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常平仓
释义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范蠡和《管子》也有类似的思想。汉武帝时﹐桑弘羊发展了上述思想﹐创立平准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钱帛物资﹐在京师贱收贵卖以平抑物价。宣帝元康年间连年丰收﹐谷价有贱到一石五钱的﹐“农人少利”。大约就在这以后﹐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把平准法着重施之于粮食的收贮﹐在一些地区设立了粮仓﹐收购价格过低的粮食入官﹐以“利百姓”。这种粮仓已有常平仓之名。当时边疆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湟水(今青海湟水两岸)一带﹐谷每石八钱﹐耿寿昌曾在这带地区收购谷物四十万斛。五凤元年到二年(前57~前56)﹐耿寿昌鉴于过去每年从关东向京师漕谷四百万斛﹐用漕卒六万人﹐费用过大﹐建议从近处的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弘农(今河南西部和陕西东南部地区)﹑河东(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上党(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区)﹑太原等地籴谷以供京师﹐可省关东漕卒过半。这一措施收到成效后﹐耿寿昌又于五凤四年奏请在边郡普遍设置粮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 ﹐名曰常平仓。民便之”。常平遂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推行于较大范围之内。元帝初元五年(前44)﹐在位儒臣借口关东连年灾荒﹐常平仓与民争利﹐遂与盐铁官﹑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田官等一同废罢。事实上﹐常平仓虽为利民而设﹐但施行既久﹐也确有“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的弊病。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又拟设置常平仓﹐刘般即以上述理由反对﹐因而作罢(一说于永平五年在全国各地推行﹐见《文献通考.市籴考二》)。

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 。齐武帝时﹐米谷布帛价贱﹐议立常平仓市买积储﹐永明六年(488)﹐诏出上库钱于京师市买﹐令诸州各出钱于所在地市买储之。据《通典》﹐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秘书监李彪奏请折诸州郡常调九分之二及京都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籴积于仓﹐岁俭减私十分之二(《魏书.食货志》作“加私十分之一”﹐为误。) 之﹐遂颁诏施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令诸州郡置富人仓﹐亦用常平之法。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置常平监于京都﹐常平仓于陕州。同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成时﹐按贫富为差户出粟一石以下﹐储之闾里以备凶年赈给﹐名为义仓﹔五年﹐遂依其议诏立义仓。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命州县并置义仓﹐凡置地亩纳二升(高宗时改为按户等出粟)储之﹐凶年赈给或贷民为种秋熟纳还。十三年﹐令洛﹑相﹑幽﹑徐﹑齐﹑并﹑秦﹑蒲诸州置常平仓。高宗时﹐置京都东西市常平仓﹐并设常平署官。玄宗开元七年(719)﹐扩大设置常平仓的地区﹐并定常平仓本上州三千贯﹐中州两千贯﹐下州一千贯﹔大抵谷贱时加时价三钱为籴﹐不得抑配﹐贵时减价出 。天宝四载(745)丰收﹐命义仓亦准常平法收籴﹐义仓遂兼有常平职能。天宝八载﹐关内﹑河北﹑河东﹑河西﹑陇右﹑剑南﹑河南﹑淮南﹑山南﹑江南十道常平仓粮共四百六十余万石。安史之乱﹐常平仓废。德宗即位(780)﹐始复京城东西市常平仓﹐后户部侍郎赵赞奏准于津要都会各置常平本钱﹐置吏征商人税并竹木茶漆等税充之﹐然因军费浩大﹐所税随得随尽﹐不能用于常平。宪宗元和元年(806)﹐规定诸州府于每年地亩税内十分取二以充常平仓及义仓﹐依例籴﹑ 或赈﹑贷。自此常平仓与义仓职能合一﹐并称常平义仓。文宗开成元年(836)﹐又命官民田土常赋外每亩另纳粟一升﹐于诸州所置常平仓逐年添储﹐会昌中停罢。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宋始置常平仓于京畿。景德三年(1006)后﹐除沿边州郡外﹐全国先后普遍设置。各州按人口多少﹐量留上供钱一二万贯至二三千贯为籴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籴﹐遇谷贵则减价出 ﹐所减不得低于本钱。若三年以上未经出 ﹐即回充粮廪﹐易以新粮。景佑以后﹐由于常平积有余而三司兵食不足﹐常平钱谷经常被挪移助充军费。熙宁二年(1069)﹐推行青苗法﹐常平仓法遂为青苗法取代﹐其所积钱谷一千五百万贯石(包括广惠仓所积)亦充作青苗钱本﹐每岁夏秋未熟前贷放﹐收成后随两税偿还﹐出息各二分。七年﹐改为一半散钱取息﹐而一年只俵散青苗钱本一次﹐一半减价出 。九年﹐各地常平钱物“见在”数增至三千七百三十九万余贯石匹两等。绍兴九年(1139)重建常平仓后﹐恢复籴 散敛旧法。干道三年(1167)﹐诸路常平﹑义仓所积﹐计有米三百五十七万九千石﹐钱二百八十七万一千贯﹐其中绝大部分尽是虚数。如信州﹐帐籍所载为九万三千石﹐上报之数为六万八千石﹐复经盘量只有一万二千九百石。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

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曾定常平仓之制﹐丰年增市价十分之二以籴﹐俭年减市价十分之一以 ﹐命全国推行﹐但不久即废。章宗明昌元年(1190)﹐复立﹐按郡县户口数储足三月之粮即可﹐令提刑司﹑诸路计司兼领。三年﹐以其往往有名无实﹐颁地方官奉行勤惰奖罚之法﹐并定制﹕县距州六十里之内者就州仓﹐六十里之外者别置。原定储三月粮﹐改为按户口多寡定储粮数﹐自两万户以上备三万石至五千户以下备五千石。五年﹐全国置仓计五百一十九处﹐积粮三千七百八十六万余石。

元代﹐宪宗七年(1257)初立常平仓﹐不久停废。世祖至元八年(1271)复命各路立仓﹐由本处正官兼管﹐按户数收贮米粟﹐增时价十分之二经常收籴﹐不得摊派百姓。当时收贮至八十余万石﹐后仓粮起运尽空﹐不行收籴﹐名存实亡。十九年﹐命依旧设立﹐其仓官人等于近上户内选差﹐免其杂役﹔地方官仍按月将发到籴本价钞及收籴支纳情况上报户部。但因官吏多不尽责﹐实际上或存或亡。至大二年(1309)﹐命路府州县皆置﹐并定设仓官三员﹐于流官中选任﹐然而同年御史台即以年岁不登奏请罢去。文宗天历二年(1329)复命各地官司设立。元末﹐常平仓的弊端更甚﹐行省所发籴本被各级官吏层层克扣﹐发到乡都已所剩无几﹔于是摊派民间领钞纳谷﹐胥吏与里正主首又从中作弊﹔或籴本被贪污挪用﹐官吏为应付上司检查﹐临时收籴劣谷充数﹐未久即腐变﹔或减价发时﹐被贪吏﹑奸商﹑权豪势要者抢购一空﹐贫民反不能受益。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遂为一代定制﹐取代了常平仓。明末又在辽东﹑延绥一些边镇设立常平仓。清顺治中﹐各府﹑州﹑县俱置常平及义﹑社仓﹐责成道员专管﹐每年造册报户部﹔十七年﹐定仓谷籴 之法﹐春夏出 ﹐秋冬籴还﹐平价出息﹐如遇灾荒﹐即以赈济。康熙年间﹐又定春借秋还﹐每石取息一斗﹔各地常平﹑义仓储粮永留本境备赈。并规定了大﹑中﹑小州县应储粮数。后以籴本不足﹐命州县官“劝输”常平等仓粮。“永留本境”的规定也往往不能执行。中叶以后﹐弊端日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徒有其名﹐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