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大学
释义

§ 学校简介

广西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928年,现设有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7.19公顷 。有20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85个本科专业,143个硕士学位点,10个博士学位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211工程”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1个科研所(中心),1个大学科技园,1个现代化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 学校概况

马君武题词

广西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928年,现设有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

§ 历史沿革

首任校长马君武博士(右)与孙中山先生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马君武博士。建校初设理、工、农三个学院。1936年增设文学院和医学院(1937年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军医学校),1939年被确定为国立大学。20世纪30、40年代,竺可祯、李四光、李达、陈望道、王力、刘仙洲、陈寅恪、盛成、陈焕庸、千家驹、黄现璠、施汝为、卢鹤绂、纪育沣、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在学校任教。到1949年,学校发展成拥有文教、法商、理、工、农等5个学院22个系、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1952年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师资、设备和图书资料分别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的19所大学。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1999年,广西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学校;2004年,广西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广西大学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学校的重建工作。1998年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团结奋斗,努力办好广西大学”。贾庆林、宋平、尉建行、李岚清、李铁映、陈至立、李锡铭、罗豪才、周铁农、郝建秀、李兆焯、彭佩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何东昌、朱开轩、周济、周远清、韦钰、吴启迪、张保庆、张天保、赵沁平、曹伯纯、陆兵、赵富林、陈辉光、马庆生等教育部、自治区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 办学规模

广西大学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截至2005年底,在校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生19,879人,博士研究生181人,硕士研究生4,145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81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8,000人。

§ 办学理念

学校把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 根据 “ 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 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压缩长线专业,保护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合并相近专业,发展应用型专业,创建交叉型专业,对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专业规模效益与社会适应性,使学校的专业布局和结构能较好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对广西的支柱产业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构建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英语 + 专业”分段培养,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主辅修制、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 发展目标

用15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解决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源;在建校100周年时,建设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 机构设置

学校下设研究生处、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财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纪委、监察处、审计处、教育评估办、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展规划处、校友会、国际交流处、实验设备处、工会、学报编辑部、武装部、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处、计生办  后勤管理中心、附中、附小 、一幼儿园、二幼儿园 、校医院。

§ 院系设置

广西大学学校下设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加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1个体育教研部、1个独立学院——行健文理学院。

§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722人,其中专任教师1,824人,专任教师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广西大学特聘教授1人,教授261人,副教授535人,博士生导师5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34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2人,广西优秀专家11人,广西先进工作者9人,广西优秀教师15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35人,副高职称人员716人,博士132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工程27人;学校聘请了1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和中国工程副院长潘家铮院士等。

§ 基础设施

广西大学为适应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大教学投入, 打造全校实验共享平台。 按全校公共基础课实验平台和学院专业基础课、专业实验平台两个层次构建实验中心,形成了“规模化、平台式”的实验中心建制模式。学校现有实验中心25个,其中全校共享的校级实验中心5个,院级实验中心20个。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5亿元。

学校现有大学路和邕武路2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307.19公顷(3,073,38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20.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92亿元;学校图书馆及各院、部、所资料室藏书252.77万册,电子图书123.8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102种,全文电子期刊16,981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地区南宁主节点设在我校。

广西大学校园绿树成荫,芳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占地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2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1个现代化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48个科研所(中心),67个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验室。

§ 科研交流

广西大学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高校或研 广西大学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往来关系。迄今,学校已选派了500多名教师和科技人员赴国外学习、开展科技合作、担任客座研究员等;同时邀请一大批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及进行合作研究等。广西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全国对外开放接受外国留学生的66所大学之一,自1962年起已为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利用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东南亚国家到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目前,学校有留学生200多人,其中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占70%。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载体,不断加 大学科建设的力度,通过学科建设聚合人才,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经过多年建设,学科的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国家立项建设的5个重点学科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学科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重点学科和学科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不断增强,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增多,科研经费快速增长,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产品已经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校在“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变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水牛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纯度蔗果低聚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应用于仅次于三峡电站的龙滩电站等一批水电站建设中,“物权法”研究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863”、“973”(子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课题149项;科研经费达到2.6亿元;发表学术论文8,856篇 , 进入SCI 、EI 、ISTP 三大索引580篇;获专利授权53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成果126项。 学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数连年位居广西第一。转化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建设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 精品成果

广西大学学校以精品(重点)专业、精品(重点)课程、精品(重点)教材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实施专业责 任 教授制和主要课 程责任 教授制,立项建设了一批专业、课程、教材,获得广西精品专业4个、重点专业3个,广西精品课程7门、重点课程5门,广西精品教材5种、重点教材7种、优秀教材14 种。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立项建设了一批多媒体课件,在2005年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居参赛高校之首。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十五”期间 立项了273项教改项目和教育科研项目,近两届获教学成果奖11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校合作)、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三校合作),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 [1]

§ 校园文化

广西大学学校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师德工程、校园文明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文明示范窗口工程”等五大校园文明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首批绿色大学”等称号。[2]

§ 桃李芬芳

建校78年来,广西大学培养了13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广西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才,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同一时期担任两岸三地农业最高首长的何康、黄诚达(香港地区)、李崇道(台湾地区),两院院士李林、党鸿辛、陈太一,世界著名水稻三系杂交稻中的恢复系选育者张先程研究员,风靡全球的《豪杰解霸》软件发明人梁肇新,香港著名演员和导演鲍方等。

2008年11月8日,广西大学将迎来她的80华诞,届时希望各海内外校友回到母校,会聚一堂,共商母校发展大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