殿,总计全庙大小殿堂楼屋89间。每年春秋二祭(春祭在二月三日,相传是日为文昌帝君生日),规模仪礼如关帝庙。文昌庙原来只有道士,后遂以和尚为首,庙内和尚属佛教华严宗(贤首宗)。辛亥革命后,文昌庙停止祭祀活动。庙址前半部现为帽儿胡同小学。《明御制护国文昌帝君庙旧碑》仍立院内,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帽儿胡同5号: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宅为一四进的四合院。该院结构严谨,布局完整,原状保持较好,是现存较完整的四合院。大门一间,门内有影壁,左有四扇屏门,倒座房6间,为硬山合瓦皮条脊。

与倒座相对的是一间二道门,左右各有一石狮,灰筒瓦。院内有三间过厅,前带走廊,另有东西厢房各3间,东西配房各5间,额枋处绘苏式彩画。房门还保留清式的裙板。过厅后有甬路与正房院垂花门相连接。垂花门两旁有造型生动的小石狮。院内带抄手廊,廊墙上的什锦窗很完整。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样式与前院相同。皆为硬山合瓦箍头脊,最后为一排后罩房。

§ 帽儿胡同小学

帽儿胡同9号院(可园)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17号3号

64043275

100009

帽儿胡同小学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十月,由房佩庭等几位热心教育的先生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 “新民小学”,专门招收没上学的少年儿童。1951年政府接收正式命名为“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首任校长赵国衡。1960年教育局选派第一位共产党员红军长征时的“红小鬼”刘萍同志〈女〉任校长。1966年教育局选派一级教师胡燕华〈女〉接任校长。经历“文化大革命”后,一九七八年由教育局委任张德忠接任书记兼校长。2001年7月,周心悦因工作需要调入我校,同年底正式接任校长一职。

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开学典礼纪实

2007年9月1日,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的全体师生在操场迎来了新一学年的开学典礼,此次开学典礼的主题为:“重温文明形象,践行文明行为”,典礼上,参加暑期军事实践活动的同学代表为全校师生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下,张主任带领全体学生共同重温了首都十个文明形象要求,并号召学生在这个奥运决战年争做奥运文明礼仪小使者,最后周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全校师生提出了新学期的期望,同时为学生进行了礼仪教育的简单介绍,启动了学校的新学期礼仪行动。

盛京华作课帽儿小学并收徒弟

2005年9月26日上午,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校园里回荡着欢快、优美的歌声。在整修一新的大殿里,二年级40多个小朋友上了一堂令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快乐的音乐课。这所小学的领导以及全体科任教师观摩了《啊西西里》歌唱教学。承担这次教学演示的北京市骨干教师、东城区教委音乐教研员、我校高级教师盛京华,面对陌生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氛围,沉着冷静,举止优雅,教态大方,教学重点突出,方法新颖多样,对学生和蔼亲切,给该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教学同时又是区教委安排的拜师会,盛京华正式接受该校音乐教师崔琦为自己的徒弟。讲评会上,该校领导和教师对盛京华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婉容皇后与胡同

帽儿胡同4号帽儿胡同15号(今35号、37号),曾经是清逊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婉容大婚之前就住在这儿,俗称娘娘府。

郭布罗·婉容的祖先是达斡尔族,属正白旗,为清朝屡建殊勋。1906年婉容就生在帽儿胡同荣源府。

婉容的父亲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是位开明人士,他主张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移居天津后,婉容就读于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学英语,弹钢琴,特别喜欢爵士音乐,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1922年婉容以家族势力入选皇后,与溥仪完婚,时年17岁。

载涛贝勒负责总办大婚典礼的一切事宜,议定大婚经费100万两。为了筹措这笔浩大开支,清室备文向民国政府追讨历年积欠的“优待费”,答复是“碍难照办”。继而向英国汇丰银行抵押借款,将41箱金银器皿、两大木桶瓷器玉器,用11辆汽车运往东交民巷英国汇丰银行。

1922年12月1日零时前后,迎娶婉容的凤舆出宫,前往帽儿胡同,揭开了末代皇帝大婚的盛大典礼的序幕。

这一天,从帽儿胡同到皇后宫邸,沿途观者数万,军警林立。汽车、马车、洋车难以计数。迎亲队伍有步军统领衙门马队、警察厅马队、保安马队、军乐两班……最后是皇后所乘的22抬金顶凤舆及清室随从。

一上轿成君王人,再回头是百年人。1946年婉容病逝于吉林延吉监狱,时年40岁。

§ 胡同里的秘密电台

帽儿胡同回过头来再说说帽儿胡同2号,那里曾经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秘密电台隐蔽地。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在刘仁领导下,向北平城内派遣人员,设立秘密电台,其中一部就设在帽儿胡同2号。

负责帽儿胡同2号秘密电台的是地下党员赵振民。赵振民原来在冀中军分区工作,1943年被刘仁派到天津做地下工作,负责抄收延安新华社的明码电报。1946年7月被派往北平担任地下电台的报务员。

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对通讯器材管制很严。为了搞到器材,地下党在西四北大街开了一家“龙云电料行”。赵振民白天当伙计,晚上和另一名地下党员李雪一起,组装发报机。

地下电台工作纪律非常严格。报务员、译电员和交通员的工作严格分开,双方不接触。报务员只负责收发电报。译电员负责将电报译成密码,或把密码译成电文。电报一律密写,交通员既不知道内容,也不知道电台在哪。取送电报都在胡同里进行。

刘仁为地下电台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1. 一律停止组织生活;

2. 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许和亲友往来;

3. 不允许到公共场所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4. 不许读进步书籍;

5.“安分守己”,深居简出。

1949年1月,国民党北平守军在东单广场修建了临时飞机场,解放军就从城外用炮火轰击。开始命中率低,地下电台及时将着弹点汇报给平津前线指挥部,炮兵据此修正弹道,终于用炮火封锁了飞机场。地下电台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 相关资料

帽儿胡同帽儿胡同旧迹多、名人多、故事多,咱们按门牌拣几个说吧。

帽儿胡同5号、6号、7号(今7号、9号、11号、13号、15号)原来是两个宅第连成的一组建筑群,东、西两个宅子各有一个花园。东园就是可园。可园是清光绪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文煜的私家花园,是个仿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的大四合院。

全园南北长不过100米,东西宽不过30米。前园疏朗,后园幽曲。入可园南门,只见翠竹掩映的假山、曲曲弯弯的小径,山洞横石上刻着“通幽”二字。“曲径通幽处”,过山洞,豁然开朗,满园花草。透石、日晷、剑石点缀松槐浓荫之间。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名“可园”。

冯国璋当民国代总统时,从文家买下了这两处宅子。1918年冯国璋下台后,就困居在帽儿胡同。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不治,冯国璋在帽儿胡同去世。经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批准,为冯国璋举行了国葬,全国下半旗哀悼三天,在北京公祭一个月。后移灵至故乡河北河间安葬。

冯国璋死后,他的家人将宅子的一部分(今帽儿胡同13号)出租给朱家溍的父亲朱文钧。1922年至1929年,朱家溍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世孙,当代著名学者、考古专家、清史专家、戏曲研究专家。其父朱文钧早年留学英伦,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而他本人,则被喻为“文物界的国宝”,在文物收藏与鉴定方面的造诣堪与张伯驹比肩。

帽儿胡同21号,原有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文昌帝君庙。当年有山门、前殿、中殿、后配殿及东跨院等建筑。前殿为“魁星阁”,供奉“魁星点斗”像一尊;中殿为“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座像一尊。文昌帝君就是民间传说的文曲星,掌管人间功名、禄位的神仙。当夸奖某人文思机敏时,就说“文曲星下凡”。不过,现如今文昌帝君庙早已荡然无存,原址已成为帽儿胡同小学。帽儿胡同小学的学生,恐怕都是“文曲星下凡”吧。

帽儿胡同45号在明代是北镇抚司的所在地,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北衙门”。到了清朝,这里先是礼部的会同馆。乾隆二十一年,又成为步军统领衙门(负责管理北京社会治安的部门)。直到1924年修改清室优待条例后,步军统领衙门才撤销。民国时这里作过保安队部,现在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所在地。这里小小的剧场,上演了很多真正称得上有“实验精神”的戏剧。

新与旧,土与洋,传统和现代,安静和热闹……帽儿胡同丰富的历史,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 相关网站

http://www.360cn.net/picbank/subject.asp?SubNameID=10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