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释义

§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于 1964年创办药学专业,1976年正式成立药学系。2000年,为适应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药学系更名为药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药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博士7人、硕士31人,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30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11人。

药学院是广西中医学院重要的教学单位之一,中药药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部地区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中药学学科为广西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药学中心实验室为广西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是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药理学,药物分析学是广西高校省级重点课程;药学院拥有卫生部中药新药的药理临床基地,是广西唯一的全国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培训中心基地。

目前有 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药理学、中药学、药物分析学; 7个本科专业: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物制剂、市场营销(医药营销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3个专科(高职)专业:药学、医药营销、药物制剂技术。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与省内外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 近年发展

近年来,学院共投入1500多万元进行教学基础设施改造及仪器设备更新,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及办公网络化,实验室设备具有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药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技术服务环境,设有中药研究所、现代中药(壮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抗病毒研究中心等机构;建有占地6.7亩、种植约1200余种药用植物的标本园。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薄层扫描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高效包衣机、全自动滴丸机、胶囊填充机等一批大型现代精密仪器和制剂设备,为我院教学、科研及中草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

除教学与科研外,药学院能为各制药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提供如下优质服务: 1、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培训,国家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2、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3、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质检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4、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培训;5、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进行分析(定性、检查、含量测定);6、对中药在生化药理、中药药理、中药与民族药新剂型、新制剂、中药鉴定与中药资源开发、中药与民族药质量、中草药活性成分等领域上的研究开发;7、能够对中药常见的各种制剂和工艺进行试验及研究开发;8、中西药物新药研发,以及对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控制与开发研究。

§ 机构设置

机构

§ 专业设置

中药学专业 , 本科,学制四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中药制药、质量检查、营销、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与利用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

本专业除学习公共课外 , 开设课程主要有: 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等课程,还开设多门选修课程。

学生毕业时,经审查合格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药制药、中药质量鉴定、中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 学科建设

现有正高职称17 人,副高职称20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 6人,博士生导师6 人,有 2 人为学院学科带头人(中药学、药理学), 16 人为学院学术带头人。

从 1977 起至今已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1986 年中药药理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广西最早授予硕士权单位之一, 1998 年起升格为一级学科, 1998 年起获中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西医药大学等联合招收博士生。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学院近两年的在资金上的投入,本学科各方面的设施得到了完善。现拥有约 5500 平米的教学大楼, 22 个实验室,其中, 中药药效研究实验室为广西省级重点实验室、药学中心实验室为广西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设有中药研究所、现代中药(壮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精密仪器室、建有中草药标本馆(建筑面积约 3000 平米)以及占地约 6.7 亩约1200种药用植物标本的药用植物园。

中药学科拥有全套的教学和实验仪器。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双波长飞点薄层扫描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超纯水系统、旋转蒸发器、溶出度测定仪、小型混合机仪、小型制粒机、压片机、自动指示旋光仪、电子显微镜、四导生理记录仪、二导生理记录仪、通用多媒体色谱数据工作站、高速微量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教学设备固定资产约 1 千多万元。

此外,还拥有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物研究所、南宁市医药总公司、南宁市医药批发站、南宁一心药业公司、桂林三金制药集团、桂林天和药业、梧州制药集团、玉林制药集团以及外省企业如海南海药集团、香港广德丰国际有限公司等三十多个单位、企业作为该学科的研究方向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教学基地。

中药学学科充分依托广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壮药资源,重点开展了壮药种质资源,中药(壮药)药效筛选与作用机理、中药(壮药)制剂工艺与质量等三方面的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励。如“壮药质量标准研究”和“护肝金药片开发研究”分别获得2003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国壮药原色图谱》获2003年国家民委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三等奖等等。学科还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2000年以来,有2项科研成果“复方三叶香茶菜片”和“芒果止咳胶囊”成功转让,有42项科研成果被采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亿多元。中药学学科20多年来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活跃在国内外药学领域及广西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为广西中药产业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教研室

中药学教研室成立于 1956 年,其前身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1964 年广西中医西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制的广西中医学院,原方药教研室不变,负责方剂学与中药学两门学科的教学任务。 1976 年成立药学系后,方药教研室分为中药学、方药学两个教研室。方剂教研室隶属医学系,中药教研室隶属药学院。中药教研室是学院重要的教学单位之一。现有教授 3 人,副教授3 人。承担学院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和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开设的课程有中药学进展、中药学、广西常见中草药、中药营养与保健学、中基中药基础学、神农本草经及部分专业外语等。

目前,中药学教研室拥有实验室 3 间,还配有电脑 、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幻灯机等教学仪器设备。多年来,中药教研室的教师坚持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先后开展了 “天麻引种实验研究”、“广西矿物药研究”、“广西白何首乌品种调查研究” 、“广西特产药肉桂资源品种调查与综合利用研究”等科学 研究工作,其中“天麻引种实验研究”获区科技大会奖;“广西矿物药研究”获区人民 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为培养跨世纪高级中医人才作出了极大贡献。

近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有《芒果叶含片的研究与开发》、《广西特色药用资源芒果叶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芒果甙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广西血竭中活血化瘀有效部位的研究》、《舒泰鼻康颗粒的研究与开发》、《痔舒宁的研究与开发》、芒果叶含片的研究与开发》、《芒果甙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广西七个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复方药物筛选评价研究》等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出版专著 10 余部,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 1 项,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 3 项。,

·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理论与应用及中药新药开发。

· 开设课程 :中药学进展、中药学、广西常见中草药选讲、中药营养与保健学、中基中药基础学、 神农本草经

· 主讲教师: 邓家刚  谢崇源  秦华珍  冼寒梅  易蔚  秦海光 覃文慧  徐冬英

教师信息:

邓家刚 男,汉族,中共党员,广西中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学教授,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 --- 中药药效筛选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注册执业药师。专业方向为中药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侧重中药药效筛选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科技部西部重大攻关项目 1 项,省级科研课题 11 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1 项、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发表论文 33 篇,出版专著 3 部。科研课题:《广西七个抗慢性病毒性乙肝复方药物的筛选评价研究》、《应用生物技术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芒果苷国家标准品及芒果叶提取物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广西特色药用资源芒果叶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芒果甙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发表的科研论文有: 1. 二黄乙肝片影响 2215 细胞 HBsAg 、 HBeAg 分泌的实验研究 2. 八个中药复方对 2215 细胞 HbsAg 和 HBeAg 分泌的影响 3. 肝脂消合剂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 4. 舒泰鼻康颗粒初步药效学实验研究 5. 龙血素 B 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6. 黄龙肝脂消合剂治疗高血脂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7. 芒果叶及芒果苷 30 年研究概况 8. 芒果苷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9. 论张仲景对有毒中药临床应用的贡献 10. 中医教学应用比较法之体会 11. 复方刺苋根颗粒治疗ⅠⅡ期内痔药效学研究 12. 芒果止咳片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 13. 刺苋根口服液治疗痔疮 182 例疗效观察 14. 《中医课程学习法》对本科学生基础课程学习成绩的影响 15. 复方扶芳藤合剂异病同治举隅 16. 《金匮要略》“狐惑”病名探疑 17 、中医风湿跌打药酒的制作与应用 18 、中医补肾药酒的制作与应用。

谢崇源 男,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1 年月毕业于广西中医专科学校(广西中医学院前身)留校任教至今。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年。现任广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广西中医学院学报》编委,药学系系务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药学系副主任、中药教研室主任。承担“广西矿物药调查研究”等厅级以上课题 3 项,学院科研课题 2 项主编《药用矿物》,参编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中药学》 2 部,其它著作《广西中药资源名录》等 4 部,公开发表药学专业论文“广西白何首乌的调查研究”、“广西矿物药调查报告”等 20 余篇。“广西矿物药调查研究”获广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天麻的引种实验研究”获区科学大会奖,药学系专业分化教学研究获广西区教委优秀教学二等奖;多次荣获广西中医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秦华珍 女,教授,博士,学术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6 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系中医专业,毕业后留在学院高教研究室从事中医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同时担任方剂学兼职教师,从事方剂学教学工作。 1992 年 9 月至 1995 年 6 月在湖南中医学院攻读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中药学教研室工作。 2003 年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为自治区重点课程《中药学》负责人,广西中医学会青年中医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黄花倒水莲皂甙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1995-1997 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黄花倒水莲的开发应用研究》( 1992-1994 年),参加院级课题《中医课程学习法研究》( 1995-1997 年),广西教育厅课题《中医课程学习法的研究与实践》( 1998-2000 年),主持广西卫生厅课题《乳香、没药入煎剂合理性研究》( 1999-2001 年),主持院级课题《乳香、没药不同剂型的药效学研究》( 1999-2000 年)、 《中药学 CAI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研究》( 2001-2003 年),主持广西科技厅课题《黄龙肝脂消颗粒的临床前研究》( 2002-2004 年)、《罗汉果非甜甙物质的药理活性研究》( 2003-2005 年),主持广西教科所课题《中药学网络课件的建设》( 2005-2006 年)。参加国家科技部课题《广西特色药用资源芒果叶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开发》( 2004-200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芒果甙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2004-2006 年)。其中《中医课程学习法研究》获学院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药学 CAI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研究》获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加编写各种中医药书籍 9 部,译著 1 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7 篇。独立编写的教材《中医中药基础学》获学院第一届优秀教材一等奖,参编的教材《广西常见中草药选编》获学院第一届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学院《教学考评日志》评比中获优秀奖,两次被评为广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师,获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获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三等勋章。

冼寒梅 女,广西隆安县人,壮族。副教授,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注册执业医师。广西药学会会员。1977 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78 年至 1979 年在广西中医学院师资提高班学习结业; 1983 至1984年到成都中医学院进修学习结业、1993 年到北京参加高级中药材专业技术提高班学习结业。长期从事中药学、广西临床常用中草药学、壮医方药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侧重中草药药效筛选与临床应用研究。近年主持广西科技厅、教育厅项目各1项;协助立项4项;主持院级项目一项。公开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 20余 篇。主编出版《广西临床常用中草药》专著1部;主编出版教材 1 部,副主编1部。获广西中医学院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被授予“一等功勋”。

易 蔚 女,副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国家注册执业中医师。邮箱地址: doctoryiwei@126.com. 受教育情况 :1992 年获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医学学士学位。 2000 年获湖南中医学院中西结合医学硕士学位。 2004 年获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2 年 7 月获得湖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医学学士学位; 1992 年 8 月 -2001 年 8 月在湖南中医学院附三院工作; 1992 年 -95 年师从湖南儿科名老中医程菊华老师学习三年,从事内、儿科临床诊疗工作; 1999 年 11 月获中医主治医师职称,并获国家中医注册执业医师资格,2000 年 6 月获湖南中医学院中西结合医学硕士学位, 2004 年 6 月获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学位; 2004 年 7 月到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执教。 2005 年 4 月通过全院公开竞聘演讲上岗当选为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 主要擅长与业绩 :从事内、儿科临床诊疗工作十余年来,共收治一万人次门诊患者及三千余人次住院患者,其中成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上千人次,病种包括儿童化脓性脑炎、病毒性脑炎、麻疹合并肺炎、重度营养不良、急性细菌性痢疾、猩红热、伤寒病以及急性脑血管病等等。 临床水平:在中医名师指点下,精读《医宗金鉴》、《小儿药证直诀》、《傅青主女科》等中医经典古籍,熟练掌握了针灸、梅花针、耳穴贴压法、灯火灸法、贴敷疗法等疗效显著的传统中医技法。如运用针刺急救高热惊厥患儿近六百余例,取得了起效快、副作用小、费用低的良好效果,运用耳穴贴压法及中药治疗支气管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予灯火灸疗法及中药治疗急性腮腺炎、带状疱疹,予针刺四缝穴及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等均取得了明显疗效。 科研学术水平 :研究儿科疑难病复发性小儿咳喘(包括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数年,研制出“小儿咳喘方 1 号及 2 号”(协定处方),并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共收治此类患儿近 6000 余人次,临床有效率达 96.7%, 治愈率达 87.3% 。曾在省级和国家级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主要发表论文: 1 .《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502 篇文献 23139 例调研报告》(中医药学刊2003 年第八期); 2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36 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3 年第三期); 3 .《中医药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进展》(湖南中医药导报》第四期); 4 .《左归双降方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 年第四期) 。 承担了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 (202002-3) 《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规范化研究》及湖南省青年基金项目( 99B08 )《双降胶囊防治 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科研工作,其中“ 2 型糖尿病的中医病证实质及滋阴益气活血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徐冬英 女 , 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 1986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 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3 年至今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临床中药学”博士学位。 1998 年获副教授职称。 1986 年至今一直在广西中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中药学》、《中药营养与保健》、《广西常见中草药》、《药学专业英语》等教学任务。长期以来担任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作为对外教学骨干,长期熟练、准确地用英语讲授《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营养与保健》等课程,为此,本人在《药学教育》上发表了题为“中药学对外教学经验谈”教学论文,主编了《英汉对照中药学纲要》( 1991 年 9 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人长期坚持中医临床实践,每周坚持到一附院仁爱医院出诊,认真对待每个病人,悉心研究病历,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擅长用中草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急慢性肠炎、结肠炎、月经不调、痛经以及痤疮等疾病。指导外国留学生中医内科临床实习,在留学生临床带教中,注重他们望闻问切、理法方药等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些来自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新西兰、葡萄牙、瑞士等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不少都成为业务骨干。本人曾到泰国进行为期 1 个月的“泰国中草药市场调研”,先后到泰国的曼谷、青迈等城市的马希顿大学、法政大学、华侨大学以及医院、药店、药材市场等参观访问、调研,了解泰国传统医药在泰国现状及发展情况,与泰国专家探讨如何在泰国开发中草药市场,回国后先后发表了“泰国传统医药述评”、“几种药用植物在中药和泰药中的应用”等 3 篇文章。除教学、临床外,致力于广西特产药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系统研究三七、珍珠等中药。从 1994 年以来 , 一直从事三七的研究,对三七的产地、名称、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考证,并亲自到田七的古代产地靖西、德保、田东、田阳实地考察,在研究中证实广西为三七的原产地,其临床应用从复方到单味,首次对历代名医叶天士、张锡纯、陈士铎应用三七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论证三七补益功效。从大量的文献研究中发现,三七复方应用有一定的规律,从历代有效的配伍中选择几味药物,对其治疗胃溃疡的配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获得了区科技厅课题“三七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立项,目前实验工作已按计划进行。有关三七的文献研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田七古代产地及集散地”,“三七药用考”,“三七补益功效考”,“名医叶天士应用三七经验”,省级杂志上发表“三七名称及有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实验文章有“三七粘性实质的初步探讨”。对珍珠的研究,本人先后多次到南珠的原产地合浦银盘、钦州犀牛角、江山、横县等地实地考察、拍摄珍珠养殖、生产、加工全过程,编写了《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丛书——珍珠生产技术》一书( 2004 年 7 月已经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制作珍珠、珍珠母教学片,其中《中药材 - 珍珠》 被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评为优秀电视教材二等奖,荣获 2001 年度优秀中医药电视教材评比三等奖;《珍珠(视听)》教材获“广西中医学院第一届优秀教材一等奖”。藤茶的研究,主要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广西藤茶总黄酮降血糖药用研究”,负责广西藤茶总黄酮降血糖临床观察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临床观察正在进行中。此外本人还主持 2002 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西药学教育发展史” - 课题研究工作。

任职以来,已经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术论文 20 余篇,出版著作 4 本,其中一本为译著。主编的院内教材《中英对照简明常用中药》获广西中医学院第一届优秀教材二等奖。此外参加编写院内教材《药学专业英语》、《广西常见中草药》分别获广西中医学院第一届优秀教材三等奖、二等奖。主持的院级教学课题“《中药材珍珠及珍珠母》电视教学片的制作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广西中医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21:09