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岱岳殿 |
释义 | § 简介 在河曲县文笔镇东南10余里的岱岳殿村,有一座寺庙——岱岳殿。村庙同名这在山西全省乃至中国恐怕也不多见。虽然该庙在二十余年前就已被改称为“岱岳庙”,而且也应该叫岱岳庙,因为庙的正殿才叫岱岳殿,但是人们习惯上仍总称其为“岱岳殿”。 § 结构 岱岳殿布局从正面看,岱岳殿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山门、过厅、正殿、酆都殿,山门内有青龙、白虎二门神持械守卫;西边由前往后分别有龙王殿、灵官殿、地藏殿、奶奶庙(也称娘娘庙、圣母庙);东边有禅堂、关帝庙、岳武庙(也称岳王庙)、玉皇阁、日宫、“光明如来”释迦宫、月宫、包公祠。正殿供东岳及其他四岳大帝,酆都殿供酆都大帝和六曹判官,龙王殿供龙王娘娘和其子孙,灵官殿供三眼王灵官,地藏殿供地藏王菩萨和十王,奶奶庙供送子娘娘,玉皇阁供玉皇大帝,日宫供观音菩萨,释迦宫供释迦佛祖,月宫供普贤菩萨,等等。游览中,这许多各具情态的神像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恍如走进神佛雕塑的艺术圣殿,又似置身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 千年古柏 古柏除此而外,正殿右前方还有一棵需两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古柏,高约四五丈,虽老干虬枝,盘曲嶙峋,却仍极壮实,枝繁叶茂,四季常绿。相传这里在北宋时期还曾有过一大片原始森林,后来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致使树木锐减,建寺时即已所剩无几,只有这株古柏顽强地存活下来,它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年年岁岁见证着岱岳殿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又似一位忠贞英武的壮士,日日夜夜守护着岱岳殿悠久灿烂的寺庙古迹。 古柏有情,古柏有心,古柏有灵。聚天地之瑞气,收日月之精华,集三教之祥光,永佑圣境,万古长青。 § 宗教 据庙中碑铭记载,岱岳殿始建于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坐北朝南,占地3000多平方米。寺内砖石铺院,松柏吐翠,环境幽雅,十余座殿堂依序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丹楹壮丽,整洁美观。庙的主体属道教,但也有佛教诸神和民间俗神,儒、道、佛三教合一,包罗广泛,令人惊叹。 § 节日传说 岱岳殿该庙过去曾有“东岳庙”“天齐庙”之称,因其主神是道教的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之故。民间传说姜子牙助武王灭纣后,敕封诸神,黄飞虎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领地在五岳之首即东岳泰山,而泰山别称“岱”“岱岳”,人们就把此庙称为“岱岳殿”,是以一殿之名命全寺。又因东岳大帝被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狱,故岱岳殿也常被称作“岱狱殿”。虽仅一字之异,却平添出许多神秘的色彩。而岱岳殿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庙会,亦称“天齐会”,据说为天齐大帝之祭日,庙会那天进香拜神者络绎不绝,山门对面的戏台(1999年重建)上还要唱戏,庙内外人山人海,热闹无比,是河曲县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会。 § 庙会 庙会“二月二”,俗称“青龙节”,又叫“龙抬头日”,是汉族许多地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晋北一带有“洒水引龙”的习俗,即往茶壶里放上几枚钱币,在河边或井上灌上水,沿途滴洒,留下一条水迹,回家后把壶里剩下的水和钱币倒在缸里,认为这样可以引回钱龙,一年之内发财致富。晋东南一带有“洒灰引龙”的习俗,即用灶灰洒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从门外引到屋内、绕水缸再洒一圈,认为这样可以引回钱龙,招来福祥。晋南不少地方出于对龙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这一天不许到河边、井上挑水。到河边、井上劳作时不许喧哗和弄出声响,以免惊动青龙,破坏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 历史 古老的岱岳殿建成至今八百多年以来,岱岳殿屡遭毁损,元、明、清及当代多有修葺,寺内现存碑记甚多,计有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碑记三块,清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年间碑记六块及一九九九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开光大典碑记等,历代修葺使这个古寺庙群得以保存下来。但最为珍贵的还是总计100多平方米的那些古壁画及题字,多数在明代(包括)以前就已存在,部分为清代题绘,其内容或自然万物,或三界众生,场面宏大,造形生动,色彩斑斓,是研究金代及元、明、清壁画难得的珍品,颇受专家、学者和文人的青睐。[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